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唐暮云

第二十八章 同病相憐

大唐暮云 空谷流韻 4053 2019-04-09 01:00:00

  這兩日,沒有德宗明確的指令,奉天城里的普王李誼在表面上依然是個逍遙王爺。

  他仿佛又回到了蟄伏長安十王宅的歲月。

  彼時,無數個晚上,他只能仰望那一方深藍夜空中或圓或缺的月亮。他曾感慨在投胎這件事上不如太子李誦。直到某一天,德宗忽然允許他出宅開府,又將他派往涇原鎮出使。

  再后來,汾陽王郭子儀病篤,德宗派去探視宣尉的,也是他普王李誼。他騎在馬上進出長安,偶爾遙望北邊龍首原上那巍峨的皇城,心道:“至少我已能離開華麗牢籠般的十王宅,而太子依然呆在另一個華麗的牢籠——大明宮少陽院。”

  普王李誼這種青春壯志的豪情,又不出所料地漸漸揉進野心。從德宗收拾各地藩鎮的決心來看,普王明白,自己這位天家叔父,對于權力的專有具備格外強硬的堅持,因此在未來的儲君問題上,嫡系血緣,或許并非唯一的因素。

  涇師兵變、朱泚竊國之事剛發生時,普王也有點懵。聽說蜀王李溯被姚濬刺殺于殿上的消息時,他的手都有些發抖。好在他畢竟曾在行伍彪悍的邊鎮歷練過,也在邊關城頭見識過唐軍與西蕃蠻子防秋之戰的激烈血腥,因此一路護著德宗逃亡奉天,他倒也保持著體面的勇氣和鎮定。

  韋皋和韓游環的先后到來,使局面有了變化。德宗暫時沒有失城被俘之虞,便也不再給太子和普王出頭的機會。普王不知道太子怎么想,但他自己心中揣測,德宗應是覺得眼前情勢,多么像當初玄宗皇帝出逃蜀地之時。若當年玄宗沒有放權給太子李亨(唐肅宗),怎地會變成“太上皇”?

  越是大亂之際,天子越是會疑心和警惕。

  普王想明白了這點,決定在奉天韜光養晦,順便除掉自己早已看不順眼的崔寧和盧杞……。霍仙鳴遣小黃門偷偷告訴普王,德宗讓盧杞誤聽崔寧彈劾之語,這訊息令普王大喜過望。姜還是老的辣,雖然不知德宗為何對素來順著圣意的盧杞竟也一起算計,但顯然,接下去事態的發展,極有可能會讓普王的愿望順理達成。

  普王小有得意之際,眼前又出現了宋若昭的模樣,那初入城時的端莊清麗,那結果李萬性命后在御前的無助惶恐,那接過遺落匕首時的微微羞赧,都讓普王無法忘卻,覺得自己在長安王府里的庸脂俗粉,竟是給這宋氏提鞋都不配。

  他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欲,卻又念念思及,最后他給自己找了個理由——為了與昭義軍領袖、澤潞節度使李抱真從長計議。是的,追溯到前朝,永王李璘在肅宗稱帝后,曾有坐鎮江陵的大好局面,最后慘敗于肅宗的原因之一,不就是沒有軍勢過硬、割據一方的節度使支持嗎。眼下,德宗拒絕了李抱真關于宋若昭入東宮的請求,他若得了這宋氏,李抱真或許會另有打算?

  于是,聽聞延光公主著人查探李萬失蹤之謎,普王心道,奉天城彈丸之地,此事又能瞞得多久,不如以此作為取得宋若昭好感的契機。他囑咐家奴王增假托同鄉之誼,透露給劉進李萬喪命那夜的點滴情形,激得延光公主來尋宋若昭的麻煩。

  王增本就于近旁窺伺,眼見著延光公主怒氣沖沖上了肩輿,急忙奔告普王,并隨主公速速縱馬而來。

  卻說延光公主被阿眉的怒喝唬得一怔,但到底身倚宗室之威,片刻間便冷笑道:“這宋氏身邊果然藏龍臥虎,赤松贊普之女,無端現身此地,豈不就是西蕃細作!”

  “是否細作,只怕應由圣上定度。”普王跨進門來,聲音不大,卻是字字如鐵。

  普王今日仍只穿著尋常的圓領紫衫袍服,但面架棱角分明,身材頎長健朗,打眼望去,竟是比那文士般的太子李誦,更有幾分未來帝君的氣度。

  若論輩份,延光公主是普王的皇姑祖母,且她一直處于唐廷權力的核心之中,女婿又是當朝太子,自然忌憚親王受到德宗的青眼,一直以來對這個眾親王里年歲最長的普王心存芥蒂與防備。

  延光斜睨著自己的侄孫:“本宮一直慣用的益紙和蜀錦,都賴彭州刺史進納,那彭州司馬李萬辦事最為得力。此次大亂之際,適逢李司馬也在長安,又一路護駕到奉天,本宮甚為照拂這等朝廷忠臣能吏。然而本宮著人前往令狐將軍營中賞賜李司馬時,卻發現他不見了。又聽爾府的家奴說,彭州李司馬是為這宋氏所害,普王可知就里端倪?”

  普王依例向延光拱手行禮,眼睛卻盯著扶著井沿、沉默無言的宋若昭。宋若昭也抬頭看了普王一眼,見他目光中憐意陡生,若昭心里一股別扭,忙又低下眉去。

  普王收回目光,盯著延光道:“這就奇了,姑祖母現在倒讓我拿主意。怎么方才我分明聽得姑祖母已叫家奴去砍了宋氏的雙手,我以為姑母已查明實情、有了裁斷。”

  延光語塞。

  普王繼續道:“姑祖母既一心認定是這宋氏謀害了朝廷命官,又在此處拿到了一名西蕃公主,本王愿陪姑祖母前往圣上處稟個明白,畢竟今日之風波,源于本王府中的家奴賣弄口舌。”

  普王話音未落,一旁的阿眉已扶起宋若昭,冷冷道:“普王所言甚是,丹布珠愿往大唐天子御前陳情。”

  延光胸中念頭轉了幾轉,隱約覺得似乎著了自己這侄孫的道兒。她方才不過是一時怒極昏頭,想著自己在長安都能為所欲為,何況兵荒馬亂的小小奉天。此刻細思之下,有些慌張起來。德宗以天家圣人的身份受困于危城,必定處于憂憤煩躁中,自己身為宗親,橫生事端的舉動,委實不妥。

  但她又恐自己打道回府后,普王等人依然會去御前說三道四,當下決定強硬到底。

  “事關重大,宗室婦人之責與外朝使相不分彼此,便去陛下跟前說說清楚,本宮求之不得。”

  延光強撐著顏面,趾高氣昂地上了肩輿。普王吩咐家奴牽過一匹馬,讓阿眉和宋若昭同乘,自己也飛身上馬,扭頭沉聲道了句:“莫怕。”

  阿眉盯著前方延光公主和普王的背影,心中鄙夷叢生。這兩位大唐宗室的重要人物,一個跋扈驕橫,一個工于算計,渾無磊落寬厚之氣,竟還不如太子身邊小小的侍讀王叔文。

  “不論大唐還是西蕃,這宮廷與宗室之中,最是充盈卑劣權術之地,與藏于市井間的暗樁生涯有何分別,直是不如百戰穿甲、大漠長空的沙場來得痛快。”

  阿眉如此默默地懷想了一陣兒,才覺察到身后的宋若昭在發抖。

  “宋阿姊,莫憂,君無戲言,既然圣上已饒你罪責,此去也必無禍患。”

  宋若昭輕聲囁嚅:“那夜之后,我便想回澤潞家中去,但他還在城外駐守,我待在這城中,總覺得與他近些,能時時得知他的安危。”

  阿眉無言,只微微嘆口氣。

  一行人各懷心思,聚到內侍們正在掌燈的行宮門前。機靈的小黃門一見來勢,忙去稟了霍仙鳴。不多時,霍仙鳴邁著急步、但臉上帶著慣有的謙媚笑容出得門來,躬身在延光的肩輿前:“老奴恭迎延光公主。”

  又湊近些低聲道:“圣上正在用晚膳。”

  延光心中叫一聲苦,仍端著高輩份的架子道:“國事紛擾,圣上操勞,若不是茲事體大,本宮也不會在這個時辰面圣。”

  “喏,喏,公主請移駕入內殿。”

  霍仙鳴又去向早已跨下來馬來的普王行禮,二人彼此眼神碰觸,讀到了對方眼中準備看一出好戲的意味。

  延光來到自己的侄兒兼親家的德宗皇帝面前,氣焰倒是收了三分。

  她也不至于蠢得太徹底,開篇不敢提李萬之事,而是將阿眉身份向德宗稟了。

  德宗方才聽霍仙鳴報,來人有延光、有普王,還有那澤潞宋氏和身邊作伴的胡女,心道八成是為李萬一事,自己這姑母真是越來越不像話,無所顧忌,莫不是真的仗著自己在朝中和外州都有勢力?

  不料首先聽到的卻是,那護送皇孫李淳入城的粟特胡女,竟是吐蕃贊普的公主。

  德宗盯著座下低首跪著、但身姿沉穩無懼意的阿眉,打斷了延光的絮絮叨叨,向阿眉道:“你將身世際遇,如實說給朕聽。”

  阿眉一路上早已思慮妥當,此刻侃侃而談:“丹布珠命運多舛,母親是贊普的粟特胡妃,此前蕃地大部落圍攻邏些城而身陷敵軍、為免受辱自刎而死,丹布珠從小無母,在內廷受盡欺負。后又為了能與南詔質子蒙尋結姻而遠赴長安成為暗樁,不料蒙尋在唐蕃之役中戰死。丹布珠懊悔萬分,若能多殺幾個回紇人,便可早日回到邏些城與尋郎成親。”

  她面色依然堅毅,但兩行熱淚緩慢無聲地淌下來。

  德宗逼問:“多殺幾個回紇人,是何道理?”

  阿眉坦然道:“唐回聯盟久矣,我西蕃贊普擔憂一拳難敵雙手,故素來在長安多處設有我族人暗樁,行刺回紇使者、離間唐回之誼,或在長安取那些回紇富商的性命,因其財賦多用來充作回紇軍餉。”

  此前,宋若昭向阿眉說過陜州之辱,猜測德宗皇帝其實一直來表面上對回紇有求必應、內心深處實則充盈舊恨。阿眉便決心賭上一賭,隱去自己暗樁生涯的其余作為,只說殺回之事。

  阿眉沒有想到,她還賭對了一件事,便是自己對于母親遇難的敘述。

  德宗的生母沈皇后,安史之亂時陷于敵陣,從此杳無音信。德宗對生母感情深摯,曾派人四處打聽。有投機者以舊時宮人冒充沈氏領賞,事情敗露后,德宗寬宥之,并道:“再有冒名、錯認之事,也不要追究,否則,何人肯再出力為朕尋找阿母呢!”真是說者黯然,聞者落淚。

  此刻,阿眉的自述,觸發了已做了祖父的德宗皇帝心中隱痛,竟使他對這個經歷坎坷的敵人女兒生出由衷的憐憫來。

  一旁的普王覺察到了德宗眼中的惻隱之情,適時追問了阿眉一句:“你心有所屬之人,既是為我唐軍所射殺,你為何又護皇孫入奉天?”

  阿眉那袖子擦了擦眼淚,淡淡道:“兩軍陣前,刀劍無眼,若要追究,若贊普不以尋郎為南詔質子、扣于邏些城,他也不會命喪唐蕃之戰。至于護送小殿下,實乃因為王侍讀素來對我這樣在長安謀生的胡人多有關照、從不輕侮,我丹布珠更對他忠心護主之舉敬佩至極,故助他一臂之力而已。”

  她此言既出,連普王都不由嘆服。此女愛憎分明,堅韌剛直,所說的每個字竟似都在一個“義”上。普王自負在御前最會四兩撥千斤,便作出若有所思的模樣道:“王侍讀人品高潔,又忠勇可嘉,確是我大唐文士典范,不似有些吏員,蠅營狗茍,媚附宗親……”

  “普王是什么意思?”果然,延光聽來又似暗指李萬,便怒氣沖沖打斷了普王。

  普王彬彬有禮一笑,道:“姑祖母,本王夸贊王侍讀,乃是為太子身邊有此等良臣而慶幸,東宮如此賢良備至,姑祖母和蕭妃難道不甚欣喜嗎?”

  德宗對延光公主實在已厭煩至極。與這年少卻深明大義的吐蕃公主比,延光這個大唐公主,怎地就如此鄙俗不堪,無可理喻,四處丟人。德宗剛剛溫和了一些的面色,登時又布上一層鐵霜般。

  殿上氣氛正僵冷之際,一個小黃門幾乎腳不沾地地跑進來,口氣慌張地稟道:“陛下,唐安公主昨夜忽發風寒,白日里裴縣令已派城中醫正煎了湯藥,但公主一早服下不見起色,此刻已打起了冷顫,神思恍惚,韋駙馬都快急瘋了。”

  德宗忽地從御座上站起來,一甩袖子對眾人說:“都別胡鬧了,速速退下,朕要去看看唐安公主。霍仙鳴,你這老東西可曾從大明宮帶藥出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和林格尔县| 固原市| 泰顺县| 司法| 时尚| 寿阳县| 龙川县| 乐亭县| 波密县| 囊谦县| 波密县| 宜丰县| 林西县| 福州市| 普格县| 武强县| 蒙阴县| 黔西| 祁门县| 双辽市| 东源县| 昭觉县| 金华市| 阳新县| 江安县| 大英县| 景泰县| 娄烦县| 锡林浩特市| 连州市| 南部县| 弋阳县| 家居| 南和县| 略阳县| 安乡县| 鲁山县| 武夷山市| 龙州县|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