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太后壽宴,宮內張燈結彩,有別于平時雍容華貴卻又莊嚴沉靜的景象。新進的宮人們看著覺得仿佛見了天下極美的景致,但在這宮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人們,卻早練就了一身目不斜視的本領。誰叫他們是奴才呢?奴才就應做好奴才的本分,看多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雖是給太后娘娘過壽,可是太后仿佛也沒那么高興,她老人家在這宮里已經呆了20多年,做太后也有7年的光景。年年的太后壽宴都是一個樣子,也就剛做太后的那兩年,看著朝臣跪在自己腳下朝拜,普天同慶的感覺讓她覺得有些飄飄然,但是這幾年隨著皇帝一天比一天長大,她的心里也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若是再不采取行動,自己手中的權力早晚有一天會流失掉。
太后一邊這么想著,一邊吩咐人取朝服來。不知怎的,今日這右眼皮一直跳個不停,讓她心下難安。
記得當時那人說,那件事情絕對是萬無一失的,而且近兩年來,事情一直進行的很順利,想必不會出什么岔子。
整整半個時辰,太后終于梳妝完畢,看看時間,壽宴的吉時將盡,于是左右宮人打燈的打燈,攙扶的攙扶,太后鑾駕早已在宮門口預備整齊,于是太后便由一群人簇擁著,駕臨本朝專司宴會所用的含光殿。
此時就連皇帝都已經等在含光殿內,聽見殿外太監的通報聲,所有朝臣都起身恭敬垂首肅立,就連皇帝也站起身,看向太后來的方向。
要知道皇帝年齡還小,雖說14歲,已經是個少年模樣,但是太后依舊垂簾聽政,不肯還政于皇帝。皇帝雖然無奈,可是也無法,大臣們雖然憤恨,但太后在朝中也頗有勢力,不是輕易就能撼動的。故而太后雖然一介女流,可這壽辰還是辦的和皇帝一樣風光。
眼看著太后從殿外走進來,神色中隱隱透出的倨傲神色被皇帝盡收眼底。皇帝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面上卻仍是恭恭敬敬的道:“兒子給母后請安。”
太后慈愛的對著皇帝笑了一笑,道:“皇帝快坐吧。”然后便走到正中間的位子上坐了下來,皇帝則坐在太后旁邊的位子上,看起來好像太后和皇帝全都坐在主位,但實際上皇帝的位子還是稍稍偏了一點角度的。
這場宴會辦得華麗而無趣,席間的觥籌交錯,笙歌燕舞,幾乎全是遵循的祖宗規矩,不僅菜式幾乎沒有變化,就連這舞蹈,也是千篇一律。
大理寺少卿秦洄坐在席間,一邊和旁邊的同僚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一邊盯著場上跳舞的美人。不得不說這宮里的美人啊,美的也是千篇一律,個個都是小鼻子小嘴,細胳膊細腿,眉間風情淡淡,偏生秦洄就喜歡那種風情萬種,妖嬈的美人。
他在心底嘆了一聲無趣,又連連嘆了兩聲真無趣,正準備出去方便一下,沒想到就在此時,異變突起。
朝臣們壓抑的驚呼聲,宮女和太監們嚇得瑟瑟發抖,太后強作鎮定,但是嘴唇仍是止不住的抖動。坐在離皇帝最近的位置上的唐將軍一腳踢飛了一個黑色的影子,殿外的侍衛全副武裝沖上大殿制住了那個人。
再轉眼去看皇帝,皇帝倒在地上,周圍全是血跡,而這一大片血跡的正中間則躺著另外一個人,那人少年模樣,胸口扎著一把利刃。
秦洄左右看看,這一切發生的雖然快,但是局面也很快被控制住了,敢在太后壽辰上行刺皇帝的那個膽大包天的刺客很快便被押下去,并不像普通案件一樣交由刑部審理,而是直接押去了大理寺。
朝臣們雖然驚慌失措,但是還沒來得及亂成一團,太后雖然受了驚嚇,但是很快就由身邊的宮女太監們送回了寢宮。只有皇帝這里,以前以后暈死過去兩個,剩下還有一大片鮮紅的血跡,真叫人觸目驚心。
侍衛們都下去了,宮中的太醫又慌忙的趕來,皇帝身上并沒被利刃刺傷,但是受到驚嚇之時向后一仰,頭磕在了地上,磕出個不大不小的口子來。這口子雖然不大,但是一直向外流血,太醫想盡了辦法,可就是無法止血,嚇得太醫院院判不停的擦冷汗。
而皇帝身前那個胸口扎著一把匕首的,是個和陛下年齡相仿的少年,此刻面色蒼白,顯然已經失血過多,傷口汩汩流著紫黑色的鮮血,即便不是太醫也能一眼看出這孩子中了劇毒。秦洄點點頭,也是,若他是刺客,自然也是要在劍上淬毒的。
宮女太監嚇得手忙腳亂,太醫也顧不得體面周全,匆匆見禮就一窩蜂地圍到了皇帝身邊。那個舍身救了皇帝的少年躺在一邊氣若游絲,卻無人問津,直到太醫院判支使了個年輕不得志的小太醫過來,才得到妥善安置。
太醫院院判是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從秦洄第一次見他,他頭頂的頭發就有點稀少,這幾年也陸續掉了個精光,只剩鬢角和后腦勺的頭發還頑強的生長著。
秦洄看著院判神色慌張,不停的擦汗的樣子,心道:怪不得他沒頭發,若每次給陛下看診都抖得像篩糠似的,別說頭發了,能留得性命活到如今,都已是不易了。
且不說含光殿里這一番忙亂景象,但說太后被宮女扶出門去,坐在轎輦當中,心還是砰砰的跳個不停。雖然說在皇宮這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生活了這么多年,什么刀光劍影都見過,但是像今日這番明晃晃的利刃直接刺過來,還是讓太后覺得心悸。
不過這會她已經出了含光殿,冷風一吹,倒是心情平和了許多,平時多話的李女官今日可能也受到了點驚嚇,如今也是一聲不吭,只顧埋頭向前走。
哼,沒用的東西!
太后心里啐了一口,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她喊了一聲李女官,李女官立刻伏耳過來,聽完太后的吩咐,不安的看了自家主子一眼,但在看到對方堅定的眼神之后,立刻垂首答道:“太后放心,奴婢明白。”然后便朝著另一個方向獨自離開了。
太后看著李女官的背影,心里突然豁然開朗起來,連帶著也忘記了剛才大殿上發生的那場禍事,心情愉悅的回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