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所扎營的營門前面,便是山海關前的條石所鋪。從萬歷年間開始,當地百姓和官府縣志便稱這里叫“一片石”,意指一片石頭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河北省撫寧縣北的九門口。
崇禎十七年四月初八辰時,多爾袞率滿漢大軍九萬五千,全軍出關,直奔李自成的大營。早在韃子出關門之時,便有闖軍斥候急報李自成。李自成馬步大軍二十萬,整齊列隊,不斷鼓舞士氣(口頭承諾勝利之后大賞土地官爵),于營門前排一字長蛇陣,迎戰清兵。
多爾袞令固山額真滿達海,率前鋒人馬正白旗、襄紅旗騎馬重步兵五千,沖入李自成軍陣。雙方瞬間接戰,不斷有人馬倒下。
一名闖軍頭領率數十親衛與韃子十余人在馬上撕殺。那頭領見韃子著有雙甲,轉眼之間便有十個兄弟被殺,大怒不已,悲憤之下令手下殺韃子戰馬。待韃子落馬,又數人一組聯手將其撲倒,扭打在一起。
…………
戰斗十分激烈,多爾袞見前鋒人馬不能撼動闖軍的一字長蛇陣,便喝令全軍盡出,直奔“蛇中”。
三萬八旗韃子率先騎著戰馬,身披雙甲,甚至有的白甲巴牙喇精銳連戰馬也掛著鐵甲,在一陣“轟隆隆”的聲雷中沖入闖軍前鋒。戰場上廝殺極為慘烈,許多闖軍幾名精銳的陣亡才換得一個韃子永遠地倒在地上。
韃子騎兵和騎馬步兵氣勢洶洶地沖入闖軍中軍,作為走狗的蒙古左右營騎兵和漢軍包衣共六萬人馬也緊隨其后。闖軍剛剛將滿達海的五千韃子拼光,便被韃清大軍沖散,兩方人馬混戰在一起。如果不是李自成和眾親衛將領身先士卒,親自提刀砍殺韃子和不斷呼喝鼓舞士氣,闖軍早就被擊潰了。即便如此,不少闖軍士卒漸漸發現袍澤們也越戰越少,而身前的韃子也越來越多。
李自成身邊的親衛越來越少,只剩三百來人,不少將士身上還帶著傷。眼看激戰近午時,士氣越來越低,甚至不少闖軍步卒扔掉兵器逃走。親衛總管李過渾身是血地策馬靠近李自成身邊,痛哭流涕道:“義父,咱們敗局已定,快撤吧!左右,速速護送陛下后撤!”。李自成也知韃子比想象中可怕多了,如今形勢已經無力回天,正打算依從屬下們的安排,先行后撤。
突然,韃子后方“一陣雷鳴”,韃清漢軍步營和少部闖軍被火炮轟得人仰馬翻,死傷數千。李自成殘部七萬人馬聽聞韃子后方有大軍殺來,本來萎靡不振的軍心頓時大振,甚至不少準備逃跑的闖軍兵士連忙怒吼吼地殺向韃子。而韃子們聽聞后方傳來喊殺聲也慌了神,士氣大降,不少八旗兵丁嘰里呱啦地大喊滿語,連他們的狗腿子漢軍也不停地東張西望。
多爾袞正在數百韃子正黃旗白甲的護衛下欣賞大清勇士們奮勇殺敵的戰況,突然聞得后方被一股不明軍隊的大炮轟襲,頓時大感不妙。再仔細觀望自家勇士們和闖軍人馬絞在一起,在這伙明人的紅衣大炮、弓箭火銃的襲擊下片刻功夫便損失數千,便喝令麾下正白旗五千和漢軍步營殘部殺向這伙明軍。
然而,這伙明軍火器犀利,火炮數量太多,八旗勇士在付出了近兩千和數千漢軍人馬的陣亡才接近他們。
達爾烏是正白旗的一名甲喇額真,在不少麾下兒郎的掩護下才毫發無損地沖進了這伙可惡的明軍陣營。可是,他想象中的明狗們并沒有丟下武器向后方潰敗,而是手持絆馬索和狼筅,紛紛往自家勇士們的脖子和手腳套去。
不少勇士剛剛揮刀砍斷這支武器,那桿長搶又殺來,越來越多的披甲八旗子弟被勾下馬一頓圍毆。“混賬!混賬!”達爾烏心里在滴血,這些甲喇里的勇士們被這伙狡猾的明軍不斷圍毆致死,他大罵兩聲便下馬揮刀步戰,在砍死了一個明軍步卒便被人絆倒抹了脖子。
多爾袞眼看著勇士們沒有沖潰這伙明軍,反而被他們使用和渾河血戰那伙明軍一樣的武器圍毆,發怒地吼道:“這伙明狗真是混賬東西,吾等接手山海關之時不來,偏偏和闖賊交戰便來撿便宜。”身邊的走狗范文程也是心急,如今他和韃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韃子敗了他也前途渺茫。他見主子怒急,便手持馬鞭拱手勸道:“王爺,眼下咱大清勇士被這伙明人偷襲暗算,加之闖賊軍心已定,于大清形勢不利啊!當速速整軍后撤,以防還有宵小坐收漁利。”
多爾袞雖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心里任然很不甘心。這個節骨眼是大清問鼎中原的最佳時機,好不容易說服了諸多王公貝勒們如此興師動眾地入關,在快要擊潰闖賊之時卻是遇到這伙狗賊偷襲。他額娘的!這伙明軍前來沖擊大清軍陣多好,戰事還能轉不利為有利,可是他們偏偏就猥瑣在一旁虎視眈眈地準備撿便宜,坐等我大清勇士與闖賊打生打死。看看,這些個明狗們在干嘛?居然架起了拒馬樁,甚至在盾牌手們的掩護下揮鏟挖掘土坑!多爾袞越看越氣,大手一揮,怒喝道:“八旗勇士們,殺將出去!”。隨后,韃子滿蒙漢大軍殘部約五萬人馬急吼吼地向山海關退去。
李自成一看韃子撤軍了,眼下自家兒郎們也損失慘重,再加上將士們和韃子激戰數個時辰,早已經疲憊不堪,便收攏士卒、揮兵回營。吳大志本來就只是為了阻止韃子此次入主中原,如今目的已經達到,更不會尾遂韃子去拼個你死我活,也不會和闖軍接戰引得韃子回援。反正總而言之,韃子想入主中原是萬萬不能的,自己去和韃子或闖軍打地尸山血海的賠本買賣更不會干!不說別的,“自家義兄”吳三桂還在薊州一帶觀望呢?更別說南方的各方軍閥頭子們。
吳大志所部在收拾了戰場的戰利品后,從斥候口中得知韃子有兩萬人馬駐守山海關,便放棄了搶奪寶關的打算,率部繞過吳三桂的薊州,返回山東萊州府。這是為何?也是怕吳三桂翻臉不認人,借機搞事。反正此戰只是付出了不到一千的傷亡便成功阻止了韃子入京,血賺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