行至五日,子語終于漸漸習慣了蜉蝣上的生活,胃里也不再那般翻江倒海,不過他依然喜歡坐在船舷上,穿過云海俯視下面的蒼茫大地。
鄧泰闌站在一旁,依舊是孤身一人,嘴里叼著一根煙,只不過不再是隨處撿來的煙屁股,滿面春風的靠著欄桿,他的下巴上有一處唇印,嘴角掛著滿足的笑意。
幾日前的那場劫持事件,并沒有驚動蜉蝣上的其他人,被子語一記手刀砸暈的那個怪人,還躺在下面船艙的臥室中,除了還有一口氣在,已經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賞金游俠出身的鄧泰闌,自然清楚之后該如何處理那個怪人,等到蜉蝣到站,交給小鎮上的衙門就好了,一個潛逃這么多年的兇犯,如此也算是真正繩之以法了。
甲板那邊,一個小男孩正在揮手向這里打招呼,身后站著一個雙手環抱的女人,面色清冷的望著這里,鄧泰闌趕忙揮手,遙相呼應的喊道:“老婆,我吹吹風,一會兒就回去。”
粗獷而油膩的喊聲很快引起其他人的駐足,男子揮舞的更加賣力,女人卻是面色一紅,哼了聲,拉著小男孩離開了。
鄧泰闌看著母子二人消失的背影,仰頭看著天空,咬著煙嘴笑了笑,“別看我那婆娘一副冷冰冰的樣子,總是對我愛答不理,其實很在乎我的,她是一個好強的人,不愿意自己成為男人的累贅,更不愿意成為一個百無一用的花瓶,所以這些年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在操持。”
“她其實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對別人也都是和和氣氣的,也就是在我面前,才能這般無理取鬧,呵呵,誰叫我是他男人呢。”
說著話的時候,鄧泰闌不由得笑起來,似乎是在炫耀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鄧泰闌年少時跟隨師傅學藝,小小年紀便闖出了一番成就,一身控火的本事使得游刃有余,加入賞金游俠后,一路聲名鵲起,有了“小火神”的稱號。
一次途經一個小鎮,在茫茫人海中,鄧泰闌看到一個坐在大街上的女子,女子聚精會神的盯著街上的行人,手上筆走如龍,她是一名畫師。
那一次邂逅兩人一句話都沒說,反倒是因為鄧泰闌過于入神,不小心撞翻了女子的畫架,惹得女人瞪了他好幾眼。
后來鄧泰闌便在小鎮住下來,天天跑去女子面前湊熱鬧,久而久之兩人便走在一起了,沒有海誓山盟,最大的阻礙是來自女子的家庭,女子出身名門,因為受不了家族的管束,又喜歡作畫,便偷偷跑出來散心。
女方的父親自然是不同意二人的交往,門不當戶不對,如何能走到一起,于是讓人將女子帶了回來,在家中禁足。
鄧泰闌心灰意冷,以為一切便到此為止了,沒想到那個大家閨秀竟然翻窗跑了出來,與他這個混小子私奔了。
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鄧泰闌總是不經意的笑笑,相比志在四方的游俠生活,這個男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宿。
“有時候,我都覺得挺對不起她的。”
鄧泰闌吐出一口濃煙,煙氣彌漫在眼前,很快又消散了,他看了眼坐在欄桿上的子語,又看向遠方,“你說一個大戶出身的大小姐,整日跟著我東奔西走,還要過著那種提心吊膽的生活,是誰能受得了啊。”
這話他也沒指望眼前的少年會作答,只是頓了頓,又自顧自的說道:“所以后來我就離開了賞金游俠的行當,連那面腰牌都扔了,男人么,若是連這點擔當都沒有,還算什么男人。”
鄧泰闌回頭看著子語,“你知道我當初扔掉那面游俠腰牌的時候,我家婆娘對我說了什么話?”
子語搖搖頭。
鄧泰闌轉身望向云海,雙手撐在欄桿上面,“她說啊,我們要個孩子吧。”
鄧泰闌說這話的時候,滿臉都是幸福。
子語靜靜地聽著那人絮絮叨叨的說著自己的故事,或許是出于職業習慣,若是對方是個善于言談的人,他更愿意傾聽,話本中的故事,若是沒有生活潤色,便少了一些生氣,他喜歡說故事,也樂意聽別人講故事。
“那么,你現在是做什么的?”
子語忽然問了句,他實在瞧不出這個男人靠什么養家糊口。
“嗯……”鄧泰闌尷尬的笑笑,似乎之前的豪言壯語都一下子煙消云散了,頓了頓,他才訕訕笑道:“失業。”
很快,他又解釋起來,“其實我之前存的錢也夠我們生活所需了,我家那婆娘喜歡畫畫,所以我們決定這次回去了,就在小鎮上開一家畫館,賺不賺錢還是其次,生活么,總要有些樂趣。”
鄧泰闌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和這個少年說這么多的話,或許是隱姓埋名久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位愿意聽自己絮叨,又相處不錯的手異人,畢竟這些話他可不敢隨便說給左鄰右舍,若是讓旁人知道自己手異人的身份,怕是在那個小鎮又住不久了。
況且他曾經還是一位賞金游俠,結仇結怨自是不少,有時候他也在想,自己會不會連累了家人。
“你說,我是不是真的毀了邱君子的道心?”
他沒來由的問了一句,大抵是希望能得到這個少年的認同,有些事情,既然做了,也就沒什么好悔過的。
子語嘿然道:“有些人啊,把異人想的太簡單了,以為隨便走走,便到處都是修行,掉下山崖,有本天書在等你,一覺醒來,就有萬般機緣,好像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人人都要依著他,就差把飯喂到嘴里了。”
“若是如此,通玄鎮圭之境,早就如爛白菜一般廉價了,說白了,他不是那塊兒料,僅此而已。”
鄧泰闌看著子語,他忽然覺得,眼前的這個少年應該是一位行萬里的高人,見多識廣,讀書萬卷。
只是他并不知曉,這些話其實是老板娘說的,尤其是在老板娘破口大罵的時候,總能扯出這么一番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