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錦衣衛計劃,尚未推行就遇到了阻力。阻力并不來自遠在天邊的藩王,而是自己的近臣。
朱允炆授予石永年在各軍中抽調人手,組建錦衣衛的權力。隨著石永年的動作,很快新皇要重啟錦衣衛的事情就在京中傳開了。黃子澄、齊泰聯名上奏反對。奏折中提及先皇圣斷,深知錦衣衛專權之害,果斷裁撤,萬望圣上繼承先皇法度,不可重開錦衣衛。
對黃子澄、齊泰這樣的近臣。朱允炆并不打算隱瞞自己的意圖,在他看來,二人只是并不了解自己建立錦衣衛的真實目的。有必要跟他們說明。
“黃先生可知,當初先皇為什么設立錦衣衛?”
“微臣愚見,先皇以錦衣衛戍拱衛皇城,夙夜值守,是以防宵小混入,行不法之事。然則如今胡逆、藍逆俱已伏法,京中承平,又有五軍守衛,圣上不必過慮。”
“那么愛卿可知,胡逆、藍逆勢大,如何伏法?”
“先皇天威,刑部、都查院、大理寺官員用命,胡逆倒行逆施,終于難逃一死。”
“看來愛卿不知,若非當初錦衣衛厘清案件,單憑三法司又如何能撼動胡逆。”
“然而錦衣衛之禍,實不下于胡逆之禍。”黃子澄續道:“錦衣衛在時,京中生殺予奪,盡出錦衣衛只手。朝臣人人自危,只怕一個不小心,就引火燒身,至于政事公務,毫無進取之心,只求無過,不求有功。”
黃子澄的話,不能不引起朱允炆的思考。如果有這樣一支以偵查暗訪而著名的特權部隊,帶來的危害確實也不可忽略。
見皇帝陷入思考,似乎聽進去了自己的意見,黃子澄又補充道:“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洪武初年,天下甫定,人心不安。先皇以重典治世,理所應當。如今天下承平已三十載,再行嚴苛監察之政,實無必要。”
“黃先生誤會了。朕此番重建錦衣衛隊,不是為了監視京中,而是監視藩王們。”朱允炆攤牌了。
不過黃子澄的話,對朱允炆也是一個很大的啟發。想要對全國實施長期有效的控制,只靠形同虛設的朝會和奏章是不現實的。其實,實現對國家的掌控,無非就是依靠對所任用大臣的絕對控制。而在諸多控制的手段中,監察大臣可以說是最有效,也最實用的。
黃子澄也陷入了思考。對于藩王之患,他也有著深刻的擔憂。沉吟許久,才道:“若是如此,臣斗膽建議,陛下不要用錦衣衛這個名字。”
黃子澄道:“錦衣衛這個名字,已經成為諸大臣,特別是舊朝元老們談虎色變的存在。”
“而且,藩王在京耳目眾多,這只部隊,恐怕不宜大張旗鼓,更不宜動用國庫。臣斗膽建議圣上,以內帑養此軍。
用內帑養軍,避免動用國庫,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過藩王們的耳目。只是這樣一來,能夠支持的錦衣衛數量就不會很多。朱允炆喚來大太監董平安“咱們內帑有多少銀兩?”
“老奴……老奴不知。陛下可召弘義閣管事問話。”這一問題對董平安來說,也有些陌生。所謂皇帝內帑,其實就是皇帝的私人錢庫。但明初皇帝和后宮的吃穿用度,實際并不來自內帑,而是由管事太監向國庫申領。因此終洪武一朝,幾乎沒有用到內帑的機會。
“回稟圣上,內帑計有白銀一萬兩千兩。”弘義閣就在皇宮內,管事太監很快就到了。
“一萬兩千兩?”一萬兩對于個人來說,也許是一個較大的數字。但對于供養一整個錦衣衛隊來說,就顯得捉襟見肘。要保證一個錦衣衛能有吃有穿、還要有經費開展工作,一年下來怎么著也得五十兩,如果錦衣衛人數維持在兩千人,那一個月內就會把內帑花光。
“怎么會這樣少?”
“屬實是只有一萬兩千兩了。”面對朱允炆的詢問,管事太監也顯得很無奈。
歷朝內帑的收入,主要來自于皇家自己的產業。但朱元璋身為開國皇帝,并沒有建立私產的意識。以朱元璋的絕對權力,需要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從國庫調撥銀兩,因此大明雖然建立三十余年,大明的皇帝卻可以說是天下最窮的人。至于內帑中目前這一萬兩千兩白銀,主要來自于之前的幾樁案犯的罰沒。此外,藩屬國的進貢也是入內帑的。不過明初藩屬國也十分有限,所貢的也大都是一些當地土產,極少有拿白銀入貢的。
“……”
三日后,京郊。
“臣石永年叩見萬歲。”
“愛卿免禮。這幾日你征調士卒,所得如何了?”朱允炆詢問道。
“回陛下,錦衣衛原本的兵士,有許多在洪武年間被下獄。這部分兵士,微臣無權征調,也不敢啟用。另有部分編入京畿各軍中,微臣記得有幾個能吏,這幾日奉詔征調,所得不過將領百人而已。”
“夠了,夠了,再多我也養不起了。”朱允炆松了一口氣。
“陛下說什么?”石永年有些錯愕。
“眼下國庫空虛,錦衣衛的隊伍不宜再擴大了。”
“那么錦衣衛兵,陛下打算從何處調集?”
“衛……衛兵……”狠了狠心,朱允炆決定跟石永年交底:“這次組建,是朕的私衛,不宜動用國庫。內帑中并沒有太多銀兩。恐怕只能養起百人的隊伍了。”
“還有,這支部隊不能再叫錦衣衛。朕給你們另起了個名字,叫保安隊好了”
“保……保安隊么……”石永年當然只有接受的份,沒有反駁的能力。
“你在京郊找個不惹眼的地方,代朕買下,訓練保安隊。先把以前的手段恢復恢復。過幾個月朕再委你們以重任。”
“謹遵圣喻”
“千萬記得,你等是朕私衛,屬于機密部隊。一切情事直接向朕匯報,不必經通政司。
朱允炆說著,又遞給石永年一塊牙牌。這是出入皇宮的憑證,有了這塊牌子,石永年可以隨時出入皇宮:“入宮時小心,莫要被人盯上了。”
這一百人的保安團,很快就在京郊物色出一塊久無人居的荒地。保安團中都是錦衣衛的老兵,近幾年又在軍中擔任職務。此刻能成為天家的私人衛隊,個個都賣出了十二分的力氣,訓練開展的有聲有色。只是置地建營、采購被服戰刀,事事都要銀子。內帑中的白銀消耗很快。
即使是保安團長石永年也不知道,這支保安團日后會成長成為一個怎樣可怕的怪物,建立怎樣龐大的功業。不過這些當然都是后話,此刻擺在朱允炆面前的,最緊要還是銀子的問題。
最讓人著急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明明有大把的錢放在國庫,朱允炆卻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