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錢啊,錢啊,錢才是一切
要說大明富不富,那當然富,自從隆慶開關以來,世界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江南那是夜夜笙歌,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豈能不富?可問題是,國庫沒錢啊!張居正花了十年才搞出的新政體系,萬歷被一忽悠,廢了新政,再打了個三大征,國庫哪來的錢?后來東林一起,收商稅都成了“與民爭利”,倒是把“重農抑商”,丟到了九霄云外。
老皇帝收了個礦稅,結果黑鍋全背上了,真是明亡于東林,此話不虛也。再者,老朱家的金融信用也賠了個精光,所謂的大明寶鈔,跟一張廢紙差不多,,萬歷后期給大臣發一堆寶鈔和調料當工資算個什么事兒啊,靠這玩意兒,誰還給老朱家賣命啊!
朱由校尋思著搗鼓一批骨瓷出來,北京這么大,雞鴨牛羊的消耗量也是非常巨大,殘骨也非常的多;骨瓷的原料之一是骨頭,這么多的骨頭會是很便宜的,朱由校同志的第一桶金,就靠它了!
大明制瓷工匠大把大把,朱由校向萬歷皇帝要了一處皇莊,十幾個制瓷匠人,一筆銀兩,開始了試驗之路。
骨質瓷的形成主要依靠氧化硅、氧化鋁和氧化鈣,其中氧化鈣的含量越高,色澤越好。在自然界中,氧化鈣的來源不多,所以選擇動物的骨粉作為氧化鈣的來源。
所謂骨瓷就是以食草動物骨灰為原料,與優質高嶺土、石英等輔料混合,經過1280℃釉燒,而制成的骨瓷產品。一般來說,原料中加入25%的骨粉即可稱為骨瓷,但當今世界上公認的質地最好的骨瓷為45%-51%的骨粉含量,并以牛骨為佳。
其制作過程經過到灌漿、模壓制胚、石膏模脫水,以及初燒、上釉燒、貼花紙烤制等工藝,經高溫燒制,成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質細膩的瓷器。骨質瓷在燒制過程中,對它的規整度、潔白度、透明度、熱穩定性等諸項理化指標均要求極高,由此廢品率很高。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細、標準嚴格,所以價值高于其它瓷種。
獨特的燒制過程和骨碳的加入,使瓷土中的雜質被消除,骨瓷顯得更潔白、細膩、通透、輕巧,極少瑕疵,并且比一般瓷器薄,在視覺上有一種特殊的清潔感,強度高于一般瓷器,是日用瓷器的兩倍。骨粉的含量越高,黏土的成分就相對降低,在制作過程中就越易燒裂,在成形上需要更高的技術,增加了燒制難度,所以更加珍貴。
現代的制作方式為五十份骨灰二十五份瓷石和二十五份粘土,就他了!
朱由校僅打算制出一批普通骨瓷來用來充當珍貴瓷器;要知道,所謂物以稀為貴,南方那幫子東林闊佬見到這玩意兒還不掏錢?(到后面,朱由校還打算用石灰石代替骨炭,弄出后世用來坑人的“新骨瓷”來盤剝那幫東林闊佬)豐富了小爺的內帑,才能完成第一個拿戰任務——訓練一隊火槍手。
說干就干,朱由校讓老魏同志負責一切事宜,自己端端正正的坐著,等著“帝師”孫承宗的到來。
首輔葉向高家中,幾個東林大佬聚在一起,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葉向高揮手示意,下人閉上門,室內僅剩趙南星等寥寥幾人。
“閣老,今日,陛下怎么選了這個孫承宗當皇孫的老師?”趙南星不解道。
“是啊,閣老,他孫某人脾氣又臭又硬,怎么就當上了這么個美差。”高攀龍道。
“老夫也不知道。”葉向高搖頭道。沉默了片刻,他接著道:“盡量保住孫承宗的位置,云從,你明日向陛下擬個折子,再薦一位我東林之人。”
“舉薦誰呢?”趙南星道。
“楊漣!”葉向高道。
“怎么都是臭脾氣?”劉一燝抱怨道。
“臭脾氣才能教出’明君’啊!”趙南星微笑道。
“來來來,喝酒,喝酒,不談國事了!”葉向高舉起酒杯道。
待人散去后,管家拿了一個包袱進來,輕聲道:“閣老,范先生的食敬。”管家將包袱遞給葉向高。
“他在北邊賺了不少!”葉向高收下包袱,笑道。
“他告訴我,那邊缺鹽了,望閣老行個方便!”管家隨后道。
“嗯?!”葉向高輕哼了一聲。
“一成半”管家小聲道。
“行嘛,教他本月初九走。”
“小的告退。”
“殿下!”孫承宗高聲道。朱由校同志腦袋一低一低,又一次睡著了。
“老師,孤不想聽這個。”朱由校揮了揮手里的《中庸》道。
“此乃圣人言爾……”孫承宗還沒說完便被朱由校打斷了,朱由校道:“圣人言,有何用?”
“締造盛世,教化眾生!”孫承宗正色道。
“自漢以降,千年來,北方一直為邊患,都教化千年了,怎么還沒教化好?”朱由校諷譏道。
“這……”孫承宗卡文了,還要再教教那幫蠻夷?那還是算了,不過為殿下立一個希望也好,免得弄出個桀紂來。
于是道:“此乃我國多戰亂之故。”
“為何多戰亂?”朱由校問道。
“官吏腐敗,民不了生,正如當世!”孫承宗道。
“非也非也,先生此言差矣,且聽孤道來。”朱由校笑道。心中長出一口氣話題算是被帶歪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