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瀅心忖,她就不信,自己討好不了衛揚。
從小,她就學著怎么騙人,博取別人好感,怎么討好人。
這也算是吃飯的行當。
就好像阿瀅跟桐鄉侯說的那樣,她最會的就是些揣摩人心的手段。
驀然,衛揚伸出手,揉揉阿瀅的腦袋。
“不要想那么多了,阿娥。就算那些元郡的人,會輕鄙你的出身、教養。可你應當慶幸,至少自己有可被這樣子貴族輕鄙的機會。機會,就要牢牢抓住在手里面。到時候,讓那些看不起你的人,又驚奇,又懊惱。然后,你客客氣氣的看著他們,就會有一種很好很好的心情。”
阿瀅輕輕的嗯了一聲,內心就跟喝了蜜糖一樣甜。
她心里這么甜,不是因為衛揚那些很俗氣沒新意的安慰的話兒,是因為衛揚表現出對自己的好感。
看來,自己本事還是沒有生疏的。
阿瀅無論臉上流露出什么樣兒神色,歡喜也好,羞怯也好,可內心自是一片冰涼如雪。
“再者,若韋郎君護不住你,你來尋我,無論什么時候,我也不會不理睬你。”
衛揚滿口都是甜言蜜語,說的話兒也確實十分動聽。
不過阿瀅只隨便聽聽,反而并沒有如何的放在心上。
男女調情時候說的話,當時可能真心實意,可是一轉眼,也許心情變了,許的話兒自然也就變了。
忽而,衛揚手臂不覺收緊,甚至眼底不覺涌動一縷灼熱。
他輕輕的扳過了阿瀅臉頰,似笑非笑:“小娥,我待你這樣好,你自然不能對我無情無義。”
阿瀅心忖,自己當然可以用婚約婉拒了衛揚,不過這個游戲,便不能玩下去。那么衛揚也會對自己失去了全部的興趣。
一個規規矩矩的女人雖然是最安全的,不過像衛揚這樣子的男人,肯定會索然無味。
她眼珠子眨了眨,抬起了滿是暈紅的臉頰,帶著一股子決絕:“衛郎君,我知道不好,可就算是粉身碎骨,名聲不好,我也愿意跟你好。”
她算準了衛揚只是嘴里說得十分輕佻,實際上應該知曉分寸。
不然以衛揚出身,要是在女色方面如此不加節制,如何能出人頭地,甚至得到南柯流月的器重?
她那個韋郎,怕是有些身份地位,是世家公子哥兒,愛惜名聲——
若不愛惜名聲,如何會因為一個舊約,就娶謝娥?
而一個需要愛惜名聲的男人,通常也是金尊玉貴,不好招惹的。
也許普通的男人,會因為一時色迷心竅,忘記其中厲害關系。她就賭衛揚絕不是個普通人,不然不能出頭。
所以就算對方臉孔湊過來,阿瀅也沒躲。
衛揚只輕輕她的頭發,沒親阿瀅的臉頰。
他抱緊的雙手,終于緩緩松開。
阿瀅內心更加的得意,就好像吃了蜜糖的小狐貍。
“好了,我這么愛你,自然是愛惜你的。小娥,你要留住自己那清清白白身子,做最有用籌碼。故而如今,你也不用泄氣。”
阿瀅含嗔,忽而輕輕的跳下馬,回頭含笑:“既然少將軍這么愛惜我名聲,只送我到這兒便好了,我自己回去。”
她雙手利落的盤好自己的頭發:“我自然好好護住自己的名聲。”
阿瀅仿佛變戲法兒似的,在臉頰涂抹了一層黃粉,遮掩住真容。
衛揚含笑不語,勒住了馬兒心忖,她是在做戲,還是真這般死心塌地?
不過正因為猜不透,他反而覺得有趣。
他手一揚,凝視阿瀅送給他的那個香囊。
回到了車隊時候,阿瀅已經換好了裝束。
她看著只是個漂亮又美麗的小姑娘,沒人知道剛剛這個小姑娘做了什么。
然而才拉開馬車,她忽而感覺一抹雪亮光芒,鋪面而來。
一柄劍,只對著自己咽喉。
寒意透來,待阿瀅反應過來時候,她發覺自己已經透出了一身冷汗。
阿瀅貝齒咬住了紅潤的唇瓣,掩住了內心百般心思。
耳邊響起了一道慵懶風流的少年嗓音:“小美人兒,你可別亂動,乖乖聽話。若不然,只怕,我也不會客氣。”
他比在自己喉嚨上的劍,透出了一股子冰冷寒銳,不消威脅,也知曉他是個心狠手辣的主。
入目卻是一片鮮潤赤紅,燦爛奪目。
瞧他嗓音身段,應該是個少年人,只不過一張臉,卻涂抹了綠色紋路,花里胡哨,仿佛是小孩子的涂鴉,隨隨便便畫的。
唯獨一雙眸子,閃爍光芒。
那是阿瀅見過的最復雜的一雙眸子,蘊含著少年人的爽朗、熱切,與此同時,也包含了狡詐、冷漠、狠辣。
許許多多復雜、矛盾的情愫,便同時凝聚灌注在這一雙眸中。
他說話的嗓音里蘊含了甜蜜的狡詐,慵懶的瀟灑。
正因為這許多矛盾,遍閱男子的阿瀅,居然一時猜不透眼前這古怪男子的底蘊。
對方劍鋒輕輕一劃,阿瀅也沒聽到什么聲音,幾縷青絲已然是被輕輕削斷了去。
阿瀅也是有幾分見識的,知曉對方劍法確實非常精妙,武功高強。
面對這般要挾,她頓時一副柔順樣子,楚楚可人,同時那雙眼睛浮起了淡淡委屈。
她正當妙齡,如花似玉,故而也相信,這般美色,對于一個男人,多少有些作用。
一旦鎮定下來,阿瀅自然不免留意到空氣之中淡淡的血腥味兒。
她不覺心忖,看來,對方是受傷了。只不過偏巧一身紅衣,掩住了身上血污。
對方甜甜的說道:“我受了些傷,央求你幫忙,你人美心善,應該不會拒絕吧。”
阿瀅趕緊說道:“我自然樂意幫你,只要你饒了我。”
對于阿瀅而言,無論要做什么,首先自然是活下去。
該服軟時,自是需要服軟。
她內心卻罵了一聲衰,覺得近來自己運氣可謂是極不好。
好端端的,這行隊伍這么多人,還有別的姑娘家,為什么這莫名其妙出現的紅衣瘟神不去禍害別人,偏生禍害自己?
不過以阿瀅之聰慧,頓時忽而也想通透了。
這混賬之所以不去禍害別的人,是因為這行隊伍,唯獨阿瀅是獨享一輛馬車。
本來阿瀅是需要跟謝杏擠擠的,不過那日變故之后,死了些人,自然空了些馬車。
吳家那些人,又未免太會示好了,巧妙言語,還專門擠出一輛馬車,讓阿瀅獨享。
阿瀅痛恨自己的不謙虛,本著不坐白不坐的想法,便這般上了馬車。
事實證明做人太招搖沒什么好處,就好似如今,可不就被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