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蔬菜大棚,供應農家樂及機關食堂
“阮總,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的蔬菜大棚建設項目審批通過了。”于光霞高興的告訴阮展書。這是她耗費很大的精力跟蹤到的項目,以往都是農業園區主動聯系企業申報當年的項目補貼,時間短任務重很倉促。這次她改變那種等靠要的思路,時常關注江州市農業農村信息網,果然有新發現。市級切塊資金有對農業蔬菜大棚項目的傾斜。她主動聯系到農綜辦,工作人員告訴她申報流程,隨后她著手準備資料。三個月后項目公示結束,錚華農業拿到蔬菜大棚建設批文。
“于主任,干得漂亮!徐總肯定對這個項目感興趣。”
于光霞約徐總來基地開會,當面匯報這個工作,及早敲定項目落地時間。農業補貼項目周期都有點長,從申報到批文,建設,驗收快則半年,慢則兩年才能拿到錢。蛋糕就那么大,既要保質量又要節約資金。
徐晨華來到基地,看著勃勃生機,農業公司有序經營。“基地交給阮展書管理還是沒錯,6S還要繼續堅持。不要是因為我要來你們做表面文章。”
“徐總,哪敢在你目前做表面文章啊!周總一直在基地,她是看得到這里的一點一滴的變化的。公司運營早已走上正軌,已經不是五年前那個模樣了。”
“是啊!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扎根江州5年了,2007年下半年來打基礎。經營到現在很不容易。到底虧多少錢我也沒得數。”
“徐總,不可能吧!我們還會虧啊?”連周肖微都不敢相信。
“財務那套賬我都看不下去了,很多支出都沉淀在土里了,你還掛什么生產性生物資產,消耗性生物資產,固定資產這些。修得機耕道,溫室調控車間,買的機耕具還用工業那套做法,越到后期攤銷越大,公司肯定虧得更嚴重。”
“從流水上看我們一直不缺錢啊?”周肖微更不解了,她每天都是面對著錢嘉收錢開單,從沒覺得公司資金緊張啊。
“你錯了,有些錢是鋼貿公司給我的分紅,我拿過來給公司用的。你讓會計小陸看看我的往來賬有多少就曉得。”
幾個高管傻眼了,那么漂亮的一份財務報表他們還真沒發現有什么端倪。徐總也沒有吵他們,原來是他一個人默默承擔著。
“我律師事務所分紅也都拿過來了,沒有一分留在我們家庭賬戶里。”
“徐總太了不起了,選擇農業是一種情懷。今天我們來討論蔬菜大棚建設的具體方案吧!”阮展書轉移話題,他知道每個做農業的老板都不容易。
徐晨華聽了大家的匯報最后決定建設500畝的蔬菜大棚,根據地塊的水利狀況選擇將原來香菇種植區竹子骨架的大棚全部換成鋼架大棚。“總體成本上升了,但是補貼也會多一些。今年額度有限的話,我們明年繼續申報。這個錢每年都有,所以大家不要著急。”
“徐總,我們香菇棚才用三年就換啊?”阮展書有些舍不得。那時候公司才發展香菇棚,做的比較簡陋。這些大棚還是為公司找回不少錢。100畝的香菇棚每年貢獻125萬的收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們要不斷更新設備設施才能創造更大的效益。設施老化產出跟不上,浪費人力物力。”省小錢花大錢,這是徐晨華最不愿意看到的了。茶樹菇車間保溫設施老化,大幅減產直接降低公司的收益,公司負責人居然看不明白。
“總預算需要400萬,公司目前的利潤可以拿出100萬出來,剩下300萬需要貸款。”周肖微看了造價表之后談了自己的想法。這個大棚修建起來不一定能馬上見效,前期還是自己企業墊資修建。
“就用德林工業園區那塊地皮抵押,貸600萬出來。”徐晨華說道。“那邊還欠了工程款,順道一起解決了。”
“抵押了,后面我們用什么去還債呢?現在盤子一下子大了,還真有點周轉不開。”李明新頭疼這個事情。公司大規模流轉土地,每年的土地費都是100來萬,基地每月發放工資20來萬,農家樂,食品加工廠這些都是拿前期徐總的老底子來投資的。食用菌及稻米銷售的只夠維持團隊的運營,新增的養豬養雞養鴨,柑橘種植都是沒得進賬的項目。
“驗收之后,會補貼160萬給公司。我們后面還可以申請貸款貼息,用在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都會有部分貼息。總之,這個項目是多贏的項目。對農業園區是增加固定投資的大型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公司設施更新獲得資金補貼。”于光霞具體分析了項目的收益。“我們不是單純為了種植蔬菜發展設施農業,在建設過程中還把食用菌大棚的問題也解決了。”
“光霞想得深遠!我們不能茍且于眼前賺多少錢,還要長遠看問題。如果后期農業政策調整了,這些設施自掏資金也要建設的。”
“行吧!這次定方案之后,我邀請施工方進駐現場。”阮展書說道。
“合同定好后,先支付20%的資金讓他們干起來。”徐晨華拍板定奪了這事。
阮展書先在農業園區交易中心掛牌招標,有幾家企業來投標。最后選擇了楊老五來修建大棚。楊老五是先鋒鎮知名的包工頭,掛靠在江州一家大型建筑公司下面承接鄉鎮的工程。楊老五看到發包價格還可以,拿到預付款就招攬幾個工人進場施工。別人聽說他接到大工程,各路材料商主動洽談合作,大棚需要的鋼管有人提供,大棚膜也有經銷商賒銷。他的工人就是做下邊溝,地基的活。地塊整理好之后,搭建鋼架的人進場。他采取循環施工的方法,倒排工期,緊湊施工。
“阮展找的人做事還可以哈!今后我們基地的施工都可以找他。”徐晨華夸贊這個施工方靠譜。
“楊老五是先鋒鎮不怕死的包工頭,只有他不干的工程別人才敢接,他想接的別人都不敢接。”阮展書說道。楊老五曾經犯事坐過牢,出來之后憑著一股狠勁搶業務。除了特大型建設工程他不去搶,鄉鎮上的有油水的項目都有他的影子。因為他做的工程質量好,造價高一些,第三方驗收基本上都能過關。阮展書為了確保項目順利驗收,所以他才冒險和這種流氓無賴合作。

碚都浪客
鄉村的現實:修路修魚塘工程都是這些狠人承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