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和六店,朱由校打算對其進行近代化改革。首先,這六個店面要改組成管理機構,中國古代很多官辦企業完蛋的原因,在于機構不力。朱由校認為,欲要建設一個商業帝國,必須要建設一個完備的機構體系,像后世那個三十兩一枚雞蛋的笑話,朱由校可不干。
故此,朱由校向正在認真看著自己的魏公公道:“以孤的想法,這第一寶和店管審計,其有兩個職能,第一,就是查賬,第二,是培訓各地的賬房先生。也就是審計司。
第二寶和店管人事,全國各地的掌柜,賬房先生的升職,貶謫,開除都歸它管。
第三寶和店管交通物流,孤此次督師遼東,所見之處山賊多,劫道的多,保障大宗貨物的運輸與安全就是第三寶和店的工作。
第四寶和店管檔案,作為一個在你手上發展壯大的商業體系,該存檔的得存檔,以后出點事兒也好查。
第五寶和店管財務,作為全部店鋪管理其財務與收支的機構。
第六寶和店專門做產品的營銷工作。
咱最早的老店,作為總辦事處,給你做規劃的頭頭腦腦都扔進去,讓他們有個辦事的地兒,孤暫時就這么幾個想法,你幫孤看看如何?”
魏忠賢想了想,參照著這幾個月的經歷,思索道:“殿下的想法,老奴認為可以試試,不行了可以撤銷掉。”
“那就試試,忠賢,還有甚么問題?”
“殿下這么一說,老奴還真想起來件事兒,殿下,咱的骨瓷生意,銷量已有幾分多了,老奴的意思,殿下,能否拓寬一下商業。”
“有什么能拓展的,說來聽聽。”朱由校知道,這骨瓷是個奢侈品,國內的高端市場雖然大,但也是有限,經過這么幾個月的流通,也已經充盈不少了。商業是必須要拓展的。
“老奴以為,這茶葉,糧食,吃食,錢莊,皮毛,布匹都可以賣。”魏忠賢一聽,得知小皇孫也有這個想法,就麻利的將能賺大錢的行當全說了。
“那就拓,要注意跟當地的地頭蛇好好合作。”朱由校對這幫晉商,浙商都抱以慎重的態度,但該合作也要合作。
“老奴省得。”魏公公能從底層太監爬到朱由校的大伴,自有其過人之處,處理這些事倒也不算難。
“還有,忠賢,跟洋人也可以做生意。”朱由校忽然想起這個事兒。
“哎,老奴這就走了。”
“去吧,多歇歇!”
……
朱由校正為著怎么和大商人們合作的事兒發愁,老皇帝卻陰錯陽差的幫他給解決了。
眾所周知,萬歷皇帝是個經濟學家,經常用各種正當手段往內承運庫里劃拉銀子。
朱由校代帝北征的時候,收拾了一大堆走私隊伍,而后,劉百戶扒拉了幾個人,讓他們在錦衣衛大牢里學習了一陣忠君愛國后,發現有不少晉商大佬干這個損國利己的走私勾當。被朱由校寫成密折給老頭子后,老頭子當即表示:是朕老的提不動刀了,還是各位飄了?廠衛,給朕抄!
老頭子愛好劃拉銀子,三大征的軍費中內帑占了大頭,晉商有多少銀子他通過東廠了解的一清二楚,主要是沒借口抄,這么大個馬腳露出來,不好好整頓一下,那對不起他萬歷的“惡名”啊!
抄家,夷三族,凡有牽扯者該進詔獄養身體的養身體,該學習如何忠君愛國學習忠君愛國。
后世八位“蝗商”自然是上了廠衛的黑名單,當朝大堆官員下馬,刑部大獄塞得滿滿當當。
有幾個能點炮的還想著在三法司會審放兩炮刷刷聲望,萬歷皇帝也頭疼,朱由校給他支了一招:散布這幫人是漢奸,形同張弘范。
這個不錯!萬歷皇帝雙眼一亮,漢奸這詞兒,恰當!到于張弘范——崖山上的宋將張弘范滅宋于此這個事兒那是遠傳士林。
如此一傳,京城百姓可謂是“盡罵之”,一幫子言官也不敢放炮,哪個敢放空炮,下詔獄,名聲遺臭萬年,前者不可怕,至于后者,那是士林們的命門,有如此大殺器在手,萬歷皇帝狠狠刷了一把聲望。
朱由校指示魏忠賢一個字——吃!
萬歷皇帝也將晉商們的產業盡數劃給朱由校,他自己來到內承庫旁,坐在軟椅上,看著太監將抄來的銀子一箱一箱運進庫內,反正是一枚銅板也不留給戶部。氣得戶部尚書連連上折子。
“朕還是覺得吧,朕,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