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辨的馬車隊在羽林衛的護衛下這幾天依然慢慢悠悠的行走在廣袤無垠的戈壁上,一邊欣賞著大漠的無限風光,一邊吹湊他自制的笛子。馬背上不斷的傳來孤寂又悲涼的笛聲,笛聲與景致的搭配渾然一體,仿佛專門為此情此景而量身定制一般。
夕陽只留下一輪暗紅色的余暉。沒有歸巢的倦鳥;沒有裊裊的炊煙;沒有入圈的牛羊。有的只是思鄉的心和思親的情;有的只是陶醉在漫漫征途的意…
“皇后姐姐,陛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臣妾聽著陛下的笛音都有傷感了,身為陛下的妃子卻不懂陛下的心,不能為君分憂,臣妾覺得自己枉讀了四書五經,真是沒用之人。”甄宓畢竟讀過書,懂得劉辨此時都心境并不是很快樂,她覺得自己應該要為劉辨做些什么?否則內心的焦急就無法舒緩了。
“陛下雄才大略,當世奇才,乃是千古不遇的帝王。他的內心在想什么豈是我等弱女子能夠揣摩的?宓妹妹天生麗質,聰慧無比又深的陛下喜愛,為何不自己去問問陛下呢?騎馬你不是也會?”
“這個…這個…真的可以嗎?陛下不會怪罪于我吧?”
“陛下會不會怪罪就不知道了,不過想必眾姐妹們都想知道陛下為何如此傷感?只有你去陪陪陛下,或許陛下能與你說說心思也未必可知哦?”
“那,臣妾這就去陪陛下,諸位姐妹也與臣妾一樣想知道陛下怎么會如此傷感嗎?”
“是啊!就有勞宓妹妹了。”貂蟬,董沁以及糜貞公孫燕和吉格提雅都看著她點點頭表示是這個意思。
“那好!臣妾謹遵皇后娘娘懿旨去陪陛下!”甄宓調皮的一本正經的回答了蔡琰她們的話。接著就鉆出了馬車。
清涼的晚風拂過,將立在馬車前方甄宓吹得秀發飄飄,潔白的裙衫也隨風飄逸著如同天境仙子一般美艷絕倫。一匹同體雪白的戰馬被隨侍小黃門牽了過來,甄宓直接跨鞍上馬,提起韁繩隨手一抖,胯下戰馬好像明白了主人的意思一般,長嘶一聲便竄了出去。
笛聲漸漸的停了下來,劉辨任由馬兒慢慢悠悠的往前走著。眺望著遠方的山巒,臨近夜晚也只能隱隱約約的看見暗青色起伏不平的輪廓,耳邊傳來的馬蹄聲,他依然沒有改變遠眺山巒的姿勢。
“陛下,您在看什么呢?”
“呵呵,是宓兒?。∧阍趺床蛔R車改騎馬了?”
“皇后姐姐和幾個姐妹都聽出來了陛下笛聲里的憂思,所以差臣妾前來陪陛下說說話,陛下有什么心思可對宓兒說說。”
“剛才你問朕在看什么?朕在看著將士們魂歸故里,路途遙遠朕怕他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因此朕是想用這笛聲告訴他們一路向東便是故鄉。”
深沉而又磁性的嗓音傳遞出來的是濃濃的憂傷,是深深的眷戀。
“冬季又要來臨了,這里的冬天來的早,一旦下雪就可以短暫的停戰了,將士們也能歇息一時日了。該準備過冬的物資了。惡來!讓羽林衛的將士們都去給朕割草,那種長的很長的茅草,有多少割多少,每十斤一捆,越多越好,割的多的朕有賞!
其實康居國國力很強,朕對康居國國力的了解也不是很多,康居騎兵馳騁西域無敵手,此番西征又不知有多少我漢家好兒郎血染疆場,魂歸天國了。若是有朝一日能天下太平,再無征戰該多好??!可是這只不過是朕的一廂情愿罷了,總有人眼紅你家里的東西,想據為己有,因此朕又不得不挺直腰桿拿起武器保護家人不受欺辱。安息吧!逝去的兄弟!”
“陛下!您是普天之下最好的君王,遠的不說,就我大漢數百年來也沒有哪位先帝有您這樣的功績,有您這樣的智慧。我大漢如今幅員之遼闊,糧食之產量,百姓之富庶等等這些全都是您一次又一次的英明決策后才有如今的模樣。十年前我大漢百姓無以為食,扒樹皮,嚼草根,啃白土甚至易子相食,如今只剩下了痛苦的回憶了?,F在哪還看的到十年前的景象?陛下已經做的夠好了,您是一位真正為百姓著想的好皇帝。
臣妾雖不懂朝政,可是臣妾有眼睛有耳朵自然能看見能聽到。陛下以弱冠之齡便扛起了大漢這艘風雨飄搖的破船,幾經周折總算是有了今天的局面,臣妾乃是家中唯一一個讀過書的人,臣妾還在苦讀研學詩詞歌賦之時陛下卻早已名揚天下,在臣妾眼里陛下不只是臣妾的夫君,更是臣妾心目中的英雄?!?p> “哈哈哈…宓兒不用勸慰朕,朕只不過在想西征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或者是有必要的還是不必要的。
朕想明白了,宓兒陪朕一起策馬狂奔一回敢不敢?”
“陛下有此豪情!臣妾自當追隨!”
“駕!”
兩匹雪白色的身影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快速的離開大隊人馬,飛奔而去。
“趕緊的遠遠的墜著,別跟的太近,都那么沒眼力勁?白跟著陛下這么久了???一群酒囊飯袋。天色漸黑了,都不知道自己的職責了?”典韋狠狠的罵了劉辨親衛隊的手下一頓,不壞皇帝的好事,不代表不保護皇帝啊!傻貨們被罵的羞愧的趕緊打馬跟了上去。
劉辨與甄宓浪漫之跑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想到還有一個人也在策馬狂奔,確切地說應該是一群人策馬狂奔。
孫尚香嫌夏侯蘭的行軍速度太慢了,因此她總是跑一段之后再等一等,她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夏侯蘭能加快速度行軍,不要像個老太太散步似的磨磨唧唧的,可夏侯蘭依舊不疾不徐的領著大軍緩緩向前。
自從賈詡將孫尚香的身份和目的告訴夏侯蘭之后,夏侯蘭就再也不對她不理不睬了。
“夏侯將軍,看你這樣不像一個將軍?!?p> “敢問孫家小姐那在下像什么?”
“村婦!帶著孩子的村婦!”
“你這是何意?士可殺不可辱!你倒是說說在下怎么就想村婦了?”
“你看看你的部下都是什么速度行軍?陛下那還等著你的糧草,你倒好,磨磨蹭蹭一天也走不到兩百里,眼見這寒冬就要來了,道路想必更加難走了,敢問夏侯將軍何時才能到玉門關?”
“我說孫家小姐,你還知道在下押送的是糧草???倘若不是這些糧草輜重能這么慢嗎?民夫的馬車可不是戰馬,又拉著這么重的糧食,在下就是想快也快不了啊!還望孫家小姐多擔待則個?!?p> “難道夏侯將軍臨行時朝廷就沒有對將軍行軍期限有所約束?”
“這個在下就不方便告訴孫小姐了,孫小姐你也莫問在下這些,在下一向嚴守將令絕不敢違反軍令,在朝廷時限到之前必然抵達玉門關?!?p> “既然這樣,那本姑娘自己先走如何?就不勞將軍相護了?!?p> “不可!孫小姐務必隨我大軍一道前行,不可私自離隊獨自前往。這也是在下的職責所在,還望孫小姐莫要為難在下。”
“可惡!”
孫尚香被夏侯蘭不硬不軟的話給弄得不上不下的頗為尷尬,幸好侍女趕緊出來解圍。
“小姐,我們就隨夏侯將軍同行吧!這樣一來小姐才能安全抵達玉門關,奴婢別的不擔心,最擔心的便是小姐的安危。
奴婢替小姐多謝夏侯將軍一路上的關照?!?p> “哪里?這乃是本將軍職責所在,無需言謝。孫小姐請趕路吧!前方就到天水了,到了天水扎營,明日啟程。”
興啟三年十月底,一場大雪悄然無聲的灑落人間。好在烏孫與大宛兩線作戰的將士們已經停止了征戰的步伐,康居國駐扎在這兩地的士兵全部被肅清,移居過來的幾十萬康居平民也拖家帶口的往自己的故地遷移。
劉辨并沒有隨任何一軍同行。他說游玩還真的是在游玩,當然朝廷送來了很多的奏折,都是關于交州,益州的居多。劉辨交代過他們,關于地方建設總得規劃他一定要知道,甚至是必須要有長遠的發展思路和方向,沒有他的允許不得擅自做主胡拉亂建以至于勞民傷財還不實用。
這一天劉辨待在馬車里都沒下去,一來馬車了很暖和,二來呢手頭上實在是有很多的的規劃要做。大漢如今整體已經回歸一統,戰略性的規劃他必須要給出一個主體框架出來。
邊上給他整理手稿的甄宓看著密密麻麻的字都覺得頭疼,可見劉辨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下去了。也不能怪他,毛筆實在是太難寫了,時間大部分都費在了寫字上了。得盡快的弄出硬筆才行,哪怕是鉛筆也好啊!那速度也比現在快的多??!打印機就算了,連電都沒有還談其他的都是空想。劉辨的想法被他寫在了一張紙上,然后卷起來放入一個專用的密函傳遞的竹筒內封上火漆交給車外的親衛發回洛陽,一步一步的來吧,筆搞出來也是提高效率的一大進步。
“陛下您都寫了一天了,要不先歇息歇息明日再寫如何?”甄宓輕聲的勸慰道。
“不了,朕還不累,這些事必須盡快做完,朕這里拖不得啊!朕若是拖一天也許到了下面有可能拖一年,受累的不只是當地百姓,大漢整體國力都會受其影響,朕也許只是走了一小步,可對于整個大漢來說有可能就是跨出去一大步。
你看就拿這屯田來說,交州氣候宜人,一年四季少見霜雪非常適合水稻生長,大部分地區可產一年兩季,極南山區甚至可以一年三熟,這對于改善大漢糧食問題太重要了,朕要告訴他們如何屯田,還要引導當地山民離開大山,居住到人口密集的地方來,學會耕種,學會養殖等等;說道養殖啊!合浦郡的采珠業太過殘忍和危險,朕打算教會當地人如何捕撈海產,同時如何制作成易存儲的食物,可供商賈販運往中原地區兜售,這是一個一整套的經濟發展思路,目前朕只是做一個總體的規劃,具體的實施方案朕還需要針對當地的氣候,道路,產量等等進行細致的調整?!?p> “陛下為何您懂的這這么多呢?這些臣妾一點都不明白,但是商賈一道臣妾還是懂一點的,只是陛下所說經濟是個什么東西呀?”
“哈哈哈…經濟…怎么說呢?這個詞是個新名詞,朕把它所有的商賈買賣和百姓收入,國庫收入以及財富創等等造統稱為經濟,以后新的名詞會越來越多,慢慢你就會明白了,不干預朝政是對的,但是不代表不需要了解,你們沒事可以進行了解。
如今的大漢已沒有什么戰火,有也只是對外征戰,那么大亂之后就必須要大治,如此才能使得原本荒廢的政事,凋敝的民生得到恢復,如今我大漢人口有十年前的一千四百余萬人,增長到了現在五千多萬人,還不夠,依然太少,再有十年朕希望大漢人口數量翻五倍以上達到三萬萬人,否則這么大的土地無人耕種豈不是要到處長草?一個國家的國力是否強大就看這個國家的人丁是否興旺,因為一切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
“陛下如此辛勞可要多多注意圣體,您是大漢的脊梁,您的一切都關乎著大漢的命運…”
“宓兒此言有誤,大漢的脊梁不是朕,朕頂多算是大漢這艘巨輪的舵手,始終把握著她前進的方向,只要方向對,路就不怕遠,遲早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的。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才是大漢的脊梁,是他們為大漢撐起一片寧靜祥和的天空,是他們日日夜夜守護著大漢的每一個日出和日落,他們才是當之無愧的脊梁。
宓兒你去給朕弄些吃的來,朕有些餓了?!?p> “陛下稍候,臣妾這就去,不知陛下想吃些什么?”
“粟米粥加餅,燜羊肉還有炒白菜就好,記得多帶副碗筷你陪朕一起吃?!?p> “諾!”
劉辨用了四天時間,對大漢接下來的總體發展做了一個大體的規劃和設計。他可沒有什么當皇帝的經驗,也沒有什么做設計師的想法,總之他以自己后世的所見所聞作為參考在規劃著現在的大漢。什么修橋、筑路、開荒、生產、制造、建設等等一系列的關乎經濟發展事項,但凡他能想到的都一一羅列出來之后再做了相應的調整,就形成現在手里的這份大漢總體規劃書。他自己細細的品讀了兩遍,確定沒有什么再需要修改的了,就叫了幾個隨行的史官過來照著他的原稿抄寫兩份。沒有沒有電腦,復印機,只好這么辦了,保存原稿實在是太疼痛了。哪像后世的那種無紙化辦公多省事。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文人腦子可是很好用的,有些人文章看一遍就能記住甚至只字不差的那種,比如益州的張松張子喬就有這種本事,所以這些史官在抄寫的時候能記住里面的內容一點都不奇怪。
“陛下這篇巨作一旦付諸實行,我大漢恐怕將迎來難以想象的繁榮盛世?。∧鷰孜挥X得呢?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懂得這么多?他好像也沒有去過交州吧?為何他卻知道交州的地形地貌特征?還有什么一年兩熟的稻米?這又是從何而知的?幾位再看看這里,涯州適合建深水碼頭,合浦適合飼養珍珠,交趾可以盛產瓜果、果脯,福州盛產海魚和海鮮,什么叫海鮮?徐州東??梢粤慨a海鹽,還有你們看這里,陛下早年打下來的遼州和韓州就有豐富的鐵礦和金礦,還有我西域之地有玉礦這些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匪夷所思?。”菹碌降资鞘裁礃拥娜税。 ?p> 這位的話引起了來抄書的幾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了。
說話的這位乃是歷史上蜀漢名臣鄧芝,因為他的清正廉潔,劉辨特地讓他來朝為官的,做的還是御史言官。他之所以敢在這里議論劉辨,就是因為他敢于直言的性格所致,并不會因為劉辨是皇帝而不敢說話,尤其是背后議論皇帝的話語之說。當然鄧芝為人剛正不阿,不管好壞他都不往心里擱,有什么說什么。
“噓!鄧大人慎言啊!我等臣子豈可背后妄論陛下?傳言陛下乃是天上神仙弟子,星宿下凡間來挽救我大漢于水火的,現在依下官看來還真是這樣的,這天下之事還有陛下他不知道的嗎?十年,陛下用了十年時間創造了多少奇跡?這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啊!諸位難道沒有細細的回顧一下陛下十年來的所做所為?”
“梁大人勿憂,鄧謀不過好奇罷了!陛下不過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我大漢如今地域之遼闊遠超殷周時期,偌大的土地他也不可能都跑遍了吧?他是如何知道這些地方的地形地貌的呢?甚至風土人情都有所了解,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唉,我說你個鄧老頭,怎還如此執著?陛下如何豈是我等能背后議論的?身為臣子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分憂,如今我大漢百廢待興,陛下又求賢若渴,吾輩雖無大才,可略盡綿薄之力亦可為陛下為朝廷解憂?。《皇窃诖说刈穯柋菹戮烤故窃趺粗肋@么多的事的?這與我等臣子又有何干?速速幫陛下抄寫了再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回頭去請教陛下,莫要在此徒耗時辰。”
“喜公公所言甚是,下官等這就開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