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呂布與董卓在水波亭會面,照例各自帶了一些人手把守在周圍,二人坐在亭中,面前擺放著一些酒菜。
董卓小酌了幾杯之后問道:“奉先今日怎地有閑情逸致與董某喝酒?”
呂布笑了笑說道:“呂某不是說了嗎,有要事與明公相商?!?p> “愿聞其詳!”董卓很是疑惑的說道。
“呂某想要那幾名刺殺董司空的刺客!”呂布平淡的聲音卻使得董卓皺起眉頭。
他很是不高興地說道:“絕無可能!周毖等賊人入宮行刺董某,乃是罪大惡極,董某絕不會放過他們,任你呂布說破天也沒用!”
呂布吃了口菜說道:“司空莫急,呂某只說要那幾人,還沒說出什么條件呢,相信對于司空這般人物來說,一兩個刺客算得了什么事,只要利益夠大,沒什么是不絕對不可能的!”
董卓盯著呂布看了有一會兒,哈哈一笑,剛剛的緊張氣氛一下子就消散的無影無蹤。
董卓很歡快地說道:“奉先果然了解我,時間越長,董某就越發覺得奉先和吾乃同一類人,可惜奉先不愿入吾麾下,不然天下唾手可得,豈不快哉!”
呂布搖了搖頭說道:“司空這話可就大錯特錯了,你我并非一類人,司空乃是禍亂朝綱的奸臣賊子,呂某乃是誓死守衛漢室的忠臣良將,完全走不到一起去!”
“你!”董卓顯然被呂布氣到了,半晌過后才悻悻然說道:“罷了罷了,不與你逞口舌之利,你有什么能讓董某動心的條件?”
呂布慢條斯理地說道:“呂某率軍撤出洛陽,這個條件如何?”
董卓猛地抬起頭,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奉先此言當真?”
呂布招呼著董卓坐下來,說道:“司空不必這么激動,呂某怎么可能因為這幾個人便輕易撤出洛陽城。”
董卓有些失望,不過還是帶著興奮問道:“那奉先有什么條件,盡管說出來,且看董某能否答應。”
“糧草四千石,三十萬五銖錢,還有司空的那匹赤兔馬!”呂布十分干脆地說道。
董卓嘴角抽了抽,說道:“奉先好大的胃口,這樣的條件簡直苛刻,吾恐難辦到!”
“司空麾下有六萬大軍,四千石糧草不過六萬人六七日的口糧罷了,三十萬五銖錢又算得了什么,司隸一帶,哪個富商拿不出這么多錢?”
“至于赤兔馬,呂某相信那是最容易實現的條件!”呂布很熱心地為董卓一一分析道。
董卓沉默不語,手指在桌上有規律的敲打著。
呂布接著誘導:“司空可要想清楚了,這實在是一件大大利好之事,只要呂某在洛陽一日,司空便一日有掣肘,想做點什么都需要顧忌呂某的動靜?!?p> “只要呂某撤出洛陽城,這偌大的河洛乃至司隸一帶豈不是任由司空馳騁?孰輕孰重,相信明公能夠考慮清楚?!?p> 董卓嘆息一聲,苦笑著說道:“奉先如此能說會道,不去行商可惜了,董某可以答應你的條件,只是奉先緣何突然想要撤出洛陽城?”
呂布很滿意董卓的妥協,對于他的疑問自然是欣然解答:“呂某對司空來說是掣肘,西涼軍對我并州軍而言又何嘗不是?”
“待在這洛陽城中,每日都要思量著和司空斗智斗勇,委實沒什么意義!”
董卓認可地點了點頭,松了一口氣道:“奉先一走,這洛陽城中的氣氛都將和緩不少!”
呂布失笑道:“呂某便給司空帶來那么大的壓力?”
董卓嘿嘿一笑,沒有回答呂布的話,只是端起酒杯說道:“來來來,不說那么多了,此次過后,不知下一次與奉先飲酒是在何時了,今日便開懷痛飲!”
呂布對董卓此人的能力還是頗為認可的,同樣端起酒杯說道:“布敬明公一杯!”
二人觥籌交錯,喝的甚是盡興,宛若多年知己重逢。
到最后,呂布起身舒緩了一下筋骨,笑著對董卓說道:“煩請司空三日之內將呂某所需的東西送來,三日不至,呂某便不走了!”
“你放心便是,董某答應了的事情,豈有反悔的道理,屆時奉先收了東西可不要賴在城中不走!”
呂布點了點頭,對董卓拱手說道:“今日一別,希望下次再見明公之時,還是如今日一般意氣風發,山高水長,后會有期!”
董卓同樣神情十分鄭重地回禮道:“奉先亦當如此,山高水長,后會有期!”
呂布不再多說什么,招呼張遼帶著士兵離開了水波亭。
董卓滿臉惆悵地看著呂布離開的身影,悶悶不樂地說道:“如此豪杰人物,為何偏偏是董某的對手,實在令人愉快不起來?!?p> 一直站在董卓身后的李儒走過來說道:“明公不必煩憂,英雄惜英雄乃是人之常情,似呂布此等武力智計俱佳的人物,怎么可能隨意屈居人下?!?p> 董卓收起了臉上的惆悵神情,笑著說道:“文優所言甚是,等吾掌控了整個司隸之后便對并州動手,呂布不服就打到他服!”
兩日后,董卓將所有東西都送到了呂布的軍營前,其中包括了荀攸、周毖和種輯三個大活人,還有一車一車的糧食,一箱一箱的錢幣。
荀攸三人都驚呆了,他們沒想到會是這樣一種情況。
原本西涼軍將他們帶出來的時候,他們還以為死期將至,然而如今居然被送到并州軍營門口,接著就沒人管他們了。
一直到并州軍將士出來為他們松綁,把他們送到呂布的營帳前,他們才算是清醒過來。
呂布招呼三人坐下,說道:“三位坐吧,這些天辛苦了,喝杯酒吃口菜壓壓驚?!?p> 荀攸愣愣地喝了口酒問呂布道:“呂將軍,董卓這廝怎地將我們放回來了?”
呂布云淡風輕地說道:“因為呂某答應了他一個條件,所以他將你們放回來了,你們和那批糧草、銀錢都是條件之一?!?p> 呂布說的輕描淡寫,三人聽在耳中卻沒那么輕松了。
周毖激動地說道:“呂將軍這萬萬使不得啊,在下不過一介鄙陋之軀,為了漢室死就死了,可不能答應董卓那廝什么過分的條件,若是讓呂將軍損失過大,周某寧愿死在董卓的屠刀之下!”
種輯和荀攸都紛紛點頭稱是。
呂布搖了搖頭說道:“也算不上什么嚴苛條件,呂某要從洛陽城撤走了,董卓西涼軍給呂某的壓力太大,并州軍要支持不住了。”
三人驚了。
種輯結巴地說道:“這……這,呂將軍三思啊,您一旦撤出了洛陽城,恐怕整個河洛都將是董卓一手遮天??!”
呂布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也是無奈之舉,要是再耗下去,董卓沒什么大礙,呂某的這么點家底就要耗盡了。”
荀攸三人盡皆沉默,片刻過后,荀攸率先打破沉默。
他開口說道:“不管怎么說,將軍此番將救我等性命,乃是天大的恩情,將軍能夠想到我等,也是將軍的大義,悠感激不盡!但有驅使,悠在所不辭!”
周毖和種輯這才反應過來,不管怎么說,人家對他們都有救命之恩,可不能忽視了這一點。
二人跟著荀攸一起行禮道:“多謝將軍救命之恩,但有驅使,在所不辭!”
呂布哈哈一笑,很是開心地說道:“驅使之類的話便不必再說了,只是幾位有沒有想過隨某一道回并州去?”
呂布這話擺明了就是在招攬,周毖三人各自看了一眼,都在沉思著什么,呂布也不打擾他們,只是靜靜地看著。
片刻過后,周毖和種輯都拱了拱手說道:“董卓對我等恨之入骨,司隸之大也無我等去處,承蒙將軍不棄,愿為將軍馬前卒!”
呂布趕忙走上前扶住二人,激動地說道:“好好好!二位愿入呂某麾下,大善!”
接著呂布又看向荀攸,荀攸猶豫了好一陣子,最后還是搖了搖頭,一臉歉意地說道:“悠出門在外多年,如今天下已亂,只想回鄉休養一陣,辜負了將軍的美意,還請將軍恕罪!”
呂布心中暗嘆,果然荀攸此人的世家觀念很重,與荀彧完全不一樣,盡管呂布心中早有預料,但還是頗為遺憾。
不過呂布還是笑著說道:“無妨,人各有志,公達安然回鄉休養便是,只是在出洛陽前還是待在呂某這里為好,以免董卓再生事端。”
在呂布這溫和的態度下,荀攸越發感到愧疚。
人家救了自己,結果自己什么答謝都沒有,現在還要拍拍屁股走人,簡直非人哉。
只是荀攸怎么也放不下心中的世家觀念,因為在他看來,呂布這樣的草根階級最后是不會成功的。
荀攸想了想,最后還是說道:“呂將軍救了吾的性命,雖然吾不能為將軍效力,但可以為將軍舉薦吾之族叔荀彧,乃是有大才之輩。”
呂布驚喜的點了點頭說道:“公達說好想來便是好的,那就拜托公達了!”
荀攸著實松了一口氣,心中的愧疚感總算消散了大半,心里打定主意怎么也得勸說叔叔荀彧去并州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