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時間都一眨而過,何況短短半日!
次日凌晨,秦子戈早早來到營門外。
雖然在和李斯說的時候,秦子戈顯得毫不在意??墒乔刈痈暌彩且孀拥陌?,此刻正站在營門外等待歸人。
看似穩如老狗,實則慌的一匹!
不過到了辰時的時候,銳士營一百一十人全數歸營。
喘了一口大氣的秦子戈開始組織他們進行戰前的最后一次訓練,在枯燥而有乏味的訓練中,銳士營的將士響起了當初秦子戈教訓他們的話: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以前訓練的時候他們嘻嘻哈哈,此刻真的要上戰場了才明白這句話的真諦。
不過在緊張的同時他們還有一點興奮和期待,畢竟沒有人喜歡錦衣夜行,吃了這么長時間的苦,人前顯圣是所有銳士營將士的訴求。
………
秦王政十五年,秦國興師伐趙,秦兵分兩路攻趙,一路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上,準備渡漳水向邯鄲(今屬河北)進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陽曲)后東進番吾,拊邯鄲之背。
面對秦軍的攻勢,趙王排除自己的得力戰將李牧率軍抗擊。趙國都城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托,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便決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
秦子戈所率領的銳士營跟著兵分兩路的其中一隊秦軍來到了太原。在南面的秦軍還沒有什么建樹的時候,秦子戈所在的北軍一路北上,順利的功克了狼孟(今山西陽曲),不料狼孟剛剛攻陷,那里就發生了地震。無奈之下,北軍再次分兵,留下兩萬人駐守狼孟,剩下的八萬人繼續北上。
原本北軍統帥是想把秦子戈所率領的銳士營留在狼孟的,可是在秦子戈的再三要求下還是答應允許他們跟著大部隊北上,當然代價是服從命令聽指揮。
去年李牧以少勝多大敗秦軍,還是給老秦人心中留下一些影響的。所以看到李牧來防后,北軍統帥并沒有盲目開戰,反而小心謹慎的安營扎寨。
此次秦軍伐趙,作為趙國盟友的韓國沒有坐視不理,韓王安派出了新立的大將軍衛莊率領兩萬韓軍支援趙國。趙王自從李牧去歲大敗秦軍后,對李牧十分信任,此刻見衛莊來援,便把他安排給了李牧處置。
不過衛莊率領的韓軍畢竟是外軍,將他們放去南邊駐守邯鄲,李牧不放心擔心被秦軍鉆了空子,而且李牧的作戰方針是南守北功。衛莊帶來的兩萬韓兵雖然戰力比不上自己的北境邊騎,但是韓兵的兵器鋒利。尤其是見識過衛莊的個人武力后,李牧更加堅定了讓韓軍跟自己北上的想法。
李牧也知道北上的話勢必要與秦軍有一場惡戰,所以在和衛莊說出自己想讓韓軍跟自己北上的請求后,李牧是做好了衛莊會拒絕的準備的,誰料衛莊沒有拒絕反而答應了下來。
對衛莊來說,李牧的要求正和他意。雖然姬無夜被他出去了,可是韓國軍隊中盤根錯節,短短的時日內,衛莊并沒有徹底掌握手下掌管的軍隊。而且答應跟李牧北上,衛莊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左膀右臂韓非死在秦國,要說衛莊對秦國沒有一點仇恨那是不可能的。種種因素影響下,衛莊答應了李牧北上的請求。
秦軍此次是客場作戰,所以在外的每一天都要消耗不少的糧草,秦軍統帥見秦軍從連日行軍中緩了過來,便發動了戰爭。
秦軍能橫行天下,所依仗的是兩物,一是精良的裝備,二是敢戰的士卒。
其中精良的裝備中,秦弩是出了名的厲害,不過如今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韓國雖小可能在四戰之地茍存,靠的便是其強大的軍備制造能力,素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的名聲。既然能賣給別的國家強弓勁弩,韓王自然不會對自己的軍隊摳摳嗖嗖。
北軍統帥原本想要靠著比趙軍多幾百步的射程消滅趙軍有生力量的想法因為衛莊所率領的兩萬韓兵的存在不復存在,在雙方對射了幾輪后,都熄了靠弓弩的手段解決戰斗的想法。
遠攻不行,那就近戰。
不過兔子急了還會咬人,衛莊率領的兩萬韓兵會不會拼死作戰秦軍不知道,可是李牧統領的八萬趙軍卻是使出了自己的全力來與秦軍作戰,因為他們知道這一仗若是敗了,趙國也就亡了。
素來矯勇善戰的秦軍在與韓趙聯軍的交手中并沒有取得突破性的勝利,不過或許是因為秦子戈貢獻的新式練兵方法,秦軍的戰損相較起韓趙聯軍來說小那么一點。不過此戰過后,還是有不少秦軍將士永遠的留在了番吾城外的大地上。
秦軍統帥見秦軍與韓趙聯軍僵持住后,鳴金收兵。李牧也不想與秦軍做過多的糾纏,趙王遷臨行前的話語李牧還歷歷在目。
秦王嬴政決定發兵伐趙也不是頭腦發熱做出來的決定,去年李牧雖然大敗秦軍,可是之后趙地發生災荒,良田赤地,顆粒無收。趁你病要你命,嬴政正是本著這樣的想法才做出了出兵的決定,雖然這本就是嬴政在得知秦軍大敗后心生的想法。
面對秦軍來勢洶洶的進攻,趙王遷不得已之下派出了剛封不久的武安君李牧。不過臨行前,趙王遷對李牧提了幾點要求。因為國內正在鬧饑荒,不能保證長時間的軍糧補給,所以趙王遷要求李牧盡量實施強有力的進攻,不要把戰事拖的太久。趙王遷雖然昏庸可是也不傻,他要李牧速戰速決,是怕戰事拖久了糧草難以接濟,屆時聚糧太急則有可能誘發內部的動亂,到時候影響的可是他自己君位的鞏固。
趙王的心思李牧自然明白,所以此刻見秦軍鳴金收兵,他也沒有貿然出擊,因為他知道自己只有一次出手的機會!
進攻無果后,秦軍統帥并沒有急著再次發動進攻,反倒是安營扎寨做出一副長期作戰的樣子。
李牧看了很是頭疼,秦軍拖的,可是趙軍拖不得。不過此次和李牧對戰的秦軍統帥吸取了秦國叛將樊於期的教訓,將軍營的防備工作做的滴水不漏,沒有給李牧偷襲的機會。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李牧有萬般手段此刻也無計可施,只能吩咐手下埋鍋造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