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你們祖上自宮中帶出來的所有東西全部藏在一個保險又沒人知道的地方,這個事不能讓人知道,包括你們的家人。現在的社會是金錢社會,人都易變。如果讓人知道你們手上有古物,會給你們帶來災難的。”
老人直身,向海道躹躬。然后安排去了。
半個小時的時間到了。
海道撥通了胡老的電話,將情況作了匯報。
這時,曹陽等人也被接了進來。
大家都很好奇,特別是對那十個人,羨慕不已。
兩個小時后,又是六架直升飛機飛臨。
在山谷原居民害怕、驚訝的目光中,胡老來了。
隨后,又有一個連的部隊布置在山谷外面。
胡老與族長談了一個小時,飛回了京城。
封云等公子們也乘飛機離開了。
那十個討了老婆的人沒有離開,他們留在山谷中繼續夜夜笙歌。
海道在山谷住了一晚,第二天,打道回府。
不過,來富是喜氣洋洋,因為老族長將那只母的守山犬,送給了海道。
那只母守山犬跟著來富來到了海道的面前,伏在海道的面前,來富則是叫了起來,意思就是它要帶老婆回海寨。
“你這個家伙,先斬后奏。不準!”海道故著生氣。
平頭哥一看,馬上過來叫了起來,它在幫來富求情。
海道這才同意:“你要同母狗說好,要遵守規矩。”
來富忙點頭,對母狗吠了幾聲,母狗也點頭答應了。
海道說:“既然你愿意歸在我的門下,那么我就給你起個名字,來富的名字帶有來字,那么你就叫來喜吧。”
來富對著母狗叫了一聲,母狗興奮地起身,圍著海道轉了一圈。
“好了!我們回家。”海道帶著兩狗一平頭哥,向著海寨跑去。
晚上躺到床上,海道給謝菲講了山谷中發生的事,特別是那十個家伙被招了親的事。
也許是受到了刺激,謝菲要了海道三次。最后是犁田的牛不行了。
第二天早上,兩人都睡遲了。
謝菲一看手表,叫了起來:“老公,九點了。”
海道抱住了她:“我不行了,走路都沒勁了。”
謝菲推開了海道伸向她隱私的魔掌:“你還羨慕那十個人桃花開三朵嗎?”
海道搖頭:“你冤枉我了!我從來不羨慕。一塊田都應付不過來,哪能犁三塊?”
謝菲嘻嘻笑著,拉海道起床。
海道沒辦法,只得起床,收拾好,與謝菲出了房間。
王菊看到他們出來,端上了早餐。
今天的早餐是面窩和豆漿。
面窩,是湖北地方性小吃之一,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湖北人稱為“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干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湖北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
面窩形狀與口味很別致,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
而王菊做的面窩帶著海寨的特色,那就是面窩中摻一定比例的糯米,用香麻油,加蔥花、芝麻、姜末作料。
海寨人不惜工本,做出的面窩自然與眾不同,一投入油鍋就香味四溢,吃起來更是焦脆適度、香酥并重,因而,被人們譽為海寨面窩。
豆漿則是人工手磨的,用一個小石磨,磨出來黃豆豆漿,去掉豆渣,將過濾好的豆漿原汁放入鍋中,加二至三杯水,開小火煮20~30分鐘,煮的過程中是邊輕微攪拌/邊將泡泡撈起。最后加入適當的砂糖。
謝菲最喜歡的是海寨的面窩。曾經聽海道講過好吃的海寨面窩,果然不負盛名。
吃了四個面窩,再也吃不下去了。
王菊看到謝菲喜歡吃她做的面窩,心里特別高興。媳婦每天忙的腳不落地,王菊很心疼。總想幫一把,但是那些事她不會,所以只能讓謝菲吃好些。
吃過了早餐,大家準備出門,今天定好了,要去外婆家。
謝菲來了這久,一直忙,還沒有去看外婆,再不去就說不過去了。
依然是謝菲的懸浮車,但變幻成了馬自達商務車,裝上了五個人。
海道開著車,向著外婆所在的牛頭坳駛去。
汽車來到了一座懸崖的下面,海道停下了車。
謝菲看著那懸崖:“道,是從這里上去嗎?”
這就是海道母親生長的地方──牛頭村。
牛頭村地處大別山系南段虎山下的蘄水河大峽谷區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懸崖村”。
牛頭村現有居民共68戶。200年前,王家的先祖躲避戰亂,選擇了牛頭坳居住。而牛頭村與世隔絕,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沒有匪患,沒有戰亂。這里土地肥沃,村民自給自足,生活比動蕩不安的其他地方要安逸而且富庶得多。
解放后,特別是近二十年,牛頭村人感到了與世隔絕的苦楚。
相對于外界的繁榮,這里依然是一譚冷水。
造成這個原因的是,出村的路是天道。
牛頭村海拔1400多米,與地面垂直距離約800米。
村里通向外界的一條通道,需要順著懸崖斷續攀爬17條藤梯,其中接近村莊的幾乎垂直的兩條相連的藤梯長度約100米,沒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險的。在這條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個,而摔傷的人更多。
就在這時候,來了三個學生。
他們是牛頭村的人,認識王菊。
“姑婆,你回家嗎?”一個小女孩問。
小女孩是王菊這一支的孫輩,叫王桃花。
王菊摸著王桃花的頭:“學校放假了嗎。”
“是!”
牛頭村有13個6至15歲的孩子在山腳下的鄉小學上學,孩子們平時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回家。每次上下山,家長們都會輪流接送。由于安全和貧困問題,牛頭村還有很多適齡兒童沒有進過學校。
王菊讓王桃花先上山,去喊海道的舅舅來幫忙搬東西。
王桃花看了看那堆東西,點點頭,向著懸崖上爬去。
王桃花他們在爬,謝菲在下面用手機拍攝著,她要將牛頭村的情況告訴世人,讓人們知道,這里的孩子是如何上學的。
就在這時候,爬在第一的一個男孩,頭發暈,身子向下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