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欲打造京商財團,也是受到了常凱申的啟發,雖然常凱申逐鹿天下失敗了,但龐大的浙商財團始終堅定地站在常凱申身后,成為常凱申最堅實的后盾。
在浙商財團的支持下,常凱申北伐功成,并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倘若不是小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也許天下早就給常凱申坐穩了。
朱由檢認為,京商財團一旦成功建立起來,再加上他的皇帝名分和手中軍隊,便是大義、武力、財力三相結合,碾壓東林黨根本不成問題。
言歸正傳,聽到皇帝這話,即使向來穩如老狗的黃立極,心中也不免變得滾燙起來,大名府屬京畿要地之一,府中富豪無數,倘若他老黃家能壟斷大名府的玻璃專賣權,老黃家肯定能賺得盤滿缽滿。
玻璃產業暴利莫說是黃立極心癢難耐,就連深明大義的郭允厚也不免動心起來。
郭允厚雖然清明,但并非不謀私利的圣人,如果能取得玻璃在家鄉兗州府的專賣權,這對于他老郭家來說同樣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看到兩人的表情,朱由檢不由心中大樂,暗道馬云果然說得對,只要給夠利益,屬下自然會對老板忠貞不二。
朱由檢身為君主,他當然可以以君主權威強迫黃立極服從自己,但如此一來,黃立極做事必心不甘情不愿,改革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唯有以利益為紐帶,將黃立極整個家族牢牢綁在改革戰車上,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黃立極才會心甘情愿,全力以赴為他辦事。
響鼓需用重錘,朱由檢接著說道:“另外,朕成立了一個琉璃廠,專司玻璃燒制業務,倘若黃首輔、郭尚書有興趣的話,也可入股琉璃廠,成為琉璃廠的股東之一。
屆時咱們可以把玻璃賣到蘇州、杭州、揚州等江南繁華之地;開海之后,還可以通過海運,賣到朝鮮、日本、南洋、天竺等地,甚至反其道而行,賣到西洋去。”
黃立極當真心動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皇帝邀請他入股琉璃廠,從琉璃暴利中分一杯羹,這才是細水長流,可令黃家綿延輝煌數百年的上好買賣啊!
朱由檢道:“其實北方人口一點都不比南方來得少,就拿順天府來說吧,光是京城一地人口就超過上百萬人,普天之下,也就南京、蘇州可以跟京城相提并論。
況且京城還是首善之地,達官貴人無數,天下人才薈萃,這么多人口的吃穿用度,無疑是一個極為巨大的市場。
只要朝廷善加引導,培養出一些商賈巨富,再加強下人文教育,多開設大學、中學、小學高中低等學校,焉知京商會不如所謂的徽商、蘇商、浙商?
待京商可和徽商、蘇商、浙商分庭抗禮,朝廷推行擴海貿、增商稅的決策便有了廣泛的民意基礎,中央面對東林黨就再也不是孤軍奮戰了。
如此,黃首輔還擔憂東林黨的反噬么?”
黃立極聞言陷入了沉默,顯然皇帝決議擴海貿、增商稅的決策并非是一拍腦子就想出來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來的決定。
倘若皇帝以玻璃產業為利益紐帶,把北直隸甚至是整個北方士紳階級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再加上皇帝和內閣合流,那么改革取得的成功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朱由檢又道:“朕也知道擴海貿、增商稅這兩大政策將面臨極大的阻力,所以朕打算這兩大政策分開時間來一一實施。
首先是擴海貿,下個月,盤踞在東番島北港的鄭芝龍將率領十八芝首領入京受撫,倘若一切順利,為禍東南沿海多年的十八芝將盡歸朝廷水師,海寇之患將化為烏有。
東南海波平靖,便為朝廷擴大海貿的政策打下了厚實的根基,屆時十八芝海盜非但不再劫掠商船,反以大明水師之名為商船護航,使我大明海商橫行四海,暢通無阻。
所以,朕決定自明年一月起,便開始施行擴大海貿的政策,至于政策細節,朕將召開海商大會邀請利益各方前來商議,屆時郭尚書也可派出精干人員,代表戶部參會。
最好戶部從即日起,就培訓好精與計算的海貿商務員,為即將組建的廣州、泉州、上海、青島、天津市舶司做好準備。”
郭允厚欣然應道:“微臣遵旨。”
黃立極問道:“那陛下何時下達增收商稅的旨意?”
朱由檢道:“朕知道,增收商稅無異于挖東林黨人的命根子,難度比擴大海貿還要難十倍。
畢竟隆慶帝已經在海貿政策上開了一個口子,朕決意擴大海貿只是在繼承隆慶帝的開海政策基礎上擴充而已,并不算違背祖制。
但增收商稅卻是實實在在地與太祖爺定下的商稅三十稅一背道而馳,朕面臨的壓力將是空前的,所在朕決定在兩年之后再來實施增收商稅的政策。”
兩年之后,朱由檢想必已經打完了第一次親征建奴的戰爭,和皇太極交過手了。
倘若戰敗,那就一切再也休提,朱由檢還是老老實實準備遷都南京,先保下南方半壁江山再談其他,北方就讓給農民軍和建奴去禍害吧。
倘若大勝,那便可挾大勝余威,以強勢之兵鎮壓四方,強行推行增收商稅的政策,東林黨人若敢嗶嗶,他不介意仿效皇兄天啟,關門放魏忠賢,殺他一個人頭滾滾。
聽到皇帝的這番表態,黃立極內心中已經傾向于支持皇帝,畢竟無論是從他老黃家的利益還是他身為內閣首輔的身后名來說,只要支持皇帝改革成功,都將獲利多多。
至于東林黨的反噬,在黃立極看來,不管他在不在內閣首輔的職位上,他和東林黨的矛盾都是不可調和的,如果能和皇帝合作一起干掉東林黨,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作為一個政治人物,沒有誰是不想贏得生前身后名的,黃立極能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當然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和野心。
倘若他能輔佐崇禎皇帝完成擴大海貿、增收商稅的改革政策,那么就能解決掉困擾大明多年的財政危機,大明中興指日可待也。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雖然黃立極在作出決定前總是一副猶猶豫豫的模樣,但心中一旦有了決斷,其魄力還是對得起他四朝元老之名的。
計算完利益得失后,黃立極當即跪伏在地,發自肺腑的道:“微臣收回乞骸骨的請求,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力,即使肝腦涂地亦在所不辭!”
“哈哈哈!”朱由檢拍手大笑道:“朕有黃首輔、郭尚書相助,如漢高得蕭何、張良也,何愁大事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