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笑話是座位的事。各位看官,先聽聽第一個故事。九度和周同學生于大山,長于大山,對于坐火車這些新鮮事可以講從未經歷過,完全是”山巴腦殼“(意即鄉巴佬)。
宜昌到無錫當年坐車可要十幾個小時,如果會車讓道得二十多小時。九度和周同學雖然是年輕小伙子,站久了也有點吃不消。
腦袋靈光的九度提議到車廂轉轉,臥鋪的車廂里靠窗戶邊的彈座椅可以臨時坐坐,但非長久之計。餐廳的座位空的多,只有少量的餐廳服務人員及火車工作人員,乘警等。
又快到午飯的時間了,九度和周同學說,既然來餐廳了干脆點一盤菜吃吃午飯。兩個年輕人價格都沒問,直接點的回鍋肉兩盤,米飯兩碗。
餐廳大廚很快炒好菜送過來了。兩盤菜加米飯一共72元,兩人AA制。
當時九度腰間掛一特殊的聯絡工具150元左右的很拉風的BP機,或者稱呼為Call機恰當。別人打了你電話,會顯示數字的,然后到電話亭去回人家電話。
估計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樣東西。磚頭大哥大一般人買不起的。而今,這Call機已經成為那個年代和九度一樣的人們的特有的記憶力了。
九度第一次發現,在那個年代,世上最貴的飯菜莫過于火車的餐廳的飯菜了。能在餐廳里吃得起炒菜的一定非富即貴。九度很后悔到餐廳里來點菜。那時出來找工作,口袋里也不過六百多元啊。
這是要維持一個月的路費,生活費各種費用的。九度那時本來有一千多元的,被人拉去搓麻將輸掉了差不多600左右。
后來九度總結到:別人對你的熱情你得警惕,別人坑挖好了,等你往下跳呢?正如獵人的陷阱是給那些慌不擇路饑不擇食的低等動物的。
人生時時處處都有陷阱,這些所有情況但你得學會識別,在單位里也一樣,你眼睛睜大一點,自己不要主動往坑里跳,別人也奈何不了你。
話說兩個小伙子坐了一千多里,工作沒有落實好,又折身南下杭州。寄居周同學在杭州讀大學的老鄉租房處,杭州下沙大學較多,在杭州下沙一呆就是一周。
那段時間工作一點眉目也沒有。但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兩人舒舒服服的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的石板上躺著曬了八天太陽!九度當時還寫過一首在西湖的詩。現全文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杭城悟雨
帶上夏天的衣
遇見西湖的秋
想起許多年前有位大師
他姓蘇
語堂說他只是
一個詩人
一個小丑
一個百姓的朋友
他姓什么不重要
他信禪?信佛
他有信仰
過了許多年
這里曾住過一個寫過《雨巷》的年輕人
還有許多傳說
又過了許多年
來了一個年輕人
杭城穹藍依舊
夜遇西子湖
但無弘一之音
在名家前飄過
我思故上帝在
上帝暫住140號
悲欣交集
似雨非雨
轉一念
白結亦香
眾韻漸濃
還是把魂帶回去
3月11日九度于杭州子時寫

楊九渡河
我思故上帝在 上帝暫住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