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陳洛熙都懵逼了!
自己竟然獲得官方的認可,也算是體制內的寫手了?
看來他一直做的――歌頌我們親愛的祖國,重新走向繁榮富強這樣的事是極正確的。
由于是官方大獎,讓遠東經紀公司歡呼雀躍,覺得自家出產了一位正宗的文人?
宋姐很滿意,“經歷此事,你‘文人’的標簽都不用發通稿去炒作了,因為什么樣的炒作,都比不上官方的認可來得實際。”
楊雪顯然也很興奮,她一直都是陳老師的小粉絲,此時在會議室踱著步,想著下一步該如何安排推廣才能讓自家藝人名氣最大化。
陳洛熙倒還算淡定,他在想著別的事,比如和李若才的關系?
二人之間絕對不是單純的利益之爭,自己是掌握著李若才的小黑幕的,這個錄音一傳出,李先生的名聲可就大臭了。
但對于李若才這樣的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名聲并不算致命的打擊。
能夠打擊李若才的,只有那個叫“小勝利夜店”的吧?
即是一些人的天堂,亦是另一些人的地獄。
陳洛熙很直接問宋姐,“你和李先生?”
“這是我的公司,和他沒有任何關系,這點你放心。”
陳洛熙微微頷首,但心中愈加疑惑,心想宋姐和李若才空有夫妻之實,但好像,也僅此而已。
他轉了個話題,淡淡說道:“愛華雖然是個大公司,但主要業務都在電視劇,網絡電影,短視頻……現在又插手微電影,所以如果我們和他不是合作伙伴,那便是競爭對手。”
宋姐點頭,“這我知道。從我創立這個公司以來,就已經把他當做我的對手。”
陳洛熙愈加覺得奇怪,這二人的關系愈加撲朔迷離。
他搖了搖頭,想著自己還有一個訪談要準備,于是起身告辭。
會議室中只有宋小寧和楊雪。
宋小寧苦笑地問楊雪,“你說我當初簽約洛熙,是對還是錯?”
楊雪嘴角掛著微笑,無法猜到這個年輕的女孩子心里到底在想著什么。
她思忖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宋姐當初是欣賞陳老師的才華,而陳老師的確是證明了他的與眾不同,這不是相得益彰嗎?”
宋小寧苦笑道:“我倒不是懷疑他的能力。而是洛熙現在鐵了心要和老李干下去,我怕會出現什么難以控制的后果。”
“李總這些年也的確是過分了,很多事情都越了線。”
楊雪說道。
宋小寧嘆了口氣,“當初,他不是這樣的。說實話,至今我都不知道,他為什么會變成一個……”
宋小寧停住,似乎是在尋找合適的詞匯。
“一個瘋子。”楊雪接話道。
……
陳洛熙接下來要錄制的訪談,是官方媒體邀請的。
畢竟小說獲了獎,官方媒體肯定要要針對此話題發表文章的。
第一次面對官方的采訪,楊雪很是謹慎,教導陳洛熙哪些話該說,哪些話萬萬不能說出口。
“像你在王東訪談秀上說的那些話,是絕對不能再提的。”楊雪警告道。
陳洛熙無奈地攤攤手,“那我要說什么?”
“你說的內容,要正面,要積極向上,畢竟這些雜志最后是要交由領導審閱的,你得給他們留一個好印象。”
陳洛熙自嘲地笑道:“可以你也知道,我寫的故事好像都不太正面。”
“嗯,這倒是個問題。”楊雪蹙眉想了一會兒,然后說道:“這樣吧,如果記者緊抓著你小說或電影的主題,你一定不要把話題擴大,引申到太高的層次,”
陳洛熙呵呵一笑,心想他也沒這個本事啊?
“你就說自己只是一個記錄者,表達一些同情之情就好了。但以后會更多寫一些正能量的故事,因為這個社會真的很美好。”楊雪很有經驗。
陳洛熙表示受教了。
但還是緊張……
在官方媒體采訪的前一天,采訪人還給陳洛熙發來了預稿。
“陳老師,我們明天的問題大概就上面這幾個,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敢情,考試還沒有開始,就先發試卷了?
楊雪覺得這是意料之中,“你們訪談的內容寫成稿子后,還得審好幾遍,再三確認后才會發表。”
“不是直播?”
“當然不是。”楊雪道,“像在王東訪談秀那樣的意外,上面是絕對不允許的。甚至,你要是回答得不符合要求,人家還會一遍遍重錄呢!”
陳洛熙笑了笑,道:“讓我想起了喬治奧威爾的小說。”
楊雪沒看過奧威爾的書,也不知道陳洛熙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皺著眉頭,想著陳老師腦袋里,到底在想著什么?
……
采訪陳洛熙的是一個中年記者,眼睛很小,戴著一副厚厚的眼睛,頭發是新聞聯播那種規規矩矩的小后背頭。
他叫薛進,在圈內頗有名氣,走起路來一派正經的樣子。
“小陳老師你好。”
陳洛熙急忙伸出手,“薛老師麻煩你了!”
兩個人坐定后,大致對了臺本之后,便開始錄制了。
薛進簡單的介紹陳洛熙和他的作品后,便開始問第一個問題――
“小陳老師是因為《未來世界》而被大家所知的,這部微電影評價很高,算是一部現象級的作品。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同意見的聲音,請問小陳老師怎么看待這些聲音?”
陳洛熙笑了笑,道:“我記得有一個觀眾給我發私信,說,你寫的東西都是負能量,雖然社會都是如此,但誰想看這些東西啊?”
“然后我回道――兄弟,我覺得負能量是指三觀不正確的東西,而不是這些事讓你扎心了,感到難受了,你就覺得這是負能量。這是兩回事。”
回答完一個問題,薛進朝著攝影師微微點頭,表示這一條可以過了。
如果回答得不規范,是需要直接喊“停”重拍的。
“怎么看待你現在做的事情?”
陳洛熙道:“記錄者。”
“我相信記錄每個當下的個體經驗,是對社會最有力的檢驗,它彰顯了一個社會對個體生命尊重的程度。而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他們的遭遇可能被忽視,可能被遺忘,甚至可能被篡改,但一旦被記錄下來,那就是不可磨滅的。”
薛進愣了愣,然后說道:“我很喜歡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