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玄幻

古典名著

第十三章 白帝托孤

古典名著 于長生 1624 2019-08-06 16:31:19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洛陽,其子曹丕繼承魏王之位。為保其位,曹丕用計收繳了其弟鄢陵侯曹彰的全部兵馬,令其回鄢陵自守。臨淄侯曹植、蕭懷侯曹熊未來奔喪,曹丕大怒,當即遣使前往問罪。

  曹植醉臥榻上,神色憂郁,與丁儀等人持爵飲酒作歌,根本不把魏王使臣放在眼里,命人亂棍打出。曹丕震怒,令虎侯許褚率三千虎衛軍前往捉拿曹植、丁儀等人。曹丕將丁儀斬首,正欲對曹植動刑之時,傳來蕭懷侯曹熊自縊身亡的消息。其母卞氏昏厥于地,待醒轉來時,質問曹丕欲將曹植怎樣?曹丕無奈,限曹植在七步之內成詩一首,不成則處死。曹植卻當場成詩一首,情真意切,悲愴凄涼。曹丕也受其感,饒曹植一命,貶為安鄉侯。

  曹丕清完家門之后,驕矜傲然,不可一世。華歆、李伏等借祥瑞之說慫恿曹丕篡漢,曹丕早有此心,遂使華歆逼獻帝禪位。曹皇后得知,怒斥其兄大逆不道。華歆等上殿逼宮,獻帝先是不從,卻見曹洪殺死祖弼,無奈,只好從命。并在曹丕的屢次逼迫下,答應親奉玉璽,禪位與魏王,以釋群疑而絕眾議。

  公元220年,曹丕身加帝服,端坐受禪壇上,華歆等眾臣均呼萬歲。自即日起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大魏,謚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漢獻帝被扒下冕服,封為山陽公,非宣召不得入朝。

  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后,漢中王劉備為滅魏興劉大業,聽從諸葛亮及群臣之議,于公元221年登壇告祭,受皇帝玉璽,改元章武元年,即皇帝之位,立劉禪為太子,封諸葛亮為丞相。

  張飛來到成都,哭喊著質問劉備做了皇帝,忘了桃園結義之情,不給關羽報仇。這又助長了劉備久欲為二弟報仇興兵伐吳的決心。雖經孔明等眾臣百般勸阻,均無作用。劉備抽劍砍斷案角,即日伐吳。

  張飛回到閬中,命范彊、張達三日內辦齊白旗白甲,大小三軍要掛孝伐吳,報仇雪恨。

  劉備命諸葛亮保太子留守西川;馬超、馬岱、魏延守漢中,以擋魏兵。趙云為后應兼督糧草,黃忠為前部先鋒,共集兵馬七十五萬,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師,興兵伐吳。諸葛亮斷定此舉必定失利,只有無奈地看著劉備的龍鳳車輦駛出宮門。

  范彊、張達二人走遍四鄉八鎮,怎奈白布短缺,一時難以備齊白旗白甲。張飛大怒,各鞭五十,自己在帳中舉杯暴飲,放聲哭喊二哥不止,并賜范、張美酒一罐,如再不備齊定斬不赦。二人為保性命,當夜各藏短刀摸到張飛大帳,殺死張飛,攜其首級投奔東吳。

  劉備在行營思念關羽,徹夜未眠。又聽張苞帶來張飛被害的噩耗,大叫一聲,昏厥過去。

  劉備醒后,令關興、張苞在其父靈前折箭為誓,結為兄弟,永相救護,共報父仇。

  孫權聞知劉備興大軍水陸并進殺來,大驚失色。諸葛瑾自告奮勇去蜀營見劉備陳說利害,使兩國相和,共討曹丕。劉備仇迷雙眼,不辨大小,將諸葛瑾斥出營去。

  孫權聞知跌坐榻上,愁鎖眉間。趙咨獻計,愿為使往見曹丕請降。劉曄勸曹丕乘此時渡江攻吳,吳國可得。曹丕為不讓天下欲降者心寒,收納了東吳,并冊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坐觀吳蜀交兵。

  孫權為權宜之計,受吳王爵位,但面對蜀國大軍壓境仍滿臉憂愁,慨嘆呂蒙死后無人替他分憂。小將孫桓聞此奮然而出,愿領兵二萬五千前往宜都迎戰劉備七十五萬大軍。

  孫桓與劉備會戰彝陵,被張苞、關興殺得慘敗,逃入宜都城,孫權甚急。張昭勸孫權命韓當、周泰、凌統、甘寧等十多位戰將起兵十萬拒敵。老將黃忠手持大刀,抖擻雄威,連斬數名吳將,后中吳軍伏兵,被一箭射中,殞于沙場。

  五虎上將,已亡三人。劉備悲痛已極,默立山坡,良久不語,傳諭大小三軍分兵八路,水陸并進,準備會戰猇亭。

  猇亭大戰,吳軍慘敗,甘寧亦被射死。關興殺潘璋,奪得其父的青龍偃月刀,割下潘璋的人頭祭父。

  劉備聲勢浩大,兵至猇亭,江南之人,盡皆膽寒。吳王孫權特擒范彊、張達二人,并同張飛首級遣使送回,上表求和。劉備殺范彊、張達以祭張飛,但仍把孫權視為切齒仇人,定下先滅吳后滅魏的錯誤決定,驅逐吳使。

  孫權病臥榻上,闞澤力薦陸遜為擎天之柱,孫權允之,筑壇拜將,尊陸為大都督,統管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軍馬。陸遜拜印接劍,率眾兵水陸并進開赴猇亭。吳將韓當、周泰視陸遜為孺子,頗有不服。

  蜀主劉備欺陸遜年少,將大軍七十五萬,連營七百里,陸遜則堅守不出,以待其變,與蜀軍對峙于彝陵。蜀軍自春至夏,屯扎在平原之上,赤日如火,取水艱難,苦不堪言。劉備傳諭各營,移至山林茂密之地,近溪傍澗,待夏過秋到,再并力進兵。馬良勸阻不成,便請命將移營圖本問于諸葛丞相。

  陸遜聞劉備移營之事,大喜。吳將丁奉、徐盛請命出擊,陸遜哂笑不允,只說“三日內便知分曉”,眾將氣惱而退。

  三日之內,蜀軍往吳營罵陣,眾吳將氣惱異常,紛紛請求出戰,陸遜不允;吳王接陸遜奏表后,愁云頓開;魏王聞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笑玄德不懂兵法,必敗于陸遜之手;諸葛亮見馬良所呈移營圖本叫苦不迭,哀嘆“漢朝氣數休矣”!命馬良速返并囑言:如有失,當投白帝城暫避。

  三日后,陸遜升帳,調兵遣將,準備火燒蜀軍連營。當沖天大火升騰之時,劉備方才醒悟,但為時已晚,七百里連營、七十五萬將士轉眼間被置于一片火海之中。

  吳將朱然率軍追殺劉備。關興、張苞縱馬突圍,均被亂箭射回。正當劉備性命危急之際,趙云沖進重圍,救出劉備。

  陸遜乘勝率大隊人馬向西追擊,行至魚腹浦之時,只見前面有一石陣,隱隱透著殺氣,陸遜帶眾將進陣探查。不多時,陣內狂風大起,陸遜等迷失了路徑,忽見諸葛亮岳父黃承彥從陣中走出,忙請他領眾人出陣,方知此“八陣圖”是諸葛亮入川之時所布,可比十萬精兵。陸遜聞此,驚嘆孔明用兵之神,遂退兵不追。

  劉備自敗入白帝城后,便一病不起,日夜思念云長、翼德兩弟,幾次昏厥之后,自知將不久于人世,便急召孔明等聽受遺命。劉備臥榻托孤,孔明與眾臣無不為其所感,泣拜于地。蜀漢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劉備病故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歲。孔明奉梓宮還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靈,入城舉哀。

  孔明輔佐太子劉禪即皇帝位,改元建興。禪加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葬先主于惠陵,謚曰昭烈皇帝。

  消息傳至魏國,曹丕以為有機可乘,依司馬懿之計,兵分五路,共五十萬大軍,自四面夾攻西蜀。劉禪聞訊大驚,請諸葛亮入朝商議退兵之計,孰知諸葛染病,不能入宮。劉禪六神無主,采納董允之見,親往丞相府探病、問計。見孔明神態悠閑,毫無病態,不解其意。孔明見劉禪親至,乃詳述退兵之計,告知五路大軍可退其四,不足為憂;東吳一路,需遣能言之士前往陳說利害,阻其興兵,只是尚未有合適人選;同時,已密遣趙云、魏延、馬超、關興、張苞等數路兵馬,預作部署。劉禪興奮而返。諸葛亮送劉禪出府之時,見尚書鄧芝仰天而笑,乃請其進府,以出使東吳一事相托,鄧芝欣然領命。

  此時,東吳正為是否出兵伐蜀一事爭論不休。孫權一時難以決斷,依張昭之言,在殿前立一沸油之鼎,以待鄧芝。

  鄧芝昂然而立,不為所動,陳說吳、蜀、魏三國之勢,論證吳蜀聯合之利、吳魏聯合之弊。孫權從其言,決心與蜀結盟抗魏并遣使張溫入蜀答禮,代其達意。

  諸葛亮盛情款待張溫。張溫傲慢少禮,得意洋洋,蜀臣多有不悅。蜀益州學士秦宓氣憤之極,在酒宴上以學識打掉張溫的傲氣。張溫歸后,贊蜀主與諸葛丞相仁德寬厚,愿與吳王永結盟好。孫權大喜,自此吳蜀重結同盟。

  吳蜀聯盟,觸怒曹丕,丕依司馬懿之策,命曹真為先鋒,張遼、張郃、文聘、徐晃為大將,親率水陸軍馬三十萬征伐東吳。加封司馬懿為尚書仆射,留駐許昌,決斷國政大事。

  吳主孫權聞知,派信使請蜀出兵伐魏。諸葛亮遂派趙云率兵出陽平關,襲擊魏國,以分其勢。

  曹丕、曹真正待襲擊吳營之時,中東吳徐盛火攻之計,一排排滿載葦草的竹筏,火勢熊熊,直撲曹軍大船。曹真急保曹丕乘小船逃命,亂軍中張遼中箭身亡,魏兵大敗。

  曹丕厚葬張遼,正欲整軍再戰之時,傳來蜀將趙云兵出陽平關直取長安的消息,丕急令退軍。正當趙云節節勝利之時,蜀國南變亂,諸葛亮疾書,催趙云火速撤軍,返回成都,準備南征。

  建興三年,蜀國建寧太守雍闿結聯南王孟獲,起兵十萬反叛。牂牁、越嶲兩郡太守投降,永昌郡被圍,其勢甚急,消息傳到成都,諸葛亮決定親自率軍南征,平息叛亂。

  蜀軍到達云南后,諸葛亮先用反間計除掉叛軍首領雍闿、朱褒,收降了高定,率軍進入永昌城,與南王孟獲交戰。

  諸葛亮采用馬謖的建議,決定此次南征,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孟獲派三位元帥攻打永昌,不想盡皆失利,諸葛亮擒得董荼那、阿會喃二帥,以禮待之,將他二人放回,然后設下埋伏,命王平詐敗,誘孟獲追趕,趙云、魏延抄其后路,孟獲被魏延生擒。孟獲不服,諸葛亮便命軍士把兵器坐騎還他,放他回去。

  孟獲回洞與部下商議,想憑借瀘水天險,固守南岸,將所有船只拘留于南岸,在沿河一帶筑起土城。因瀘水甚急,難于強渡,諸葛亮派馬岱領三千軍士從瀘水下游沙口偷渡,斷孟糧草。未料瀘水瘴氣有毒,使很多軍士喪生,只好撤軍。諸葛亮正在憂急,阿會喃從敵營奔至,對諸葛亮道:“瀘水內有瘴氣,太陽一照,毒氣蒸發,此時人若涉水,必中毒身亡。若要渡河,須等夜靜水冷,毒氣不起,人飽食而渡,則平安無事。”

  蜀軍在夜間渡過瀘水,將糧道切斷,孟獲很吃驚,急命董荼那元帥打通糧道。董因曾受諸葛亮釋放之恩,不戰而退,回洞遭孟獲棒打,董與眾酋長商議,共縛孟獲,將其送交諸葛亮。

  孟獲認為此次被擒是因他手下自相殘害所致,要求放他回洞,再決勝負,若再被擒,他愿傾心歸降。諸葛亮便親自送他上船回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元氏县| 西丰县| 唐山市| 水城县| 武邑县| 天水市| 乐昌市| 正宁县| 云浮市| 泰顺县| 尚义县| 北安市| 鄱阳县| 自贡市| 西乌珠穆沁旗| 辽阳市| 荔浦县| 海门市| 漠河县| 玉龙| 三明市| 新河县| 临漳县| 商丘市| 丹阳市| 昭通市| 景德镇市| 广水市| 木里| 道真| 和静县| 余干县| 南汇区| 西乌| 公主岭市| 肥乡县| 施甸县| 孝昌县| 辰溪县| 新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