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唐家世代為商,自本朝以來來,歷來劫難都被躲了過去。
但是好運不會一直光顧唐家的。
現任家主每每嘆氣,看著賬本,嘴里念念有詞“只希望這個家不要敗在我的手中,不然沒臉去見列祖列宗啊!”
家主唐竹安娶了老婆回來就掌握了家里庫房的鑰匙,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管事生涯。
十六歲嫁入唐家,做事一直雷厲風行。期間因太過勞累,掉了一個孩子。
久久不能再孕,受盡了白眼。終于在二十七歲這年又懷上了。
這次終于舍得放下了手中的權利,安心養胎。
而唐竹安在自己夫人懷孕期間遇到了一個女人。被迷的不行想立為側室。
唐竹安的老婆自然是不讓的,鬧到了唐主安的母親那里。
老夫人也是個攪稀泥的,老夫人看自己的兒子好歹是一家之主,不好說他。自己的兒媳婦又懷孕,也不能說。就只能安慰她“男人嘛就是那偷腥的魚,你要把他看住了就好了。帶你把孩子生下來,他看在孩子的份上自然會和外邊的那些女人給斷了的!”
唐竹安的老婆戚三娘不想聽老夫人在那裝老好人。
戚三娘趁著唐竹安到外地去就直接找了幾個人,殺到了唐竹安那外室住的地方。心里冷哼一聲“果然是個狐貍魅子。”
一聲令下,手下的人開始毆打,眼看著進氣沒有出氣多也就停了這場暴行。
把人往青樓那隨便的一扔也就走了。
那青樓正是九良樓手下的一個小站點。
那姑娘被救治好后,才發現已有身孕。
于是避著戚三娘偷偷的找到了唐竹安想要他認回這個孩子。
唐竹安也是狠心,表示“你都在青樓待了那么久,我怎么知道這孩子是不是我的。我可不想給自己的頭上戴綠帽子。”
可是孩子已經生下來了,無奈之下,這姑娘只能自己扶養。
不出五年就病死了。
這孩子長的也是和戚三娘的孩子差不多,很像唐竹安。
唐竹安自然也是認出了。心下也有了一番計較。
有句俗話叫做:取壞一門親,坑壞三代人。
這句話放在唐家也是一樣的。
年紀那么大的戚三娘才生出了這么一個寶貝疙瘩。
那句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用在戚三娘的孩子身上正合適。
當初孩子出生的時候,唐竹安還是很高興的,起名為唐鴻志。
再大一點的時候請了夫子來。夫子還是挺嚴厲的。對唐鴻志很上心。
懶散慣了的唐鴻志卻難受了。自小到大皆是人人捧著哄著好聲好氣對待的,憑什么這個父子一來就要受到如此的對待!
跑到了戚三娘跟前一通大哭。戚三娘最是心疼兒子的,立馬就塞了大把的銀錢給了夫子。讓他溫柔一點。
夫子也是無奈,對于這種孩子不打是成不了才的,既然他自家人都這樣,自己也無話可說,收下銀子就相當于在唐府玩了。
唐竹安不知道這里面的內情,還以為是自己的兒子天生走不得這條路。又請了武館的人來教唐鴻志武術。
男孩子對于刀槍棍棒有著天然的好感。唐詩安看著自己的兒子的確對此有興趣,也是十分開懷。
刀槍棍棒吸引力不夠強,沒過三天就不行了。
小少爺吃不來這種苦,做母親的又是塞了一把銀錢給人家。
就這樣糊弄的過了好幾年,家主唐竹安發話了“既然鴻志長大了,也學習了可以保護自己的武功。那么就跟著我出去練習一下經商之道。長長見識,將來好接手。”
路途遙遠,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剩下的時間便是于其他人在那做生意。
少爺唐鴻志覺得無聊了,想回家,想回到溫柔鄉里。
但是在父親的面前不敢顯露,回到了家里就抱著母親一頓痛哭。訴說著,在外面有多辛苦,有多勞累。
戚三娘聽了這段話,也是難過的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
指著唐竹安的鼻子就是痛罵“家里的銀子,田地,房產夠咱們孩子吃十輩子都吃不完。你又何必讓孩子去受那種苦呢?讓孩子在家里看看賬本數數銀子不就行了?”
唐竹安看著痛罵的老婆又看著站在旁邊抹眼淚的孩子。內心一下子都涼了下來。
也不搭理自家婆娘的叫罵。躲進了書房———想著自己這一把年紀了,還能不能再生一個接班人出來
就這樣想著在九良樓的人刻意經營下,遇到了自己另外一個兒子。
唐竹安這才想起來,當年的確是說自己還有一個兒子的,當時還誤以為不是自己的種呢,看這張臉便毫無疑問了,是自己的孩子。
得知了這個孩子叫乾良后覺得這字也不錯。就想著把他認祖歸宗。好發揚光大自己的家族。
被帶回家的乾良過的并不好。
嫡母的陷害,兄弟的刁難。這些并沒擺在臺面上,每個人都認為嫡母對他是大方的。兄弟是和氣的。
唐竹安或許能發現這些陰謀詭計,但是他并沒有多管這些事。相反還覺得有些對不起自己的妻子。于是便對這些事情抱著默認的態度。
慢慢的,唐乾良覺得自己就是那給人家做長工的。人家做長工還一分勞動一分錢呢,在這里只有無盡的白眼。
實在受不了的唐乾良于是像九良樓求救。畢竟也沒有認識的其他人家了。
九良樓覺得乾良的愿望不過是過的舒心一點。于是,就叫商枝去幫助他。
商枝對其倒是不知所措。“我怎么幫助他啊?我要是知道怎么做以前就不會遇到那些傷心事了。”
對其九良樓的說法是“就是不知道才叫你去了,就當磨練磨練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