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家的人適時趕到后,某些人的小心思按了下去,與百里家撕破臉得不償失。
服下丹藥的百里韜,盤坐調息運氣療傷。
外傷好說,他的體魄不將放在心上,百里家什么靈丹妙藥沒服過。
留在體內的劍氣后患,百里韜察覺其不僅沒有傷到根基,反而因禍得福,身心皆如鑄劍一般淬煉過一次。
百里韜這次自己是得了天大好處,親身領略過劍道巔峰所使一劍,見識到了那風采。
以自己的悟性,這一劍他受益匪淺,未來在劍道必定再上一層樓。
百里韜哪還不知道令孤子是在教自己劍術,家里叫他問劍,莫非這也是父親算好的。
無論是何緣由,敗了,就是敗了,百里韜起身心中默念他不會再敗。
令孤子消失在眾多探子眼里,他們不敢再跟下去了。
日后有傳聞說令孤子返回了家鄉,退隱江湖,有關令孤子的消息越來越少,蹤跡全無。
下山回城的大路上,離開大隊的江湖人越來越多,為首的數位門派掌門從先趕到的手下口中問明經過。
得知公孫紅是最先趕到的,公孫家大小姐的身份,沒人敢逼她說出始末。
對于世家出來的女子,江湖人除了從小報上得來的消息,少得可憐,寥寥幾個詞,癡心劍道,難打交道。
幾位江湖老人仗著年紀大有些薄面上前問好,順便打探一下情況。
公孫紅對他們也沒多說,身在局中,霧里看花,身為公孫家人的她自不屑說謊。
公孫紅心中有疑,令孤子的突然出現在南嶺小石城,顏青問劍,再有邪道一行人出手伏擊。
百里韜攔截,好似玩鬧般的問劍。
百里家是否知情,家里又知道多少,理不清,有一點知道的是家里不會支持她任何一冒失的舉動。
明面上公孫紅是公孫家的人,百里家是敵人,絕不會放過這次好機會。
公孫紅性子直,卻不缺聰慧,不喜俗務,有些事看得比家里大人還要清楚。
百里家人才輩出,又在朝廷里有了靠山,有了朝廷默許,搶占周圍地盤,勢力大漲,甚至底下門人多有蠶食公孫家邊緣地盤。
公孫紅堅信家族長久傳承下去靠的是劍骨,寧折不屈,她的驕傲不比百里韜少,不會弄清真相前妄下定論。
現在憑此挑起公孫百里兩家的爭端,對兩家都沒有一個好結果,兩敗俱傷是最好的了。
鬧到最后,她就算是公孫家的大小姐也逃不了好。
公孫紅的說法自然令某些人不滿意,百里家在圈占地盤中,擊潰最強的,號令弱小的上貢,一些利益受損的勢力在暗地里串聯。
因為某些小心思,不敢出頭,引誘公孫紅出面又失敗了,常用手段渾水摸魚。
先是放出消息說百里韜出手攔路,源于年紀輕輕,目中無人,嫉妒令孤子的絕巔劍術,傳著傳著風向變了,說是百里家貪圖令孤子劍術。
這場風波在沒鬧大前,被上官傲一手壓下,《百曉生》等江湖風媒收到上官傲的信,寥寥數語,停下了有關百里家的散布。
小石城中心的大酒樓坐滿了江湖人,擠在一起翻看最新一期《百曉生》。
《百曉生》麾下有許許多多刀筆吏,隱匿行蹤行走江湖收集大小消息,最新推出的劍榜排名令人不滿。
“為什么令孤子沒有排到第一名?里面一定有黑幕?”
“肯定有人花錢了,看來在金錢面前,《百曉生》不能信。”一人心急翻到劍榜那一頁,指著上面寫的一個大大的三字,下面跟著幾排小字令孤子戰績,開口道。
“《百曉生》背后的人你們知道么?是慕容家,財雄勢大,誰能買通?”
“你也見過令孤子出劍,你敢說這天仙一劍,有誰能擋下?誰?”
“沒錯,說起來第一名是誰。”一人沒管他人爭吵,問道。
“劍圣。”翻過下一頁,看到上面的名字,回道。
“劍圣嗎?天下第一,難辦。”
“劍圣是……”
“你還小,沒聽過劍圣的事跡,我記得最深的有一劍鎮天山。”
“想當年天山上下大小一十八家劍派,創立天劍盟,欲討劍圣,一夜之間,江湖除名。”
“還有劍圣與劍魔京城西山一役,我賺了一千兩,不是,我是說當年劍魔入中原,一路擊敗一百一十三名一流劍客,到了京城遇上劍圣,首次敗北,留下佩劍。”
“劍圣一天一夜蕩平了邊境七十二路狼煙,挽救了邊境多少人命。”
“還有劍圣一劍斬斷魔教秘法的陰蝕劍,擊敗金魔教教主。”
“傳聞里他不是多年前就閉生死關,十年未曾出關嗎?江湖紛傳他已經死了。”剛才詢問的人疑道。
“我不太相信,就算劍圣當面,也未必能擋下那一劍,你們沒有見過,那斬天一劍,道盡了劍道奧秘,劍圣也不行。”另一人開口道。
“如果這兩人有機會比劍一番,那又是何等風采呀!”
“真發生這樣的事,到底誰會贏呢?”
此問一出,場上立即安靜了下來。
“誰會贏呢?”一人低語道。
“誰會贏呢?”城中各處的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
日后令孤子消失,劍圣卻出了關,劍圣的劍再次劍壓天下劍客,有趣的是兩人從未交過手。
這個疑問在江湖人心中放了很久,兩人劍道誰更強,江湖沒有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