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父母是你堅強的后盾190419
今天算是對八下的半個學期學業告一段落了,依舊靜靜地站在門衛室旁等待著女兒走出校門。此時還在回味著前天晚上10點發生的令人痛心的事件,今日在辦公室里聊起這個話題,同事們也是唏噓小時候被父母教育的場景,我們這輩70后的大都是被父母打到大的,或許是當時新聞的控制,或許是當時提倡吃苦受累方能長成的思想,很少聽到同齡人有自殺的事情。也或許是目前網絡的普及,一會一個事件,一會一個熱點,充斥著我們茶余飯后的生活,不管是正面負面,連帶著匪夷所思的評論,都是一股腦兒丟在了我們包括孩子們面前,家長可以理智的看待問題,但是孩子呢?
有人說,那是因為貧窮,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作為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一直以掌控者的身份鞭策著孩子走著自己理所當然編織的正確道路上,用著父母輩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繼續教導著下一代,責備、家暴、恐嚇等等手段把原本一個陽光少年慢慢地折磨成逆來順受,抑郁成疾的地步,從而也導致網絡上也滋生了一些充滿著極端思想的青少年群體。
任何一個家長凡事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先責備自己的孩子,這原本是一種謙遜的美德,但是現在卻很難套用在孩子身上。比方說,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兩個家長寒暄的場景,不管孩子多么優秀,她們總是會找出孩子的缺點展示給對方,來充分說明沒有對方孩子那么好,而在家又是擴大別家孩子的長處來指責自己孩子的缺點,這本身就是種錯誤的激勵方式,往往會導致孩子失去自信,認為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永遠是那么的不堪,有的甚至將不再發奮而頹廢。社會在變,時代也在變,好就是好,其實我們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現的那么虛偽,因為只有在自己父母的贊許中,孩子才會不斷地超越自我,至于那些不足的地方,還是私下跟孩子溝通建議才是良方。我希望多一些與時俱進的同路人,一起學習如何教導孩子,也期望社會和網絡能多關注那些負面的孩子群體,引導我們的下一代走上棟梁之路,至少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畢竟一個孩子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幸福。
我們有沒有好好想過,如果給我們家長一個選擇,按重要性排序,希望孩子將來什么方面最好呢?
我會先選心態好,只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決定周圍環境的情態,讓孩子可以始終處于積極向上的氛圍之中。其次我會選擇健康,只有健康的體魄配合良好的心態,才能事半功倍,給予研究學問充足的動力。最后才是成績,沒有前兩項的鋪墊,一切都是徒勞。
孩子依然卡著點,快樂得走出了校門,不管這次期中考試感覺如何,過去了就過去了,雖然心底有一絲擔心,但是不會把這點擔心擴大百倍,總是能輕易的被美食所掩蓋掉,這也是我一直推崇的培育方法,其實一切都沒有什么大不了,明天依然艷陽高照蝴蝶翻飛,又或者細雨霏霏垂柳飄搖,何必讓自己總是郁郁寡歡而錯失了人生大好美景。
今晚學校沒有布置作業,除了就剩一點黃老師的topic就是按學校科技節的素材要求重新準備一篇講演稿了。抽空還是按奈不住地問了下期中考試的情況,得到的回答依然是老一套,說不是很好。從幾位家長那里了解到,現在的孩子好像都是這么統一口徑,我好奇地問,對自己那么沒有信心嗎?孩子雙手一攤,反正先說不好,到時成績出來超過你們預想的要求,父母不是可以高興一場嘛,萬一考砸了,你們家長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不是很好?我笑罵著她這個小滑頭。不過她也透露給我出現了一些小錯誤了,既然已經知道錯在什么地方了,我也沒有刨根問底,到時她肯定會進行訂正糾錯的,每個孩子都想考好每一場試的。等成績出來再說了,不糾結,我還等著找機會要跟她聊今天考慮好的主題了,要看看她對待盧浦事件的內心想法。
我一直這么認為,如果家長還想靠隱瞞著或者不提一些負面的熱點新聞并不是很好的處理方法。現代不比以前那樣可以新聞封鎖,萬能的網絡使孩子們都擁有了自己的團體和信息渠道獲知這些信息,與其讓她們私下評論,不如就敞開跟孩子交談,正確引導她的觀念。之后,果不其然地被我問出了異樣。
可能明天老師要批改期中卷吧,停了培優課,所以孩子也可以趁此機會睡個懶覺,就讓她盡興的多看會動漫劇,直到23點后賴在妻子旁邊不肯走了,我也就被她們娘倆遺棄在臥室里的沙發床上。剛熄了燈,一家三口望著漆黑的天花板,我就開始啟動想好的話題了。
飛飛,你對那盧浦事件的男孩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我認為他很勇敢果斷啊,想做就做了,我是不敢。
聽到女兒的回答,我心里咯噔一下,幸虧問起才知道她竟然是這么想的,但是我也沒有馬上反駁她,我轉了一下口風再問她,你認為那男孩的媽媽有沒有什么問題呢?
那位媽媽啊,肯定不相信孩子,太啰嗦了唄。
噢,我邊搜索著記憶邊說,我好像以前是不是也有一次沒有相信過你,或者說,你媽媽是否有過?。?p> 你們沒有過啊。孩子的脫口而出讓我放下心來,是不是有過,我也記不清了,或許沒有,或許她也沒放在心上就最好了,至少現在的我是步步為營的。
凡事還是要冷靜對待的,雖然那男孩做出了如此決絕的行動,但是飛飛,你要知道每一位家長的愛之深責之切,都是為了孩子著想的,就是因為那位媽媽太愛孩子了,又沒有好的溝通方法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爸爸媽媽更愛你的人了,因為我們是一家子,只有我們跟你是存在血緣關系的。妻子也適時得開口了,以后,萬一媽媽有沖動對你發火的時候,你一定要理智的理解媽媽的感受啊。
孩子沉默了一會,嗯,我會不理你的,或者我會找爸爸。
此時,不由讓我想起了教育心理學專家陳默老師講的知識,真是很準確地闡述了00后青少年的特點,她說這一代孩子怕苦、怕累、怕煩,就是不怕死,所以她提倡這一代娃的家長,要充分利用科學的教育手段讓孩子認識到親情的可貴。
從孩子的言語之中,我也體會到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逆反期中父母的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而父母擔任的派別也要相對對立的,一個紅臉、一個白臉,在讓孩子受教育或受指責明白道理的同時,也要有那份臺階和心理依靠。因為,當父母兩人一起挑戰孩子底線,又使得孩子無法找到宣泄以及待援的對象時,必將會給予我們家長最慘痛的一擊。
這種負面新聞點到為止,也不再去探究事情背后真實的交談情況了。既然孩子已經大致明白了,妻子就順便趁熱打鐵的吧話題轉到了校園欺凌上面。
她講以前學生時代在校園看到的三個同學在廁所打另外一個女生的事情,就問了娃,如果她遇到這種事情怎么處理呢?
雖然孩子目前還未遇到過這種事情,既然想到了,那么就給她提前做好防范也比萬一發生之后出現意外情況來的好些。孩子的回答也算可以,她說她除了大聲喊叫之外,還會撥打110報警,再找值班老師。
我肯定了孩子的做法,畢竟等父母知道已經是事后了,很多證據都不一定會及時的體現,所以及時報警并找值班老師是首選,然后再通知爸爸媽媽到校。同時,我也告訴了孩子,不管今后發生什么,爸爸媽媽永遠都是她堅強的后盾,永遠站在她的一邊,哪怕學校里被老師投訴了也會無條件相信你,因為我們最懂你。
孩子懷著滿足的心情很快進入了夢想。其實,學校里犯錯我肯定會理智地進行各方面了解的,如果真是你錯了,肯定會私下批評你,并跟你溝通的,只是我把這話留在了心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