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慈烺還都羊城
相對于如喪考批的清廷,明廷可就是彈冠相慶了。
雖然說因為恢復了大明故土,朱慈烺與傅冠等人都非常高興,但是最高興的,卻是以丁魁楚為首的廣東派。他們已經醞釀著返回了廣東了。沒辦法,瓊州是李巖的地盤,即使朱慈烺在瓊州也要小心翼翼,唯恐觸怒了李巖,導致大明最后的正統覆滅,更何況是丁魁楚這樣的臣子。雖然此時,名義上,丁魁楚是大明的次輔,在外人眼中也許還有點敬畏。只是,在李巖眼中,他與路人甲并沒有什么兩樣,照樣該諷刺的時候諷刺,該無視的時候無視。為此,丁魁楚沒少找首輔傅冠抱怨。不過,傅冠此時同樣極大的依賴李巖,豈能如丁魁楚所愿得罪李巖。只能好言相勸二人言和。
二人雖然礙于傅冠的顏面,握手言和,但面和心不和是必須的。丁魁楚急于返回自己的根據地,意圖再次獨霸一方。否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沒見到何騰蛟都因為失掉了湖廣不得不在廣西乖乖蟄伏,甚至都不敢來到瓊州?
為此,丁魁楚等廣東官員大肆鼓吹必須盡快在廣東組建一個強有力的地方官府,以圖將廣東建設成為一個堅強的抗清基地。
以丁魁楚的能力能夠將廣東建設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抗清基地?李巖表示嗤之以鼻。
在見到清兵撤退的消息后,李巖就判斷清軍在未來數年之內,恐怕都無力反攻到廣州,因此,很快就返回了瓊州,并讓李年接替了自己的職責。而且,在返回瓊州的當天晚上,心急的李巖就悄悄的拜訪首輔傅冠。
傅冠此時再見到李巖已經是滿臉含笑。在他看來,李巖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成功的反攻本土,再次奪回了廣州甚至還有廣東的絕大部分地區,算是光復的第一步,試問,傅冠如何能夠不開心?只覺得多日的陰霾一掃而空,難得的狠狠拍了一下李巖的肩膀,“子固,剛到瓊州就拜訪老夫,難道還有急事?”
李巖點頭,“聽說朝廷在醞釀著遷回廣州?”
“是有這么一個考慮,最關鍵的就是丁次輔提出,天子守國門,一旦朝廷遷回肇慶,會給民眾帶來一種大明天子、朝廷并沒有忘記大家的印象,對于提振人心有極大的好處。因此,丁次輔等人才會竭力推動朝廷返回肇慶。”傅冠有些擔心的看著李巖,他也擔心李巖會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想法。
但是,他顯然多慮了。李巖不可否認也有私心,但他的私心與旁人不同,一般人可能只是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勢,并壯大自己的家族。但是,作為后世人,李巖更加向往的是開疆拓土,為漢人尋求一塊更大的生存空間,對大明的一切,其實并不是很在意,前提是華夏神州依然在漢人掌控中。
因此,他可以為了對抗滿清當一個權勢赫赫的軍閥,也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在大明的一切。所以,對于朝廷遷回本土,提振人心的效果,李巖自然是心知肚明。因此,李巖很快說道,“讓陛下與朝廷遷回本土,李巖沒有任何異議。”
傅冠再次拍著李巖的肩膀,“子固,你果然沒有令老夫失望啊!”
“傅先生可是擔心李巖做曹操?”李巖也是笑著說道。
這個話題比較敏感,傅冠只是笑笑,沒有接話。
李巖說道,“傅先生,朝廷確實需要遷回本土,但地點是廣州,而不是肇慶。”
“為何如此?肇慶算得上是陛下的行在了,豈能隨意搬遷?”傅冠說道。
“肇慶雖然有些政治地位,但是比較廣州,就遠遠不可比擬了。首先,廣州在李巖加固后,可以說,只要有充足的兵力,再多的敵人都不可能攻破,朝廷在此安家,可以說就算得上安全無虞了。此其一;其二,廣州是嶺南最大的通商口岸與城市,經濟地位無與倫比,有了它,就算掌控了嶺南的經濟命脈,對于朝廷攫取財富也十分有利。”李巖分析的頭頭是道。
“可是,廣州畢竟是兩廣總督駐地,若是朝廷也安頓在此,勢必會影響兩廣總督的權威。”傅冠有些擔心。
“現在朝廷困頓與嶺南,除了兩廣與湖南,我們的地盤可以說是大大縮減。鑒于當前形勢,朝廷直接控制廣東這一財富重地,已經成為必須,否則,朝廷無兵無錢,談何中興大明?”
傅冠有些頭疼,“可是丁魁楚一幫人,可是極想再次掌控廣東,就擔心他們不肯?”
“當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恐怕就沒人會不肯的。”李巖說的陰惻惻的。
傅冠這才想到,今時不同往日,是李巖恢復的廣州,對廣州的掌控自然是堅如磐石,單憑丁魁楚一幫子文人,又怎么可能爭得過李巖?想到這里,傅冠說道,“不知子固對廣東當前形勢有何設想?”
李巖說道,“滿清在廣州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對韃子的打擊相當巨大,從他們開始不吝爵位的大肆封賞,就可看出他們拉攏漢奸的心思。另外,滿清為了自己的族人安危,將李成棟這些漢奸的兵馬安頓在前線,就可看出,他們已經被在廣州的傷亡嚇怕了,再不敢肆意進攻,而將征服大明的希望寄托在三順王這樣的漢奸身上。所以,以后我們面對的敵人,將主要不是滿八旗、蒙八旗甚至漢八旗,最多的將是綠營以及三順王等人的漢奸部隊。只要我們敢于戰斗,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們。”李巖故意將氣氛渲染的十分樂觀。
傅冠果然大喜,“經過子固的復分析,老夫就放心了許多。既如此,老夫將盡快稟明陛下,準備遷都返回廣州事宜。”
見到自己尊敬的老先生難得的開懷,李巖也是十分開心,與傅冠一道,到瓊州的臨時行在拜見朱慈烺,稟明來意。
朱慈烺經過幾年的歷練,已經明白了一名合格帝王應該承擔的責任,對于朝廷遷回廣州表示贊同。
于是,朝廷前往廣州,就成了首選項與必選項。讓原本還興奮的丁魁楚等人如臨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