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公孫昱不能理解姚廣孝眼中的疑惑,他自己也沒去管姚廣孝眼中的疑惑。憑借著自己的那些小聰明,公孫昱順著姚廣孝的思路走,忍不住出口問道:“大師的意思是要我講這筆財富......哦不,這個燙手山芋‘獻’給董卓?好讓董卓用來賞賜他麾下那些欲望多多的將士,換來司隸百姓的安泰?”
沈萬三聽到公孫昱的這番話,亦是忍不住點頭稱贊道:“大師果然是妙計非凡。那巨量的財富埋在地下,于黎民生計而言絲毫無用。反倒是不如啟用起來,即便落在那些將士手中,也會通過商業買賣這個渠道,流通到司隸民間。如此一來,司隸一帶必然會因此而興盛繁茂起來。”
這番話,落入公孫昱的耳中,也是令公孫昱眼睛一亮。
的確,從沈萬三這種大富翁商人的角度來看,事實的確是如此。畢竟,在漢末,民生凋敝,民間的經濟活力十分的不足,其中的制約因素就是流通貨幣的短缺。
而且,讓董卓在早期便可以得到這筆財富,想必也會稍稍遏制他的貪欲。
也不至于,讓董卓如同歷史那般,做出那些殘害百姓的豬狗不如之事。畢竟,在歷史里,董卓可是做過融毀銅人,鑄造小錢,從而肆意掠奪民間的財富,將整個司隸關中一帶的經濟搞得雪上加霜。
至于說,朝堂上的那些公卿大臣的反對,就讓董胖子那個壯碩的身材去抗便好了。
反正,公孫昱現在也不打算跟董卓混了,給董胖子送上這樣的一杯鴆酒解渴,也會轉移一番董卓的注意力,削減董卓對自己的殺意。
更何況,當初董卓也是送了一杯鴆酒想要弄死自己。
如此看來,姚廣孝這條妙計,當真是一石二鳥的陰毒計策。而且,還讓董卓根本沒有拒絕的余地,實在高明又險惡。
只不過,當公孫昱以為自己已經很高估姚廣孝的時候,姚廣孝卻仍舊只是微微一笑,不屑說道:“貧僧費盡心思令公子從地府將沈大官人喚來,難道只是為了讓公子向董卓獻媚邀功?”
“這?……”道衍和尚這句禪語實在太深奧,公孫昱真的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于是乎,公孫昱只能用硬著頭皮喝中藥那般,試探著猜測道:“難道此事,會令董卓心甘情愿地將河東郡讓與在下?”
公孫昱一直沒有忘記,他召喚姚廣孝前來,就是為自己今后謀個出路。
之前道衍已輕易地幫他謀劃出如何順天應勢、先小后大的造反方針,已令公孫昱嘆為觀止、感激莫名。不過,直到召喚出沈萬三道出漢末巨量財富之秘后,姚廣孝仍舊沒有告訴他如何擺脫董卓,開啟造反大業的具體辦法。
而如姚廣孝這種算無遺策的陰謀大師,自然是不能遺漏這一點的。所以,公孫昱便大膽猜測,這一切其實都跟自己要如何造反有關。
果然,這樣的猜測換來了姚廣孝贊許的一笑:“公子頗有慧根,如此敏銳犀利,更勝燕王殿下。”
“得了吧。”公孫昱可不敢接受道衍的恭維,擺手說道:“當年燕王朱棣遲遲不造反,不是人家不敢,只是不愿意而已。若不是朱允炆身旁那個志大才疏的書呆子黃子澄出餿主意,逼得燕王朱棣毫無活路,恐怕也不會出現明成祖靖難這歷史事件。”
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會只有單方面的因素。早就領悟到了這點的公孫昱,也不想在朱棣問題上跟姚廣孝產生什么爭辯。他現在最想知道的,還是自己如何才能擺脫董卓,獨立創業。
好在姚廣孝也不計較公孫昱的無禮,感念著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他快人快語道:“貧僧被公子召喚之時,便已知公子處境。若按貧僧所料,董卓對公子的確有殺心,但好在公子卓爾不凡,也讓正謀取權勢的董卓動了惜才之念,更令郎中令李儒和主薄田儀對公子青睞有加。如若董卓想殺公子,李儒和田儀必然勸阻,如此算來,公子被殺的可能只剩下三成。”
“三成?”公孫昱開始急眼了,“就是一成都不行,那可是我的小命兒!”
“公子勿憂,這只是公子未向董卓獻寶之前的估算。如若公子解決董卓眼下燃眉之急,董卓必然只會對公子剩下一成殺心。”姚廣孝止住激動的公孫昱,細斯慢理地分析道:“不過,公子與董家的沖突已不可調和,留公子在雒陽,必然只會加劇。”
“故而,依貧僧所料,郎中令李儒能為董卓建議的,就是將公子外調出去。只要公子掙脫雒陽這樊籠,便如魚入深淵、鳥飛高林。待群雄討董之時,公子應時而變、建功立業,打出令人信服的能力來,屆時再召貧僧前來,想必謀求河東一郡當不是什么難事。”
公孫昱凝重地點了點頭,這時候他已真正認可了姚廣孝的實力:所謂一步三計、算無遺策形容的恐怕就是姚廣孝這樣的策士大師了。
雖然,他還未見過漢末三國真正策士的厲害,但有李儒在前當對比,公孫昱發現李儒也就是個給姚廣孝打下手的角色。
不愧是言鋒如屠刀、只言片語就改換了一個朝代的牛人,天生的造反陰謀家!
這樣的家伙,公孫昱覺得,只要自己一日造反還未成功,就少不了要向這位和尚求教。
也就是這一瞬,公孫昱已經決定:這位道衍和尚,也是自己要永久召喚的對象!而且,優先程度似乎還要排在能保障自己性命的無名之前。
然而,就在公孫昱在心中已然如此決定的時候,姚廣孝仿佛如同公孫昱的機器貓一樣,又給公孫昱奉上了一個大大的驚喜:“公子,適才所言,不過是,在下的猜測罷了。雖然有七成的可能性,但是,也不能盡數依賴。如今,董卓麾下的涼州兵與并州兵爭斗的如火如荼。董公若問及此事,公子可以道出,讓涼州兵守衛京城,并州兵屯駐城外的建言。”
“此乃何因?”公孫昱心中有些不解,以他的那些小伎倆,小聰明,根本就想不出姚廣孝那天馬行空般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