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合作開發房地產
韋麒麟來江州帶來了深圳的發展經驗,公司召開業務拓展會“兄弟們,我們公司賺的是搬運辛苦錢,沒有什么附加值。必須拓展思路,賺更多的錢,公司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房地產這么火爆,我們可不可以和開發商一起拿地開發房子呢?”
劉鑫說這個周期長,風險大,各路關系復雜,沒有單純做鋼貿來錢快。一個項目拿到手到建成交房,快則半年滿則很多年,江州情況復雜,爛尾的開發商多得很。我們在接業務的時候都是優中選優,能按時付款的長期合作,有拖欠賴賬的不跟他玩。他的思路趨于保守,也是避免業務做成收益時候打水漂了。
韋麒麟知道說服不了劉鑫,直接找到徐晨華?!斑@兩年行情好,在不抓住就沒得機會了。單純依靠賣鋼材,利潤低,不利于公司快速做大做強?!?p> “我想過做房地產,一直沒有遇到好的項目。不妨從我們的客戶入手,選擇可靠的伙伴一起開發?!?p> “我去挖掘一下,順勢而為。”
“辛苦老哥了,我基地這邊慢慢理順了,可以騰出手來處理商貿公司的事情?!?p> “農業不好干,你一次拿2000畝,一年土地費都是100萬,十年就是一千萬。一千萬去買幾套房子也賺翻了。投到鋼貿公司也比農業強,這是我的心里話。”
徐晨華說了自己做農業的初衷:“中國單純做農業上市的公司沒有幾家,我做成了就是了卻我的心愿了。”當下的上市公司制造,房地產,互聯網科技,金融證券公司居多,農業市場巨大而巨頭少得可憐。小農經濟局限很多,難以做大做強。江州是山城,做農業也只有碚嘉縣的條件稍好。商貿搞活經濟,帶來流動資金。農業是基礎,做成品牌可以持續盈利。
“做成上市公司,沒得盈利能力股民也不會買??!我理解你的夢想,因為志同道合我們才走到一起。”
“謝謝老哥支持,農業公司遲早會盈利。一百萬的土地費不少小數字,我要把規模做起來了,然后申報補貼容易很多。成為市級龍頭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銀行貸款也會向我這邊靠攏。單純鋼貿公司,銀行貸款還是很困難。沒得抵押物,一切是空談。我們在上海做的時候,很多老板先是去買套房子,然后抵押出去貸款做鋼貿生意,循環操作慢慢起家的,我們在江州來的時間短,起步都是我們的自有資金。農業投資不是大頭,是里面很少的一部分?!?p> “有這么操作,我們開發一個樓盤,后期的商業街自己留著。商業街出租賺租金,還可以把門面拿出來抵押貸款,這盤棋都活了?!?p> 徐晨華堅定了進入房地產開發的決心,積極去拓展人脈,尋找好的項目去洽談。剛好有個客戶要操盤一個舊城改造項目,需要合伙人。徐晨華親自上門拜訪客戶,駿王府置業公司老板接待了徐晨華?!拔覀冞@個項目有點棘手,舊城改造,民眾阻力大,涉及拆遷問題,整得好可以快速開發,整不好會套在里面。徐總愿意投資我很高興。大家有錢一起賺嘛!我們草擬一個合作合同,利用各自的資源全力開發,早日見效。”
“我這邊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支援這個項目,拆遷的事情需要一點手段,我能找到對路的人來做這種事情。”
“一言為定!”郡王府老板爽快的答應這件事情。
徐晨華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讓李明新過來親自督戰。還從事上海請來王俊來出謀劃策。王俊是陜西人,曾經在大學里面教書十年。數學家出身,到上海之后再一家國有大型房地產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對房地產開發的所有門道精通,搞管理很細致。
王俊到來之后,和韋麒麟,李明新,徐晨華去拆遷工地督戰。有些土居面對拆遷,倒在挖機前面組織開工。警察就在現場,拆遷人員還算克制。老破舊的房子,按照人口數賠房子有些人還不干。
突然兩邊的房子在晃動,韋麒麟意識到是地震?!摆s快跑,發地震了?!?p> 徐晨華往老屋子里面跑。王俊喊道,“徐總,跑錯了,回來!”然后徐晨華跟著王俊,李明新往另一頭跑。
“這場地震不小啊!這些老房子不拆遷自己就倒了?!毙斐咳A心有余悸。
“省事了,這個項目開發肯定要加快進度了?!蓖蹩∮蓄A判,政府會以安居工程名義為百姓提供抗震的房子。
沒錯,當他們跑出來之后,那個倒在地上的老太婆也跟著跑出來了?!袄掀牌?,你阻攔拆遷施工,現在不拆了,你回去住嘛!”拆遷人員說道。
“不住了,不住了,你們拆吧!新房子比老房子要結實些?!?p> 這個項目沒有費多少周折就開工了,連郡王府老板都說:“徐晨華是商業圈的福星,做什么都能成。我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這個項目做下來肯定資金回的快。”
徐晨華經歷地震,珍惜自己的生命?!昂秒U,要是被埋進土里,老婆娃娃都成了別人的,我特么賺錢還有什么意思??!”
“是我不好,拉你下水做房地產。四川發地震了,我們公司也要表示一下。那是多少條生命??!”韋麒麟很感傷,他建議公司義捐一部分錢幫助那些受難的同胞。
“活著就是好,我們當珍惜眼下,活著才有希望。”
錚華公司號召大家捐款,還準備捐一部分物資,解決當地生活困難的問題。劉鑫帶著幾個骨干去了成都的醫院,看望那些傷員。因為他們的實際行動,受到媒體的報道。一些開發商看到他們的善舉,主動和他們合作。這樣韋麒麟調到成都拓展業務,王俊在做完這個房地產業務之后也去了成都。
房地產項目進展很順利,前期的材料物資都是錚華鋼貿墊資入場,減少了中間環節賺差價。這個小區做成主城的標桿住宅,按照8級地震的標準設計施工。開盤之后銷售的很快,徐晨華也為公司留了幾十套房子提供給外地來江州發展的員工使用。郡王府賺的盆滿缽滿,后面把商業街也低價交給了錚華鋼貿公司。
徐晨華看到商業街的價值,索性又成立商業地產公司,專門運營這些商業街。這樣以鋼貿為核心,建筑,商業地產,農業多元化的公司初見雛形。為了適應公司的發展,徐晨華組建了錚華控股公司,將鋼貿公司,農業公司,商業地產公司變成子公司。他自己兼任農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總經理,全心投入火熱的農業大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