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北涼王前傳

第33章 陳家事,王家事

北涼王前傳 北涼老人 7514 2019-04-16 00:05:00

  之前老漢稍稍寫了一些邊軍五虎中,智虎陳卭的經(jīng)歷,下面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錦州邊軍五虎中的智虎陳卭,在高中探花之后,主動放棄了考評郎這個在吏部,不知有多少人,欲求而不得的實權(quán)要職。

  之后,陳卭又上奏請旨,自愿去錦州邊軍為國戊邊。

  陳卭這一去,就在錦州邊關(guān)呆了整整十三年。其間,他只休過兩次歲假,回家探親,上一次還是在五年之前。

  留下妻子文寶釵和兒子陳之豹在淮州老家,艱難度日。

  文寶釵本是漓陽南儒世家之首的文家長房嫡女,自小錦衣玉食,優(yōu)生貴養(yǎng)。可自從陳卭棄文從武,投筆從戎之后,漓陽南儒、北仕各大世家,都把放著青云路不走,非要去邊關(guān),當一個粗鄙卑賤武夫的陳卭,視作文儒之恥。

  自此之后,文、陳兩家都與陳卭一家三口,斷了往來,也沒有再資助過他們一分一文。

  陳卭離家的第一年,文寶釵是靠著為人代做女紅繡品和賤賣亡母留給她的陪嫁首飾,才勉強將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子陳之豹,養(yǎng)活過了周歲。

  陳卭離家的第二年,身體嬌弱的文寶釵因積勞成疾,身染重病。多虧她那個因為重武輕文,被家里剛剛發(fā)配到淮州的親哥哥——文淵,登門尋親,才救了已經(jīng)臥病在床,兩日水米未進的文寶釵。

  后來,文淵又把文寶釵母子,接到他在淮州城郊的兩進小院居住,文家每月配發(fā)給文淵調(diào)養(yǎng)身子的藥材,都略有盈余。文寶釵就是靠著這些盈余的藥材補品,才把身子調(diào)養(yǎng)了過來。

  陳之豹也是靠這些盈余的藥才補品所制的藥浴、補丸,才能壯筋強骨,習武有成的。

  陳家雖然和陳卭的一家三口斷了來往。但十多年來,有一個陳家的大人物,卻一直記掛著陳卭和文寶釵。這位陳家的大人物,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要如何報復,不識好歹的陳卭和奪人所愛的文寶釵。

  陳家‘家主’陳子項,今已年逾六十有二,五年前,在老妻亡故多年之后,陳子項又續(xù)娶了江南豪賈世家‘王家’的三小姐為妻。這位王三小姐嫁給陳子項的時候,已是二十五歲高齡的老姑娘了。

  當年,對于陳子項‘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一事,漓陽‘南儒北仕’兩黨,出奇的口風一致,盛贊其為‘雅士真風流,賢女配鴻儒。’

  但陳、王兩家的人,心里邊都知道,這位貌美賢良的王三小姐,之所以都二十五歲了,還待字閨中,是因為她當年曾傾心于與她同齡的陳家驕子——陳卭。

  在陳卭十四歲的時候,王家就曾出重金,托媒去陳家說親。可是,當時的陳卭,已連中兩元。就算入京會試,中不得狀元,殿試三甲也必有其一席之位。陳卭有如此大好的前程,陳家又怎么會看得上,當時僅是江南富賈之一的王家呢?

  陳家便以陳卭需專心準備京試為由,婉拒了王家。可在第二年,也就是陳卭十五歲的時候,陳家卻讓陳卭和漓陽南儒世家之首的文家長房嫡女‘文寶釵’行了大婚之禮。

  王三小姐得知陳卭大婚之后,把自己關(guān)在房內(nèi),五天五夜,水米未進。

  再然后,這位王三小姐,就好像換了個人一樣,在她的身上再也找不到一絲的溫婉和嬌柔。也不知她是如何說服了她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王家‘家主’,竟然允許她拋頭露面,去主持打理王家在淮州府城內(nèi)經(jīng)營的一間胭脂水粉鋪子。

  這位王三小姐也算是商道奇才,僅用了半年,就把那間名為漱芳齋的胭脂店,經(jīng)營成了淮州城最大的胭脂水粉名店。

  兩年之后,漱芳齋已在漓陽江南各州、府、道、縣,開了兩百多家分店,成為了整個漓陽江南地界上,最大的胭脂水粉名店’。

  以此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這位王三小姐沒有繼續(xù)戀棧權(quán)位,而是把她在漱芳齋所有的份子,都贈給了王家的二房。

  然后,她便不再拋頭露面。但在此之后的八年里,王家卻從一個漓陽三流的富賈商家,一躍成為了二流的豪賈世家。

  富賈商家與豪賈世家,雖僅有兩字之差,但卻是許多家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無法逾越的天塹。

  而王家能夠僅僅只用了八年的時間,便越過了這道天塹,那位隱居幕后,待字閨中的王三小姐,可謂是居功至偉。

  而對于整個漓陽來說,淮州南儒世家之首的陳家,也只能算是一個二流的文儒世家,

  老實說,陳家的‘老’家主陳子項續(xù)娶王家的三小姐,絕對是紆尊降貴了。

  這里面的門道,明眼人都能看出一二。

  一是,陳家想讓這位能把三流富賈商家,在八年內(nèi)提升為二流豪賈世家的王三小姐,作為賢內(nèi)助輔助陳家的‘家主’陳子項,把陳家的階位,也往上提那么一提。

  二是,雖說漓陽所有的文儒世家都重文賤武,但漓陽所有一流,甚至是頂級的文儒世家,都掌握著不俗的武力。

  這些‘武力’或為江湖門派、或為綠林寨堡、或為一品天人境的超級武者。

  而王家三小姐‘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名列天榜十豪杰的八法神槍——王前軍,便是一個陳家目前最為或缺的一品天人境的超級武力。

  而對于王三小姐來說,嫁給陳家‘家主’陳子項,不僅能進一步提升王家在江南的名望和地位,為王家晉階成為一流豪勛世家,添一強援臂助。

  更重要的是,她還可以師出有名的以陳家主母的身份,去折磨報復文寶釵那個搶了她愛郎的賤人。甚至,可以......

  我是分割線:↖(^ω^)↗:線割分是我

  槍帝文淵去世后不久,就有人欺上門來,騷擾文寶釵和陳之豹兩母子。

  這個人就是陳家‘家主’之妻、陳家主母王三小姐的侄子王川。

  這個王川,論年紀,還要比王三小姐,大上兩歲,但是在王家的輩份,卻小了王三小姐整整一輩。他前兩年跟著叔叔王前軍,結(jié)識了不少的武林高手之后,就拉了一幫人去尋文寶釵的晦氣,想替姑姑出一口惡氣。

  結(jié)果,都沒用槍帝文淵出手,光是陳之豹,就把他們收拾了個人仰馬翻。

  王川回到王家,去求叔叔王前軍,幫自己出氣,結(jié)果被王前軍嚴斥了一頓。

  經(jīng)過姑姑王三小姐的點撥之后,王川才知道,城郊小院里那個身穿白衣的‘病秧子’竟然是和叔叔王前軍同一境界的一品大能——槍帝文淵。

  雖然心里記恨陳之豹的一頓好打,但從來只撿軟柿子捏的王川,可不敢再以卵擊石的去招惹文寶釵和陳之豹兩母子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反正那個病秧子,一看就是個短命相,等他死了之后,少爺我再去尋他們的晦氣。”

  王川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這小子也屬實能忍,他這一忍,就是兩年。

  這兩年里,他一方面繼續(xù)跟在叔叔王前軍的身邊,結(jié)交各種武林高人和奇人異士。

  一方面又派人,時刻關(guān)注著那座城郊小院的動靜。在得知槍帝文淵死了以后,王川有一種撥開云霧見青天,青天不負我的暢快感覺。

  忍了兩年的他,又繼續(xù)關(guān)注了那座城郊小院,七八天的時間。確認了自從槍帝文淵死后,就只有文寶釵和陳之豹兩母子,住在那座小院里。

  兩年來,王川一直派人,日夜盯著那座城郊小院,陳之豹在文淵死后的第二日清晨由四品而晉升三品,王川是知道的。所以,他特意找了兩個三品大成境的武師,陪著他一起去登門吊唁文淵。

  順便安慰、安慰那個嫻美少婦文寶釵,再順便請這兩位三品大成境的前輩,好好指點一下,剛剛晉升三品武師境的小畜生——陳之豹。

  想象是美好的,事實是殘酷的。

  王川有些懷疑自己昨晚在紅袖坊,找的那個清倌人可能是假的。要不然,他今天怎么會出門就撞邪?

  那個小畜生‘陳之豹’明明才剛剛晉階三品武師不到十天,怎么揍那兩個三品高手,就跟爹揍兒子一樣的輕松啊?

  要不是自己‘見事不好,撒腿就跑’先暫避了他的鋒芒。估計現(xiàn)在就得和那兩個三品高手,一起臥床不起了。

  王川雖然在武功上稀松平常,可是這幾年跟在叔叔身邊,也算有些眼力。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也只有二品宗師境的高手,才能教訓得了那個小畜生。

  可王川在王家,雖然也有些地位,可是就憑他一個王家‘孫子輩兒’的小人物,根本請不動家里那些二品的宗師供奉啊。

  就在王川愁眉不展的時候,陳家‘主母’王三小姐,把他叫到了陳府。王川知道,自己去尋文寶釵晦氣的事,姑姑肯定是知道了,她把自己叫過去,肯定是埋怨自己這次,又沒把事情辦好。

  結(jié)果,讓王川意外的是,王三小姐不但沒有斥責于他,還反過來褒獎了他一翻,夸他能忍有智,這兩年多來,不但能忍住,沒去報陳之豹對他的一打之仇,還能日夜派人關(guān)注那座城郊小院,深得知己知彼的精髓。

  這一次的失利,只是他還不了解‘高武’的玄妙。他叔叔王前軍,在四品的時候就能吊打三品大圓滿境界的武師了。在武學一道上,除了一品天人和超凡入圣,這兩境之外,其它的境界,并不是光靠品階高低,就能定出個強弱勝負的。

  根骨、功法、兵器、戰(zhàn)寵、天時、地利、人和等許多因素,都可以造就,以弱勝強之局。

  “你兩次在那座城郊小院裁了根頭,都是為了替姑姑出氣。這一次,姑姑替你出氣。”

  “王家那邊,姑姑已經(jīng)打了招呼,你一會兒回去,會有兩位二品宗師境的供奉,陪你再去那座小院,別說是一個只有十四歲的陳之豹,就是陳卭那個負心人回來,也討不了好去。”

  王川感動得差點兒哭了,要不是知道姑姑最不喜男兒流淚,他真能演上一回,說來就來的泣淚橫流。

  回到王家之后,那兩位王家的二品宗師境供奉,早已等候在了王川居住的院子里。王川知道,這兩位二品宗師對他的恭順,那是沖著自己姑姑的金面。

  狐假虎威的勾當,在外面可以偶爾為之,在家里卻絕對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所以,王川對這兩位二品宗師境的供奉,更是恭敬有加。要不是這二位自帶了捧劍的婢女,他王川一定會親自為兩位高人‘捧劍引路。’

  一路無話,不水不拖。

  除了那兩位高人和兩個為他們捧劍的婢女之外,王川沒有再找其他的人隨行。因為,雖說文家和陳家,都與那一家三口,斷了往來。但畢竟沒有公開對外宣布,將他們一家三口給革出門墻。

  而且,陳卭雖然做了棄文就武的蠢事,被漓陽南北文儒世家視為文儒之恥。但畢竟皇帝陛下對他此舉,是大加褒獎的。雖然,十四年過去了。皇帝陛下應該早就把‘陳卭’這個名字給忘得一干二凈了。

  但公開率眾打上門去,既不好說,也不好聽。做壞人嘛,就應該低調(diào)行事,

  你看那些在戲臺上和刑場里,被斬立決的家伙,不都是張狂囂張到惹得天怒人怨,犯了眾怒之后,才身首分離的。

  再看看南儒、北仕,這些世家,背地里干的事情,和那些被斬立決的家伙相比,也好不到哪去。可為什么,他們這些世家卻屁事沒有?

  因為低調(diào)唄。

  只有低調(diào),才能存身立命,只有低調(diào),才能活得安全長久。他王川就是個非常低調(diào)的人,就算身邊有兩個二品宗師,他也要悄悄地進村,射箭滴不要。

  淮州城郊的某座小院里,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一位略有些駝背的花甲老人。他是自從文淵去世之后,第一位來到小院為文淵吊唁的賓朋。

  陳之豹聽母親稱這位老人為文伯。這位文伯,陳之豹是知道的。以前,就總聽母親大人和舅父,提起他老人家。在文家,除了九祖之外,就屬這位文家后廚的二等廚夫長——文伯對母親和舅父,最好了。

  母親和舅父,小時候因為淘氣,被外公罰抄書,還不許吃飯。是這位文伯在灶上為他們留下熱食,等夜深人靜以后,再偷偷送去書房,給兩個饑腸轆轆的小家伙,送去又熱又好吃的宵夜。

  有一次,不巧被外公撞見了文伯給受罰的母親和舅父送宵夜,文伯還差點被外公給辭了差事。要不是九祖晚歸,路過小書房,保下了文伯。恐怕,文伯就會因為給母親和舅父送飯,而丟了文家那份,每月十五兩銀子的優(yōu)差。

  母親嫁到淮州以后,文伯每個月都會托人從湖州那邊,給母親送來各種家鄉(xiāng)特產(chǎn)的果脯蜜餞和蝦干、醬菜。

  后來,父親棄文從武,文家與母親斷了來往。文伯不但依然每個月托人為母親送來那些家鄉(xiāng)特產(chǎn),還托人送了一面大盛行的丁等銀牌給母親。

  憑著那塊銀牌,母親每個月可以從大盛行在淮州府城的分號,支取出十兩銀子。湖州大盛行那邊,則會從文伯已經(jīng)存在大盛行帳上的銀子里面,每月勾掉十一兩銀子。

  這塊丁等銀牌上面,標注的期限是二十年,也就是說,文伯把自己積蓄了小半輩子的工錢,都存到了湖州大盛行的帳上。

  雖然,文家那邊每個月給舅父的藥材都會多上許多,但去掉舅父、母親,還有自己每月的用耗后,那些藥材也沒剩下多少了。可以說這十四年來,一直是文伯,在養(yǎng)著自己和母親還有舅父,他老人家可是家里的大恩人。

  文寶釵正張落著要親自下廚為文伯接風洗塵,王川這個惡客,就帶著兩個二品宗師境的大高手,打上了門來。

  “之豹大侄子,我特意請了兩位二品宗師,來指點你的武功。你說舅舅我是有多心疼你啊?”

  院外惡客登門,陳之豹手提銀槍沖到了院中,一夫當關(guān),凜然無懼。

  想象是美好的,事實是瘋狂的。

  王川現(xiàn)在絕對敢肯定,自己昨晚在紅袖坊,找的那個清倌人一定是假的。

  要不然,陳之豹這個剛剛晉升三品武師境,不到十天的小畜牲,怎么能一挑兩個二品宗師境的高手,而不落下風呢?

  這世道什么時候這么瘋狂了,羊都要反過來吃狼了?

  陳之豹確實是太厲害了,就連那兩個二品宗師境的高手都沒有想到,一個十四歲的半大孩子,竟然能和他們兩個二品大成境的宗師,打了個旗鼓相當。

  嚴格來說是,陳之豹略占上風。要知道這兩個二品宗師,本就是孿生兄弟,他們自小修練的就是合擊之術(shù)。平日里,對付一個小小的三品武師,他們兄弟倆,別說是倆打一個,就是倆打十個,也能游刃有余,占盡上風。

  兩個人自從修練到二品宗師境大成之后,曾經(jīng)和一個二品大圓滿境界的高手,戰(zhàn)過一場,那一戰(zhàn)的結(jié)果是,那個二品大圓滿境界的高手,全程被他們兄弟倆壓制。

  可今天,兄弟倆雙戰(zhàn)陳之豹,竟然久戰(zhàn)不下,還越打越是吃力,到最后竟然被陳之豹壓制得沒有了還手之力。

  陳之豹手里的那桿銀槍就像一條云中游龍一樣,左扎右刺,上挑下砸,打得他們倆支拙難應、狼狽不堪。

  搞得兩個人現(xiàn)在只能拼盡全力防守,才能暫時和陳之豹維持個不勝不敗之局。但是,久守必失。再這么繼續(xù)耗下去,用不多久,兩個人的落敗,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就在王川和那兩名二品宗師心內(nèi)絕望之時,那兩個隨他們一起而來的捧劍婢女,突然從袖子抽出兩把短劍,一左一右,繞過陳之豹,撲向了小院的二進院子,打算趁著陳之豹被纏住,暫時拖不開身之際,沖進院子,把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寶釵給速速的擒殺了。

  原來,這兩個用獨門秘法,隱藏了自己二品大圓滿修為的捧劍的婢女,才是王三小姐,為她心里最嫉恨的‘賤人文寶釵’準備的必殺王牌。

  那兩個和陳之豹纏斗的二品宗師,雖然事前并不知道王三小姐還安排了這樣的殺招,但他們都知道,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纏住面前這個厲害的半大小子,不讓他有時間抽身而退,回去救援那個王三小姐,欲除之而后快的女人。

  等那兩個自己人,解決了這小子的母親之后,痛失親人,悲傷過度的陳之豹,肯定會陣角大亂。到時候,自己這邊以四打一,不愁拿不下他。

  要說這王三小姐也真是厲害,她竟然預料到了,兩個二品大成境的宗師,拿不下陳之豹,把王川和兩個二品大成境的宗師都當做了,吸引陳之豹的釣餌。

  又暗中派了兩個二品大圓滿境界的高手,假裝成捧劍的婢女,暗中見機行事,刺殺文寶釵。

  陳之豹一見那兩個婢女提劍沖向小院,就猜到了她們的打算。他心中一狠,就打算用出傷敵五百,自損一千的拼命絕招。

  就算拼著重傷殘廢,也不能讓那兩個女人,沖進二進小院,傷了母親和文伯的性命。

  就在陳之豹準備拼著重傷殘廢,以傷換命的時候。文伯突然出現(xiàn)在了二進小院的門口,他腰上系著白布圍裙,手里拿著一把在廚房里用來剁骨頭的寬背厚刃剔骨刀。

  “文伯,快閃開!”

  陳之豹按著輩份得叫文爺爺,可是他怕文伯剛到家里,一時不適應這個叫法,就隨著母親一樣喊他文伯,希望他能反應得過來,及時避開那兩個拿劍的女人。

  可讓在場所有人都驚掉下巴,瞪爆眼珠的一幕,出現(xiàn)了。文伯不但沒有閃身避開那兩個沖過來的女刺客,相反還迎著她們又往前邁了一步。

  “回去!”

  文伯慢悠悠的一揮手中的剁骨菜刀,那兩個女刺客就十分聽話的應聲而退。

  她們兩個不止退回了原地,甚至還用比剛才沖進小院更快的速度,拽著王川,三個人一起倒飛出了小院。

  “你倆也給我出去。”

  文伯又一揮刀,那兩個和陳之豹纏斗的二品宗師,突然之間,就感覺到了一種,仿佛置身于尸山血海里一樣的大恐怖,心底最深處的求生本能告訴他們,一定要聽這位老人家的話。否則,明年今日就他們兄弟倆的周年祭日。

  兩個人連一句‘青山不改,后會有期。’的場面話,都沒留下,就一路絕塵的退出小院,逃命去了。

  “之豹謝文爺爺相助之恩。”陳之豹恭恭敬敬的向文伯,深施了一禮。

  “好孩子,你就不奇怪,老頭兒我一個廚子,怎么揮了兩下菜刀,就能把那四個二品宗師給嚇得奪路而逃?”

  “舅父說過,荒野出異獸,鬧市藏高人。在之豹心里,不管文爺爺是隱于鬧市的前輩高人,還是普通的尋常百姓。您都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大恩人。”

  “哈哈哈哈,好孩子、好孩子啊,不過以后,你就和你娘親一樣叫我文伯吧。”

  “人上了年紀,就想多活幾年。在我們鄉(xiāng)下,你這樣的娃子叫我這樣的老頭兒,都是往小了一輩兒來叫,這叫偷歲。”

  “據(jù)說,能讓我這樣的老骨頭,再多活上個一二十年呢。”

  “那之豹以后就一直叫您文伯,文伯您以后一定能長命百歲。”

  “哈哈哈哈,好、好、好。孩子啊,剛才我和你娘說了,我這次過來,明面上是奉了家主之命,代替已經(jīng)過世的淵少爺,繼續(xù)保護你們母子。”

  “但九祖暗中囑咐,讓我告訴你們母子,這淮州城,不能再住下去了。”

  “九祖,讓老漢我護送你們母子,去錦州投奔你的父親。”

  “一,是讓你們一家團圓。二,是讓你到你父親的帳下,好好磨練一番。”

  “文伯,九祖那邊是否有什么危險?”

  文伯心內(nèi)不禁感嘆陳之豹是個好聰明的孩子。

  ”之豹,你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關(guān)心九祖,不枉九祖這十幾年來對你的疼愛。”

  “但有些事情,你現(xiàn)在就是知道了,也插不上手,只能徒亂己心而已。”

  “不過,你可以放心,這普天之下,就算是龍虎山的齊玄真出手,也只能‘麻煩’到九祖而已。”

  陳之豹看到文伯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名為睥睨自信的耀眼神采,他便不再多問,跟著文伯一起回到了屋子里,幫著母親一起收拾細軟銀錢,準備去遼東錦州投奔,五年未見的父親。

  文伯注意到陳之豹提槍的右手一直在輕輕顫抖,他知道這是孩子要見到分別已久的父親,心中激動。也是那桿靈兵‘請纓’中沉睡著的器靈,聽到自己的話后,勾起了它千年前的回憶。

  千年之前,古秦帝國問鼎天下的第一戰(zhàn),就是從那片土地上開始的。

  文寶釵能成為陳卭的妻子,自有她與眾不同的一面。

  她沒有帶太多的衣衫和行李,只是和陳之豹挑了家里的一些緊要之物,又從九祖讓文伯帶來一筆巨款中,取出一張二百兩的銀票,讓陳之豹去車馬行,買了一輛馬車回來。

  文伯趁著陳之豹往馬車上搬行李的空當,悄悄的對著陳之豹托他幫忙暫時保管的那桿銀槍‘請纓’說道:“九祖讓我給您捎句話。”

  “陳將軍,千年已過,你也該醒了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