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罕氏為首的罕氏、良氏、游氏三大家族為一黨,他們的實力稍弱。
鄭駘思慮一番后,準備先聯合罕氏一黨除掉駟氏一黨,然后再對付罕氏一黨。
鄭駘知道如果他沒有實力,即使罕氏一黨除掉了駟氏一黨,那么他的處境反而會更差。
如果他有一定的實力,罕氏一黨便不會輕易和他聯手對付駟氏一黨,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能夠明白。
所以鄭駘要先在暗中培養一支屬于自己的軍事力量,那樣才能讓罕氏一黨與他聯手,同時也有能力自保。
鄭駘想要暗中培養一支屬于自己的軍事力量殊為不易,一旦被七穆發現他就會有生命危險。
鄭駘又想到:我首先要讓七穆對我放下戒心,然后再秘密行事,歷史上扮豬吃老虎的例子太多了,這事雖然困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鄭駘想好如何秘密培養軍事力量的辦法后,又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罕氏一黨與他聯手對付駟氏一黨。
鄭駘想到如果罕氏一黨被駟氏一黨逼入了絕境,那么罕氏一黨便不得不與他聯手,想到此處鄭駘心中便有了一個大概的計劃。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鄭駘打算走一步想一步。
鄭駘隨即又想到了列國形勢,周初雖然諸侯林立,但經過西周、春秋和戰國初期諸侯兼并,此時只剩下:
鄭、楚、晉、越、齊、秦、燕、魯、宋、衛、邾、薛、小邾、滕、任、郯、鄪、邳、顓臾、中山、巴、蜀、朝鮮等國。
周王畿在鄭國以西,如今周天子雖然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普天之下皆是周土,但周天子實際管轄的就只有雒邑成周一帶的彈丸之地。
周成王時期,在雒水以北,瀍水東、西兩岸修筑了兩座城邑,總稱雒邑。
瀍水西岸被稱為王城,是宮寢之所在。
東岸被稱為成周,是周王室宗廟之所在,也是安置殷人之地。
澗水、瀍水之間是周人聚居區,瀍水以東是殷人聚居區。
東周時期,周平王遷都雒邑,居于王城。
至周敬王時期,發生“王子朝之亂”,周敬王遷于成周,王城改稱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