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兒,來了。”花如海抬起頭來,望著最近愛玩鬧女兒,實在是有點頭疼,肯定是讓她娘給寵壞了。不過畢竟是自己的女兒,花如海望自己女兒的眼神滿是疼惜。
“爹。”花溪甜甜地叫了一聲,那聲音都能讓花溪的心甜膩地顫動了一下,“女兒最近老是惹爹爹生氣,是女兒不對,這不來給你道歉了嘛。”花溪拿起黃花梨案上的兔毫盞,輕輕往里倒了點茶。
“爹爹,喝茶,不要再生溪兒的氣了。”花溪低垂著小腦袋,一雙素手舉盞伸過頭頂,彎著她的小腰肢,一本正經(jīng)。
花如海望著自己的女兒,是長大了些了。花如海拿過花溪手里的兔毫盞,一口飲下。
“好了,爹爹不生氣,只要你聽話,不要隨處亂跑,這幾日在家好好靜養(yǎng)你的傷,讓爹放心。”花如海對這個女兒還是狠不下心來。
“爹爹,我近日想去我們家的銀絲坊幫忙,幫著打理家里的生意,好不?你看呀,我及笄之年已過是個大人了,私塾也讀滿了,該試著接手生意了。大哥又在朝為官,根本忙不過來,這家里生意最后還是要我接手的。爹爹你說好不好,這樣能幫襯著你。”花溪湊上前去,給他爹爹捏肩。
花如海轉過身去,看著她的女兒,溪兒的心思他怎會不知,估計她是在家待悶了。
“行,爹答應你,不過不許在鋪子里胡鬧,這幾日你抽空再去家里的花桑園里多看看學習學習。”花如海還是講理的,要不然他也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兒子。
“謝謝爹,改日我給爹爹送上明前的寶云茶。”花溪的笑容一下子掛在了臉上,像一枚月牙帶著微微的亮光。
翌日,清晨,晨光微曦。
花溪心情大好,沒想到爹爹這么容易就說動了。花溪特意選了一件自家銀絲坊制作的六瓣小花羅文衫。花溪對著蓮花纏枝銅鑒(宋朝宋太祖的爺爺叫趙敬,為避免沖撞皇族)照了照,自己的模樣似乎太艷了些,眼睛太大,眉毛太濃,而唇又太單薄了。
“嫣兒來,給我修一下眉毛。不要那么粗,不好看。”花溪喚嫣兒過來。
嫣兒細步走來,從妝奩拿起一把專制的小銀刮刀,著手給花溪刮掉多余的眉毛,最后拿起沁香居的煙墨給花溪畫上遠山眉。
“嫣兒,你這手藝可真好。”
“小姐,你可折煞奴婢了,這是婢子應該做的,”嫣兒手腳輕巧地梳起花溪的長發(fā)“小姐要畫什么妝?”
“在額間貼個蓮花鈿就好。”花溪有點犯困了。
“好的。”嫣兒對著荷花鈿背部呵膠輕呵一口氣,將用蜻蜓翅膀做成的荷花鈿貼在花溪的額間。
“嫣兒,就著樣吧,別的不畫了,我去吃早飯了。”花溪說完便跨出了門。
花溪穿過蓮花苑的半月門,朝后廳的漱芳閣走去。花溪大哥花云松剛上完早朝回來,正坐在漱芳閣里與父親、母親一起用早飯。
“阿爹,阿娘,大哥。”花溪歡喜地叫道。
“蘭溪,來了,這幾日聽聞你又出去偷玩了,不聽爹娘的話了,要聽話。”大哥云松道。
“哥,沒有,只是去處散心,沒偷玩。”花溪有點尷尬地笑了笑。
“你的傷如何了,那日大哥給送去的雪顏膏你用了嘛,這是大哥專門托李太醫(yī)從宮里拿來的,不要忘了涂,涂了它不留疤。”云松給花溪夾了一只水晶蝦餃,親手盛了一碗雞絲粥。
“爹、娘,你們看我也教育妹妹了,就不要再怪她了,何況她還有傷。”云松朗聲道。
“我看呀,你妹妹是被你寵壞的,我最近讓她去銀絲坊幫忙,算是給她的一點小懲罰,我們家要做到賞罰分明。”花如海正聲,這家主的威嚴還是要擺的,無論他有多疼女兒,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老爺,你這家主是不是該讓讓我呀。”在一旁的花氏嬌聲笑道。
這花氏本是臨安城中大絲坊主的女兒。花氏去紫桑村中買蠶絲線時,一眼相中了這村中的秀才花如海。花如海家中貧瘠,又有老母要侍養(yǎng),花如海私下尋量,便入贅到了花氏家。
成婚后花如海幾年未中舉,他眼看著花氏一人辛苦打理花氏父親留給的鋪子銀絲坊,他實在不忍讓一雙兒女和妻子受累,便協(xié)同妻子一同經(jīng)營。在夫妻二人悉心經(jīng)營下,銀絲坊生意大好。兩人又盤下了城中兩間鋪子擴大了銀絲坊原先的規(guī)模,又在臨安城外的紫桑村買下了百畝田地用以種植桑樹來養(yǎng)蠶取絲。隨后兩人在紫桑村中買下十間民屋作為手工作坊,雇了織娘和繡娘制作絲繡和織品,銀絲坊自此形成了一個自產(chǎn)自銷的商業(yè)鏈。
花氏自大兒子高中狀元后,就將大部分生意交由花如海來打理,自己就管理紫桑村中的手工作坊,其余心思都放在一雙兒女身上了。
“娘子,不敢當呀,在家你最大。”花如海向花氏作揖。
花溪剛吃上一口的雞絲粥噎在喉,這爹娘倆兒,沒把自己甜死。大哥云松倒是爽朗地笑出聲來。
花溪來到御街上的銀絲坊,立在門口,沒想到最后竟還得靠它出門,不禁唇角微揚。
“錢掌柜,我來啦。”花溪朝鋪子走去。
“花小姐來了,茶一早備好了,老爺一早派了小廝通報說著這幾日您要來鋪子幫著打理銀絲坊的生意。”錢掌柜說著從柜臺走出來。
“錢展柜早知道啦,那就好。我就來鋪子看看。”花溪從鋪子里的成衣絲料里開始看,看看春季又上新了什么花色。她又去成衣的展柜里轉了一圈。發(fā)現(xiàn)一件紅底牡丹紋羅大袖衫,格外博人眼球。
“錢掌柜,這件衣服不錯呀。”花溪贊嘆道。
“花小姐好眼光,這是咱們作坊里繡娘設計的新花樣,和這春天再合適不過了。”錢掌柜哈腰回道。
“錢掌柜我給鋪子介紹一個大單子,我送張字條到樓外樓客棧,”花溪正言道。“拿筆墨紙硯來,叫小廝來給我研磨,錢掌柜你去忙吧。”
花溪左手輕輕拿捏衣袖,右手執(zhí)筆,在宣紙上用小楷字體寫道‘南山,今日我在御街銀絲坊,給你介紹自家絲品,價格好商量。花溪。’
“送去樓外樓,給一個叫南山的人。”花溪隨手給了跑腿的小廝一顆小石粒般大小的碎銀。
“謝謝小姐,謝謝小姐,一定給你帶到。”小廝忙道謝,這小姐不但人美,出手也大方。小廝一溜煙地往樓外樓跑去。
“公子,花溪公子來消息了。”李安將字條遞給南山。
“好,我們這就去。”南山快步推開門就要下樓。
“公子,等等我。”
一青衣一紫衣來到了銀絲坊門口,花溪早早等在了鋪子里,看到南山他們來了,便熱情地迎了上去。
李安一看從這銀絲坊出的是一個女人,心下想莫不是搞錯了。
南山一看那雙大眼睛便知道那是花溪,他看到花溪穿著一件素色的六瓣小花羅紋衫,額間一點嫣紅蓮花鈿襯得臉色潤澤,直覺得有一種眼前人是心上人的感覺。
“這位姑娘,我們認識嗎?”李安撓腮說道。
“花溪,我就是花溪呀!只是那日是我偷跑出來,為了方便換的男裝。”花溪一口氣全都說出來了。
“嗯,我知道。”南山小聲說了一句。
“這樣啊。”李安這才反應過來。
“我?guī)銈兛唇z織品。”花溪將他們迎了進去。花溪叫上錢長柜,給他們一一介紹絲品的種類和價格,以及可以給他們的優(yōu)惠。
“行,就在你家訂料子了,還有你家那件牡丹羅紋大袖衫我也要了。這是訂金,七日之后會有我的車隊來接應。”南山說著讓李安拿出兩片金葉子交給掌柜。
柜臺的伙計將這筆帳記錄了下來,朗聲道:“南山公子在銀絲坊買下絲料一批,絲制成衣若干件。”
“恭喜了,恭喜南山公子。”店里的伙計一起開口說道,那些聲音飄出店外,在御街上回蕩。
“南山公子,謝謝你促成我做成了這人生的第一筆大生意,我請你去一個好地方吃飯。”花溪輕啟薄唇笑道。
“好,我就不拒花溪姑娘的美意了。”南山也笑應。
三匹快馬如風一般駛出臨安城,往城外的寶云山趕去。
“寶蓮!寶蓮!”花溪下了她的小白馬,就著急朝近處茶山上的寶蓮招手。這寶云山上附近都是丘陵,當?shù)厝嗽谶@丘陵上種植茶葉樹,以賣茶為生。當?shù)刈钣忻麣獾谋闶沁@吳家的寶云茶。
這吳家的寶云茶樹種來自寶云庵,他家的寶云茶色綠,以嫩著稱,制成茶干后,其外形色扁平、光滑、挺秀。寶云茶是不經(jīng)發(fā)酵的綠茶,干茶香氣清香,帶有嫩栗香或高火香,十分香郁。
沖泡后的寶云茶,滋味鮮爽、甘醇,入口回甘生津,讓人回味無窮,心曠神怡。寶云茶泡在杯中,舒展開后,芽葉色澤綠潤明亮,葉底細嫩呈朵,上下浮動,形態(tài)極美。正如宋代詩人王令所說“烹來似帶吳云腳,摘處塵無谷雨痕”。
今日花溪帶南山他們來的便是吳家的茶山。
吳寶蓮手里拎著采茶籃,向花溪招手。
“花溪,你怎么來啦。”寶蓮的聲音從茶山的這頭傳到茶山的那頭。
“我想你了,順便帶了個朋友來玩。”花溪的聲音順著山道傳到寶蓮那頭。
“南山公子,李安公子,我們上去吧,歡迎來到吳家茶園,”花溪做出一個請的手勢。“你們先請。”
南山和李安信步走上茶山,花溪緊跟在后頭。登上山頭,視野開闊,是一片綠色海洋,采茶女在山間勞作,茶農(nóng)在山腳下運新采的茶葉。這十里茶山綿延不絕,真是此景只應天上有。
一行人來到寶蓮跟前。
“寶蓮,我跟你介紹。這是我的朋友南山、李安。今天帶他們來玩。順便蹭一頓你做的飯。”說這話時花溪對著寶蓮露出了一對小虎牙,那笑都沾上了茶葉的清香。
“南山,字云涯。”南山對寶蓮露出一個微笑,山上的風吹得南山的紫袍微微響動。
“李安,字瑾寧。”李安緊接著說道。
“吳寶蓮,字玉潔。溪兒的朋友便是我寶蓮的朋友,你們說是不是。”寶蓮對著一眾采茶女傳音道。
“是,寶姐姐說得甚是。”從各個山頭傳來軟儂的吳語,夾雜著細微的笑聲。
“我們?yōu)槲覀兊目腿双I上歌一首,以示歡迎,”寶蓮隨即就唱起采茶歌來,各個山頭的采茶女也一起應和起來。“好一株翠綠的寶云茶,好一株翠綠的寶云茶,清香、翠綠滿枝芽,又香又綠惹人夸,讓我來把你摘下,送給英俊郎。寶云茶呀,寶云茶。好一株翠綠的寶云茶,好一株翠綠的寶云茶,清香、翠綠滿枝芽,又香又綠惹人夸,讓我來把你摘下,送給英俊郎。寶云茶喲,寶云茶……”
這歌聲綿長,從茶山出去飄蕩到好遠好遠……
午間,茶山竹屋。
花溪、寶蓮、南山、李安,四人坐在竹椅上一起用飯。桌上有今天從茶園附近挑來的馬蘭頭,用菜油炒至嫩綠。還有新筍炒金華的火腿肉,筍和咸肉切成細絲,用大火加油爆炒。米飯是野炊飯,用新筍、火腿、梅干菜煸炒后加入糯米、醬油、油鹽燜熟制成。
“寶蓮,你做的野炊飯最好吃了,一年也就春天吃著幾回。”花溪說著又扒了一小口飯。
“多謝寶蓮小姐、花溪小姐的款待,如若來蜀川游玩,南山請你們吃蜀川的鴛鴦銅火鍋。”南山覺得這里的食物越發(fā)合自己的口味了,本喜辣口,但這臨安的美食也別有一番風味。
“好吃你就多吃點。”寶蓮看著花溪那小饞貓的樣子,又給花溪夾了一筷子火腿肉。
臨走時,寶蓮送了吳家茶園新出的谷雨寶云茶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