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福執掌御膳房二十余年,前年才退下來。
老頭做了一輩子菜,如今在城外置了田宅,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當年我爹親自上門去請,竇老先生都沒答應,你去能請得來嗎?”
沈南還是有點不信齊方能請得動竇福。
“你爹當時允諾了多少錢?”齊方問道。
“每年兩千兩。”沈南伸出兩根手指。
齊方聽了搖搖頭,說道:“竇老先生執掌御膳房二十多年,你覺得他會是缺錢的人嗎?”
御膳房油水有多大自不用多說。
“我敢說,竇家手里少說也有萬把兩銀子,你那兩千兩人家還真不一定看得上。”齊方笑道。
“這么說也是。”沈南有些明白了。
說話著,馬車已停在了竇宅門前。二人下車,來福上前敲門。
門里探出顆小腦袋,是個小童:“你們找誰?”
來福上前笑道:“煩請小哥通報一聲,就說齊明赫求見。”
小童看了一眼三人,特別是站在來福后面的齊方和沈南:“你們等等。”
說完又把門關上。
半柱香的時間不到,門又開了,這回開門的是個中年管家,管家弓著身,恭敬道:“二位公子,我們老爺請。”
帶著來福進了門,三人又走了半刻,才到堂屋。門外早已站著一位老人,看來是等候已久了。
老人見人來了,拄著杖,戰戰巍巍地走來,喊道:“明赫,好久不見了。”
齊方趕緊三步并作兩步,挽住老人,笑道:“竇老伯最近身子可好?”
竇福笑瞇了眼,連連說:“好著呢。”又看了看一旁的沈南,“宏炎也來了。”
沈南也行禮問好。
齊方挽著竇福進了屋,一邊走一邊問道:“竇大哥可常回家?”
說起自己的兒子,竇福滿心歡喜,拉著齊方的手,說:“他哪里會著家,每年能回來看我一回兩回我就知足了。”
齊方說道:“竇大哥興許忙呢。”
竇福笑著說:“可不是嘛。三個月前升了知府,給我來信報喜了。”
“真是喜事一件。”齊方附和道。
“派人送了帖子到府上請,可一來齊大人公務繁忙,抽不開身,二來哥兒當時大病未愈,就沒喝成這杯喜酒。正好今天來了,咱爺倆好好喝一杯。”
齊方奉承道:“誰不知道您的手藝是京城一絕,別人想吃都吃不到。今天我們可就不客氣了。”
這話引得竇福哈哈大笑:“別人是別人,只要哥兒來,隨時來隨時有,若不嫌棄,住在我這兒都行。”
準備飯菜的空隙,沈南拉了拉齊方,悄聲問道:“咱是來請廚子的,怎么還吃上了。”
“你別急,先吃飯。”齊方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
很快一桌豐盛的飯菜就上來了,沈南看了大咽口水:“看這菜色就知道很好吃。”
竇福笑道:“這是家里徒弟做的,兩位嘗嘗怎么樣。”
竇福賦閑后就很少親自下廚,平日里主要是教徒弟。
“您的徒弟肯定也差不了。”
一頓飯菜吃得賓主盡歡,老人多喝兩杯話就多了起來:
“我時常跟風兒講,我說別看你現在好像很不錯的樣子,一地知府,一方父母,可要不是當初齊懷遠大人在千萬人中選中你,你現在指不定在哪家酒樓后廚干活兒呢,哪有現在的風光。我還說,你別光念著我,我在家很好,倒是齊大人府上,你要多去看看,那畢竟是你的恩師。”
“可是這樣說呢,父親也時常念起竇大哥,夸他是個讀書做學問的好材料。”齊方回應道。
聽這么說,竇福更加高興了,又喝了兩杯。
酒喝至酣處,沈南在桌下拉了拉齊方的袖子,齊方眨眨眼示意。
又為竇福斟滿一杯酒,齊方開口說道:“今天來找老伯呢,是有一事相求。”
竇福揮揮手:“別說求,有什么事哥兒盡管說。”
齊方慢說道:“我最近想開一間酒樓,這幾日正四下尋手藝精良的廚子,這不就想起您來了么。”
竇福聽了哪里還不明白,仰頭干了一杯酒,之后便不再說話。
齊方和沈南也不催促,默默地等著。
半晌,老人說道:“按理說,哥兒都上門了,我不該拒絕。但……但……”
“老伯有什么難處盡管說來。”沈南看竇福欲言又止,急忙道。
“但……但我已經不能下廚了。”說完這句話,老人渾身的力氣仿佛被抽干,癱靠在椅上。
齊方、沈南二人一時也不禁呆了,御膳房總管不能做飯了?
老人有氣無力地繼續道:“我老了。”說著抬起右手,“你們看。”
二人仔細看去,老人的右手在微微顫抖。
“您……這……”
“我的手已經掌不了勺了。”
對于一個廚師來說,掌勺的手不穩足以毀掉整個職業生涯。
“請了多少大夫也看不好,也到宮里給太醫瞧了,沒辦法,人老了手就自然的不聽使喚了,治不好。”
“所以您當年請辭御膳房總管是……”齊方問道。
“嗯,就是因為這手的毛病,我跟陛下說了,陛下這才同意。”竇福嘆了一口氣。
但沒一會兒,竇福又笑著說:“我做了一輩子飯,早就煩了,現在在家遠離廚灶不是更好。人老了更不愿多動彈。”
看齊方和沈南兩人尷尬的表情,竇福笑著招呼兩人繼續喝酒。
飯畢,主客三人喝茶。
竇福叫來管家,吩咐道:“叫衡兒過來。”
又喝了一杯茶,正當齊、沈二人要起身告辭時,竇福所叫之人也正好來了。
竇福向兩人介紹說:“這是我從小帶到大的徒弟,跟了我的姓,叫竇衡。手藝嘛,還湊合。兩位要是不嫌棄,就讓他在你們酒樓幫廚。”
齊方看著這人,一臉老實相,甚至有些木訥,穿一身不怎么干凈的舊衣裳。
齊方特別注意他的一雙手,寬厚有力,一看就下過苦功夫。
齊方滿意的點點頭,竇福老人都說了,這是他從小帶到大的徒弟,“手藝湊合”是師傅對徒弟的謙辭。
齊方也不拒絕,點頭說好,當下也允諾:
“既然是您的高徒,手藝自然是信得過,我做主,每個月工錢十兩。”
普通人家一年口糧不過二三兩,敗家齊方給廚子的工錢就十兩。
不過在場人不覺得有何不妥,手藝好的人自然值這個價。
竇衡縱有萬千不舍,也不敢違背師傅的話,恭恭敬敬給師傅磕了頭,算是正式出徒,便隨齊方去了。

疑似風月
本文第一個書友龍套竇福老御廚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