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哥……你看這人寫的字好丑啊。”
“閉嘴。”
…………………………………………………
我曾見過這個世界上最亮的光,那是最美的,即使它也隱逸與黃昏中,但是第二天的黎明,它依舊會如約而至。
我也一直堅信,無論世界發生了什么,這光,永遠不會熄滅。
但是……
意想不到的事情終于還是發生……
那光……
依舊是熄滅了。
我在末世里寫著這一篇日記,
當一把劍從天而降的時候,
地球,
迎來了它的轉折,
這不是讀音,
這是懲罰。
而一切的開始,應該是七年前的事。
當這一切還是一個游戲的時候,當這個世界還處于和平的時候,當我還不是“救世主”這個虛名的時候……
那一天,個黑色的、如同大山一般的東西,從天而降,真的如同一把利劍,狠狠的刺進了這顆星球,以及這個國家……
昆侖山脈……
那個東西,就插在了哪里……
當時的昆侖山上,大大小小,三十座山峰,沒有一座,不為之顫抖,大有山崩地裂之勢。
這個通體發黑且難看的東西,誰也不知道它從哪里來,誰也不知道它為什么來,所以在當時享譽一時的,便是對它來歷的學術之爭。
那些冠以專家名號的人們,連夜距離商討,在經過各種抽樣與實驗以后,便開始召開發布會,他們說他們研究不出來它的根本成分是什么,以及這不是地球上的物質……一堆洋洋灑灑的大話,總結起來,無非就是那么幾個字——他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
但是信仰神學的,卻趁著那一段時間瘋狂的走動。
那些舉著神明大旗的藍眼金發的人們,高聲的呼喚著神的意志,在一聲又比一聲高的聲浪里,大肆的宣揚最后的默示錄,在制造了足夠的氛圍后,便真的指出了一條明路——加入他們,成為他們的一員……
這并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無論是在這個恐慌中趁火打劫,還是在安穩里制造恐慌。
但不可否認的是,那些貪生怕死的人們,大多數都選擇相信……
這可難壞了當時的各位專家……
但是最后,這件事還是被鎮壓下來,當然還有很多事,也不了了之,而這個體型海拔上千米的東西,也被馬虎的定義為“超大型天外隕石”。
那我們現在,就來說說這個“它”。
我們將它命名為“建木”,因為它是在昆侖上。
在神話傳說中,昆侖圣墟,是神在凡間的領地,而接通神與天界的鏈接,就是這個天梯“建木”,它是一顆神樹,長的也和這個昆侖山上的不速之客大差不差,但是唯一不同的是,這個“建木”只有主干,沒有枝干,并不是一棵樹……
說真的,它也真的不是一棵樹,如果真的硬要說它像什么,那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把巨劍。
但也有人說并非如此。
因為昆侖山脈,是我們的龍脈之祖,天下第一命脈。
正像現在這樣,一個不速之客就這么堂而皇之的居住而上,并震壞山體,破壞龍脈的行為,任誰,也不能將它比作一個美好的形象。
但是最終,它還是被人們習慣的稱為“建木”。
而這個“建木”真的為我們帶來的……在一陣甜頭過后,就是毀滅。
根據當時各位專家的介紹,昆侖山脈的山體因為這個“建木”降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量的稀有金屬和貴金屬紛紛出現,從以前探測過卻沒有任何的反應的地段,當然,這些地段都在昆侖山上。
科學與發展的浪潮,如同不可抗力一樣,一時間,我們的國家在當時,全球矚目。
當然,任誰也經不起誘惑,在剛開始的考察階段過去以后,他們又驚喜的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金屬以及稀有微量元素的存在含量會隨著時間慢慢的增長,也就是說,那些原本平常的山體石頭,正在慢慢的“無中生有”,慢慢的在進行質與量的變化,變成其他東西,但這在本有的知識境遇里,是不允許的。
可再經過他們進一步的研究,也發現了那些金屬和微量元素的真正來源——對了,就是那棵“建木。”
它好像自身存在與某種輻射,如同核聚變一樣,在破壞生物同時,變異著根本的生物表現。
而這種表現,作用于昆侖山,專家們,也一致的認為,這種不尋常的“變異”是一種良好方向的變異。
于是,在經過各種相關部門的審核批準以后,他們終于,在昆侖山上開始了開采計劃。
他們專門為這個“建木”修筑了一個簡易而又龐大的框架,也就是支腳,在盡量不觸碰它的結構的情況下,圍著昆侖山開始了他們的作業。
好像生怕它出了什么事一樣,小心翼翼的呵護著。
再接著,就是時代的浪潮,不可否認,日漸消瘦的昆侖山,為我們的發展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快速,在各個領域,我們都飛速發展,好像這個“建木”的出現的不緊緊只是影響一些金屬元素,更是我們命脈之所在,影響的,是所有人的智慧。
再接著,就是那一款自稱為游戲的游戲出現,它的名字,就叫“鴻圖”。
誰也不知道那個制作這個游戲的公司是什么來頭,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在起名非凡的背后,充斥著各種吸引人的環節。
真正的實現了虛擬世界的運行,讓人的精神,完全的進入到另一個世界。
那種所能看見的,聞到的,吃到的,摸到的……
真正的真實!
因為那個世界,本來就存在!
人們所進去的,不止只有精神,而是靈魂!
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但是那一切事情的發生,讓我不得不相信,人,真的可以分為肉體和靈魂。
明明子虛烏有的事,卻真正的成為了事實。
“鴻圖”創造了一個世界,也毀掉了一個世界。
創造了一個虛擬,毀掉了一個現實。
也就是當那個世界與這個世界連通的時候,現實里的一切,都那么脆弱。
無論是生命還是建筑。
都經不起這個原本在游戲里猖獗的形象。
當我們想高舉起拳頭進行反抗的時候,卻發現,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已經變了,那個來自建木的輻射,并不是只針對石材,令人恐懼的,是它對植物,以及生物的性質改變——從那些最先在昆侖山上開始的工人開始,人們的身體……也漸漸的也呈現出金屬化的趨勢……
如同噩夢,我們毫無反抗之力!
毀滅,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們稱我為救世主,雖然這三個字也早早的在我進入游戲的時候被“系統”這么叫過。說真的,當時我還偷偷的樂了老半天。
可是我做夢也沒有想過,這個世界,會變成真的需要我的樣子,但是我好像又幫不上忙。
唯一能做的,就是為那個避難所起了一個名字。
為了迎接這場災難,我們在山東沿海的地方修筑了一個避難所,我為它起名“湯谷”,寓意為太陽生起的地方。
因為那些從游戲里出來的怪物,很少有水生的生物,所以我們就沿海而筑。
其他的,我一件有意義的事也沒有做。
那個“建木”也慢慢的露出了它的爪牙,一直在里面居住的那個怪物,慢慢的從里面露出了他的面孔,也就是他,連通了這兩個世界,同時,也在暗地里,操縱著那個世界。
他叫做“修”。
他自稱為魔君,來自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并非他操縱的世界。
他說他來的目的,是來找我。
可我并不知道我有什么價值,值得這么興師動眾。
于是我們決定,親自去“建木”,去會會他。這一篇日記,也就是我從出發的時候,一直寫到的這里,我并不知道我能不能活著回來,也不知道它能不能被保留,但是我已經把所有的經過都寫在了里面,如果有人看到,我希望……
我由衷的希望……他還平安……
而一切的故事,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