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高中的時候,總有一種人,他們整個高中時期無論表現還是成績都平平淡淡,身上也沒有什么值得人們印象深刻的地方。也不跟同學過多的交流,甚不與老師過多的討論,整天就埋著頭看書或者趴著睡覺,頗有一種“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仙境之感。我晚自習一般都跟同學打打鬧鬧,趁老師不注意的當兒就跑出去吹吹涼風,逗一逗隔壁班的長得盯(漂亮)的妹子啥的。反正就是在學校里的存在感也不算太低,老師也經常用“名列前茅”的成績關照自己。
結果自己高考僅僅獲得了一個過得去的成績來擺脫“家里蹲大學”的命運。后來一同學聚會,詢問這些平時存在感極低,成績還中規中矩(平時成績不及我)的同學們去往何處時。好家伙!一群人舉著愁眉苦臉的表情,苦大仇深地表示自己不是985就是211,最牛的還考上了北大最搶手的那個專業,成為了本班傳奇的一代人物。
問他們原因,我所得到的一致回答是:忍!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他們保持了這種優良風格三年整,終于在最后的關頭大發神威,把我這種戰力為負的渣渣從高考榜上活生生的踢了下來。
這種會隱忍的人的能量是極大的,和那種天資聰穎的神童不一樣,因為他們積累著自己的積蓄從不外漏,爆發只在那一瞬間展現,這時,他們就會迸發出比神童還可怕的無限力量也。(雖然保質期很短)這種特質,就很適合應付高考。
而此章的主角,德川家康,卻是以隱忍出了名的,他和放手里劍搓螺旋丸的忍者不一樣,因為他,是名副其實“能忍的長者”。
能否決定一個人的性格,其實與其早年的外在因素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就如書香門第世家的駱賓王七歲就會著詩;市井混混韓信十余歲就會帶兵打仗一般。很多人對于自己所接人待物的態度實際上與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所以我們可以反向推敲一下,德川大人之所以能忍,是因為他童年遇到了許多忍無可忍也得忍的事情。
精辟概括為一個字,那就是——慘!
專業人質
德川家原名松平氏,系三河國的國人眾(國人眾有些像今天的村委會)家的兒子。日本也不像同時期的明朝一般搞重農抑商,商人也可以參政議政;穿綾羅綢緞啥的,只要你穿得起。因此富豪在日本幕府時期是很受大眾歡迎的,可為啥這位忍者出生后那么顛沛流離呢?
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問題就出在這個參政議政上,二是他出生的時候不太好。
德川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為富商,從各種渠道撈油水的能力非常強。可這人呀,總是不滿足于現狀,總要有一些抱負。賺的錢太多了,人生也就不能遛遛鳥就結束了呀。這位富商就選擇了在政治上大展拳腳,不過他的參政方法有些奇特:當大名,搶土地;在瞬間搶得了三河國所有勢力范圍后,又迅速地被家臣利落的暗殺掉,自己的地盤就一剎那土崩瓦解了。中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終于得到了自己的報復,可謂死亡如風,常伴吾身也。
到了他的父親松平廣忠輩時,他僅僅繼承了爺爺的一座岡崎城,其他地區被東邊的今川義元與西邊的織田老朋友慢慢收割完畢。兩位瘟神還經常跑到廣忠的城前約架打架,而且一打就是一整天,搞得城內的廣忠與妻子天天人心惶惶,都快斷水斷糧了。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看別人到自己地盤群毆的時間(第一次小豆坂交戰)陷入苦戰時, 1543年1月31日,隨著一聲清脆的啼哭,一位名叫竹千代的嬰兒在城外炮火的洗禮中出生了。
幼小的竹千代生下來以后可沒有營養的奶嘴和溫暖的襁褓,因天文十七年(1548年)今川義元提出對松平家提供保護,條件是把竹千代送去今川義元那兒當人質。
這送人質是日本戰國悠久的優良傳統,沒辦法,那時候的日本不存在什么忠君的思想,背叛一個大名在世人看來甚至還有幾分風光。為了防止某些二五仔前天侍奉這位,后天收行李跑去侍奉下一位的隨性事件發生,那原主只能把對跑路人渣的關懷全都傾瀉在他的家人身上了。畢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如果不是某些誕生率極低的忽悠大神(如真田安房守三送人質而全身退)能帶著自己的家人走鬼門關的話,這輩子想要翻牌?難吶!
松平廣忠不想翻今川義元的牌子,因此他乖乖地送自己的兒子去了今川義元的帳中。他也算是心甘情愿給義元送保護費的,不然被織田家突然撕票就完了。
竹千代本要安穩的到達義元的營帳去,卻被知道消息的織田信秀在半路蹲了一波埋伏,剎那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竹千代連人帶馬全都截往了,留下了呆若木雞的護衛徑直前往了尾張國。
這就好比打麻將摸了一手好牌,即將自摸的時候,桌上是個人都來截胡一般。今川義元很尷尬,松平廣忠更加尷尬,按理來說廣忠應該是被自愿要去給織田當下手了,但他以驚人“孩子與老子完全沒有關系”六親不認的政治抱負,含淚(如果有的話)和站到今川一個陣營中,孩子要殺要剮隨你織田的便。(狠人)遇到這種父親,使竹千代第一次體會到了人生的悲涼。
竹千代被帶到了織田信秀的面前,他看出了這位小子是個人才(眼光還真不錯),遂沒有對這位拐來的戰利品進行切腹警告,而是繼續把他扣留在了尾張干本職的人質工作。后因自己的另一個兒子織田信廣在安詳城內被今川捕獲,而織田內部這段時間又有些浮躁,故同意了今川以信廣換竹千代的條件。這樣,悲慘的竹千代從尾張又轉移到了今川駿河府,依舊干的是人質的本職工作。
我們似乎現在忘了那位特立獨行、思想前衛的竹千代的老爹,他成功地步了自己的老爹的后塵,在天文十八年(1549年)被自己的部下了結掉了?,F在看來,他被送去當人質或許也不是一件壞事,如果子孫三代都一樣的結果的話,那這章內容也就不存在了,留下的可能是:德川家康,大和人,因被部下刺殺不幸身亡也??梢姼篙厒兊年幱白尩麓铱祵聿坏貌恍⌒闹斏髌饋?。(雖然未來會有一次大意險些連命都丟了)
竹千代在今川義元的照顧下卻活脫脫的不是人質的生活,先在靜岡寺住了一段時間,后又進入了臨濟寺受到了日本全能和尚雪齋禪師的指點與教誨。臨濟寺內的櫻花隨風散落,一散就散盡了六載,櫻花叢中,一位悲慘的少年就這樣在孔孟中成長了起來。其中也不乏回見了如后來的能將岡部正綱、同為人質的難兄難弟北條氏規這樣的黑社會團體,對以后德川的政治路線影響頗深。
到竹千代十四歲之時,禪師看這位人質學習很賣命,應該智商沒在織田家受影響。于是師爺搖身一變變變媒婆(還真是全能的禪師),竹千代被安排迎娶家臣關口刑部少輔親永的女兒乳名為“阿鶴”的瀨名姬成為訂婚妻子。
對于現在三十多歲還仍然找不到老婆的自由人來說,竹千代這人質簡直當成了人生贏家,不愁吃不愁穿,還有白送門上來的老婆;也不難看出今川對這位信秀也相中的亂世牛犢有著多大的野心,他之后的行為也印證了這一點。
當人質,原來也不算太壞。
弘治二年(1556年),今川親自為竹千代行成人禮,并賜名為松平元信;兩年后他再改名曰松平元康,正式迎娶瀨名姬,在今川義元的護送下返回了他老爹的岡崎城,成為了一城之主。放養人質的顛沛生活就此結束。
嘗盡人間甘苦的德川,即將鋒芒畢露,開始你的霸業吧!
東方的屏障
既然松平元康擺脫了人質的束縛,又是文武雙全的今川義元的得力大將,就自然想在戰場上取得一番作為來報答這個曾經給自己優待的大人了;與此同時,義元如前章所說想到了一個天下奇謀,也給了元康一個舞臺。
不過,這個舞臺有些殘酷;它的名字叫桶狹間,他的敵人叫信長。
元康因為擔當先鋒而免除了和義元一起等死的結局,義元就嗚呼哀哉地在這個地方掛掉了。今川家分離崩析,元康也只能灰溜溜地返回了自己的老窩岡崎城。
恩人開局被秒,這是元康遭遇的第二次劫難。
原本松平元康不想與今川氏決裂的,還屢屢上書給今川義元的兒子今川氏真說讓我帶兵重新討伐信長,也能告慰義元的在天之靈,為今川報仇雪恨!
可是這位氏真是位真神仙,隨著他把元康的上書一張一張的當燃料取暖后,元康徹底對今川氏感到了絕望。
“你有一封新郵件!——織田信長”
信長應該是覺得他爸看中的人物的確很有種(桶狹間只有元康斬獲信長大將),所以特地找自己的老臣瀧川一益來與元康求和?!翱椞镄砰L主公非常想念三河的弟弟竹千代,希望閣下抽空前往清洲一敘舊情。”元康稍微想了想自己那位張牙舞爪的主公,不假思索地答應了信長的邀約。
其實元康可以想一想,自己從父親那一輩就和織田形如水火,元康再后來斬殺了織田一位得力大將,織田也將他恩人的頭收入了囊中;信長完全可以在酒席中放蒙汗藥或者敵敵畏,再不濟找個刺客在暗處放一個冷箭,元康的小命就交代了,為何要去赴這趟鴻門宴呢?
那只能怪這位今川氏真給他留下了太大的陰影,反正去就去了,聽天由命吧!淳樸的信長與元康真的把酒言歡;稱兄道弟;答應一起聯手揍武田后,在迷醉中簽訂了決定命運的“清洲同盟”,就放元康屁顛屁顛的回岡崎去了。
真是淳樸的民族呀,要是這件事兒發生在鴻門宴或者清朝皇宮的話,元康可能就真的有來無回了。也可見,元康做了一個天大的豪賭在織田身上。
既然得到了信長的幫助(雖然空頭支票的嫌疑很大),松平元康成功在朝廷的敕許下改名為德川家康,以表明自己與今川氏決裂的決心,然后就開始反水搶自己恩人今川的地盤了,這里用一個時間表簡單概括一下:
永祿六年(1563年),用攻心法瓦解岡崎附近浮躁的群眾。
永祿九年(1566年),家康平定三河國,成為東海一霸。
永祿十二年(1569年),平定遠江國,收取今川所有底盤囊為己有。
天正十年(1582年),德川借助信長滅亡武田氏的勢力;與東方北條爭奪長野地區。(天正壬午之亂)
天正十一年(1583年),德川家康已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及信濃南部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成為擁有一百萬石實力的大大名。
可見信長端的是旺將命,無論是秀吉還是家康,和他沾有關系后仕途都會火的一塌糊涂,如今抱錦鯉的年輕人要是得到了信長,也怕是天天抱著他的大腿了。要是他老人家再活長一些,說不定戰國末世會更熱鬧一些。不過鑒于日本戰國時期正史也不靠譜(官方也承認過的),這些人能力大小的成分還得細細考證一番。
擁有了這么多的土地,德川家康一直履行著清洲同盟的條約,東方牽制著北條與上衫家西擴的力量,還順便他整頓了各種工商業團體,真正的實現了天下之商人云集遠江的勝況。
信長本能寺升天的時候,他在發展工商業;秀吉尼崎之戰定江山時,他在發展工商業;當秀吉出征朝鮮時,他用借口鎮壓北條反動勢力,實際上依然在偷偷發展工商業。
現在大地主德川家康經濟實力空前膨脹,就開始謀求政治大名的地位了。他并不滿足于終日臣服高高在上的那個關白,而是想取而代之(豐臣還乖乖的讓他攝政,讓人懷疑是不是故意讓他篡權的),缺的就是一個時機和借口。
機會永遠不難找。
關原合戰
德川家康曾經不止一次做過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緩緩地走上了幕府大奧的寶座中,伴隨著門外不經意間飄逝于屋宇的櫻花瓣,下面是滿朝臣民們喝彩的歡呼聲;天皇莊嚴地宣布德川為天下的征夷大將軍,今后一定要帶著日本的民眾走向安定與祥和呀!然后德川坐在幕府中笑道自然醒,幾經如此。
每逢德川家康清醒過來后,總感慨這夢假如成真就好了。
我們可以專門論述一篇文章名叫《論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的陰影下篡權的概率是多少?》,然后就可以立即把這篇文章扔進廢紙簍或者火里都行。這是一個不用討論的題目。在豐臣秀吉眼皮子底下搞這樣花里胡哨的陰謀只能十死無生。
德川家康也不會這樣做,他的腦袋還沒有失智到這種地步。
如果,秀吉提前離世呢?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僅僅留下了年幼的豐臣秀賴與五位“忠心耿耿”的攝政王大臣。幸運的是,前田利家則擔任豐臣秀賴的庇護人;不幸的是,德川家康以五大老首席的身份代理國政;最不幸的是,前田利家掛在了德川家康的前面。
要是我們對比一下,12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有一件事兒叫高平陵之變,這是司馬懿奠定控制曹氏政權的重大政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來由)最后的結果是,魏帝曹髦被害,魏國朝廷上下皆司馬族人,是晉國篡魏的政治基礎。
德川家康絕類司馬懿,豐臣秀賴就是那個不幸的曹髦。
攝政五大臣早已分成了兩個陣營,德川家康早已通過婚姻、收黑錢、脅迫的方式將黑田長政、加藤清正等征朝老朋友收買了過來;又讓五大老精神領袖石田三成被迫下野,發兵揍服了不負自己管的大老上杉景勝。
眼看著德川家康越來越猖狂,就差去豐臣秀賴家拜拜年順便問問他家的鼎有多重了。于是下野后的石田三成與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及其他反對德川家康的諸侯密謀起兵,建立了靖國西軍,占領了大阪與伏見城,正迅速往江戶城進軍中;這邊的德川剛剛擦完鎮壓武士的刀子,也由江戶向美濃進軍。雙方就在關原這個精心準備好的舞臺上相遇了,這場即將決定西東軍所有人命運的戰役即將打響。
成王敗寇,這是世間亙古不變的道理。
關原是由四面環山所圍成的東西四公里、南北兩公里的盆地。是連接西北方向的北陸道、東南方向的伊勢的要道,是進行野戰的絕好場地。
我們已經不止一次看見盆地這個字眼了,無論是桶狹間還是尼崎之戰??磥磉@個神奇的島嶼決定國運的大事上都在盆地上(包括后來也一樣)。
為什么說它神奇呢?翻閱了無數的日本史料,我自己總結出了一個盆地定律,百試百靈,童叟無欺。那就是——一旦在日本盆地交戰,人數少且處于劣勢的隊伍必勝,兵多人盛的隊伍總會因為各種原因必敗。
德川關原之戰大概3萬多人,西軍隨便湊也有8萬人。一開始戰況壓倒性的倒向了西軍,德川軍在潰退中緩緩撤退到本陣,穩下腳步后,變成了武士間的肉搏戰,雙不分上下,都殺紅了眼。任何軍隊的潰敗只在一線之間。但是拉響這根線的人,馬上出現了。
改變戰局的人叫小早川秀秋,他是屬于西軍陣營的人(準確來說是被石田三成強迫著上戰場的),但他又同時收了德川家的好處,因此屬于兩面三刀的純種二五仔類型。他手握15000重兵,而且素來與石田三成不和。這種人有沒有二心可能腳趾頭都能想得到的事情了。
他也許是終于受不了德川對他頻頻的“信騷擾”了(也大概是想著在德川幕下會比石田那邊舒服一些),于是旗幟一變,反他娘的!率著自己的部隊向西軍開槍了。
西軍一看腹背夾擊,還后院起火,順勢兵敗如山倒,潰退千里。后備軍島津義弘(長跑冠軍)也因為西軍傳信使臣禮數不周而拒絕殿后,一溜煙從關原以驚人的速度跑回了鹿兒島。(也就是這件事情島津家未來在藩中地位最低)這下,關原就成為了德川對于西軍的大屠殺地區;我們的老朋友石田三成與小西行長也在京都殞命后,靖國西軍全軍覆滅。
關原一戰,終于為德川家制霸天下奠定了必要的基礎。隨后豐臣家也被德川在京都處理得一點痕跡都沒有了,豐臣氏就此滅亡。(因而德川在日本人印象里超級差,尤其大阪人)
由此看來,內奸名聲雖然不好聽,但確確實實地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盆地定律今后還會邪門地影響到另一件日本國事,先放一放,我們今后再談。
德川家康終于如愿以償地當上了“征夷大將軍”(天皇大人親手認證),除了元和元年(1615年)的大阪之陣中德川家康攻真田丸時反被與宮本武藏齊名的日本智武雙全的稀世名將真田幸村突襲得險些切腹自盡以外,他的篡位之旅算是比較順風順水的了。如夢似幻,他曾經在夢中想到的,他現在應有盡有。可他不會想到,兩百年后也會有同樣的人來篡德川的權。
先暫時休息了罷。
元和二年(1616年)3月21日獲朝廷贈獲太政大臣一職。6月1日巳時?(約上午十時),德川家康在駿府城病逝,法號安國院。
德川的人生哲學簡而言之就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他曾經他對年輕家臣道:“我有兩句令你們安身立命的要訣,分別是三字和六字,你們想聽哪一個?”旁邊的家臣們回答:“都想要知道?!薄叭质恰蛏峡础?,六字是‘不忘自己限度’,你們可不能忘了這個?!钡麓铱到痰?。
從幼忍到最后,他已然明白什么時候心如止水什么時候動如雷霆,從人質到大將軍的傳奇歷程讓他每一步穩穩的向上爬,最終走到了自己夢中的寶座;這個世界,需要天才,但更需要的是踏實且懂得變通的人。從竹千代到松平元康到德川家康,每一步都穩穩的,德川幕府的建立,實至名歸。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了德川幕府如何誕生得了。
但兩百年后的德川幕府,可就完全變味了。
新時期的日本,又會如何應對呢?
來吧,正章即將起航!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9-01-20/5c4474d2dc614.jpeg)
靖武次代
序章至此全部結束,其實也算擴充一下先維新時期的知識,盡管前人寫得更詳細也更加精彩,但作為了解也是必要的一道工序吧。這就是我的寫作風格,請大家期待正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