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離去后,空蕩蕩的大殿獨留蕭洛一人,他從容不迫地抬手將發髻散下,不疾不徐地用十根骨節分明的修長手指重新把頭發理順,挽起一個工整的發髻,戴上官帽,打理好朝服,鎮定自若地走出宮門。
任誰也看不出他方才在朝堂上經歷了什么,他沒有必要把男人們的血雨腥風帶到妻子身邊。
果然,急躁難安的譚靈看到他安然無恙地回來,直接當著蕭喚月的面毫不避諱地上前抱住了他。蕭喚月很有眼色地默默從房間退出去,卻并未走遠,而是合上房門后輕輕把耳朵貼在門縫上,靜靜地等著蕭洛開口說話。
時至今日,她早已不是頑皮任性的少女還想著偷聽兄嫂的情話,只是從小一起長大,十幾年的朝夕相伴,蕭洛一個眼神她便知道對方在想什么,方才蕭洛進門時臉色有多難看,她看的一清二楚,她絕對不會就這樣安心離開的。
沒過多久,蕭洛沉靜的聲音響起,他拉著譚靈的手坐到桌旁,淡定地講著朝堂上的一切,聲音平靜地讓人一度無法相信他在講他自己,聽上去倒更像是在敘說一日的見聞一樣,還時不時添油加醋地調侃一番。蕭喚月在門外安安靜靜聽著,內心的情緒也隨著蕭洛所講的情節起伏不定,時而憂心,時而局促,時而緊張,時而悲痛,待聽到蕭洛被逼到自請退出朝堂終身不為官時,她驚得伸手捂住了嘴,生怕自己直接大叫著沖進去質問蕭洛。
怎么會這樣?
默默轉過身,蕭喚月有些麻木地一步一步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去。朝堂之爭遠比她想象的要復雜的多。人紅遭人妒忌,家大惹人嫉恨。一點都不假,當年蕭洛高中探花時就有人說他只是容貌出眾并沒有什么才華,就連太上皇當時也聽信了讒言唯恐蕭家權勢過大,不敢讓蕭家涉足兵權,便把蕭洛調去了刑部。如今,新皇登基,秦皓繼位,即便蕭家是助他拿下皇位的肱股之臣,他也不敢對蕭家抱有十足的信任,無情多疑是歷任皇帝也避免不了的通病。今日外放出京,說不定明日就變成了革職下獄,如今許知君做了皇后,人人都巴結國丈許晟,蕭立言做了這么久的丞相如何能不讓人眼紅,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把他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拉下來,可新帝偏偏需要蕭立言的輔佐,他為了不讓蕭立言在朝中成為眾矢之的,為了不讓群臣再在朝堂上鬧事,便只能拿蕭洛開刀!
想明白這一切后,蕭喚月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么心疼過蕭洛,連帶著之前在洛陽因為宋若蘭的事對他的那一點不滿和鄙夷都跟著消失殆盡了。大哥就是大哥,永遠都會把家人的安危放在首位,以一己之身,換子孫后代無憂,大哥是蕭家獨子,一旦他離開了朝堂,蕭立言卸任后蕭家便徹底從朝堂中淡出,就算蕭洛的兒子以后可以再為官,可少了一代人在朝中的關系和人脈,也遠不可能再有今日之輝煌。而蕭洛也會成為世人恥笑的對象,百年世家斷送于他手中,百姓哪里懂得朝中的渾水,沒有人會同情他理解他,反而會唾棄他的不爭氣,頂多心疼蕭立言家門不正出此孽子。
盛極必衰,果真是逃不掉的命運,今日若沒有大哥主動犧牲,往后會不會還有抄家滅族的兇險?一個家族的興起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心血,可一個家族的衰落,只需要皇上動動手指寫的一道圣旨。
多么可悲!
翌日清晨,金燦燦的陽光鋪滿大地,也鋪滿太極殿門前的白玉石階,天空一碧如洗,全然沒有風雨的預兆,文武百官早已于殿下候著,只等著新帝上朝。
蕭洛亦在其中。
昨晚,他跟譚靈交代好了所有事,往后余生,給不了她榮華富貴,給不了她一世無憂,或去或留,她有選擇的權力。
蕭喚月在昨晚也悄悄見了譚靈,她不愿大哥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這種犧牲,如果自己選擇進宮,是不是也可以換來段家和蕭家的安寧呢?也許那樣會死。當然,她沒敢去見蕭洛,她也知道見蕭洛也沒用,蕭洛是斷不會同意讓她進宮的,所以她只敢跟譚靈商量。
可譚靈卻道:
“月兒,你不要胡思亂想,也不要覺得對不起你大哥,你要知道,許晟既然非要你進宮不可,那便證明他有十足的把握讓你在生下兒子后必死無疑,這說明什么?說明宮里有他的眼線,也許哪個嬤嬤哪個太醫就是專門為許家做事的。新帝登基不久日日忙于朝堂,哪里能護得了你,你一旦進了宮,就不可能活著回來了!”
這一點蕭喚月不是沒想過,甚至新帝在晉王府被刺殺時心兒公主告訴她許晟的計謀時,她便猜到了許晟是籌謀已久能確保萬無一失的。
“可是……”
蕭喚月還想再說些什么,譚靈卻打住她,解釋道:
“喚月,你大哥跟我分析了當前的局勢,你聽嫂嫂一句勸。你還是看事情看的太淺,這件事表面上是許晟想讓你進宮替許皇后生孩子,可背后卻隱藏著事關蕭家存亡的大隱患。許晟只是想要你進宮,可被許晟收買的那些嫉恨蕭家權勢的群臣卻是想讓蕭家倒臺,況且許晟的最終目的也是要取代蕭家成為京中望族,所以要你進宮只是個開始,不管你會不會進宮他們都不會放過蕭家,關鍵問題是在于你哥而不是你,只有他遠離朝堂,才能將權勢滔天的蕭家從風口浪尖中解救。否則,萬一哪天父親或是云川被人揪了錯處,那必然是致命一擊,整個家族都會覆滅!”
蕭喚月緊握著譚靈的手,哽咽道:
“嫂嫂,你說的我懂,我都懂,我就是不想讓大哥走這條路,我不希望他是這樣的結局,他那么有才華,為何偏偏如此生不逢時,英雄末路?!?p> 譚靈怔了怔,也只是苦笑:
“你大哥有句話說的不錯,時運如此,你我又何須計較世人的眼光。塵緣難許,命數難棄,他自己都看淡這些世俗名利了,你也無需替他不平?!?p> 最好的心境,大概就是如此,風輕云淡,一笑過千帆。
蕭喚月輕輕倚著譚靈的肩膀,傷心道:
“嫂嫂以后何去何從???”
譚靈自然知道她所言何意,只道:
“擇一人便從一而終,不管我曾經愛過誰,我這一生只有他這一個夫君,他去哪我就跟他去哪。比起當年譚家被抄家流放,母親自盡,妹妹病死,如今這些變數于我而言不過如浮云常過眼,沒有什么是我不能接受的了?!?p> 太極殿門前,蕭洛默默站在群臣中,回憶著譚靈所言,暗道人世無常在,幸覓一知音。
不多時,新帝一身朝服盛裝登上太極殿上的龍椅,他立于萬人之上,目光灼灼投向群臣,掠過許晟,掠過譚光舒,掠過文武百官,最終停留在蕭洛身上。似乎感覺到了新帝的目光,蕭洛抬起頭對上對方的眼神,讓人無法察覺地向新帝點了點頭,露出一個淡然的笑容。
新帝以目光回應,眼神交匯間,某種默契已達成一致,扳倒許晟的計劃才剛剛揭開一角。
“朕昨日據許愛卿與諸位大人所言,徹查大理寺,現得物證如下,大理寺少卿蕭洛借職權之便收受賄賂,私放嫌犯,瀆職在先,違法在后,視人命如草芥,視王法如無物,實在枉為人臣!蕭洛,你可知罪!”
蕭洛在群臣吃驚的目光中坦然地手執朝笏走到太極殿正中央,下跪叩首:
“臣罪孽深重,愧對陛下隆恩?!?p> 一旁以許晟為首的幾個挑事的大臣各個喜上眉梢,暗道許國丈還沒把偽證呈上,皇上就忍不住先下手為強了,可見是連皇上都忌憚蕭家的權勢了,果然是功高蓋主惹人嫌呀!
新帝將許晟一干人的得意收于眼底,暗暗在心頭記上了這筆賬,是他們逼著他的蕭愛卿棄官,日后,自然有他們好果子吃。
沉默片刻,新帝抿了抿唇,繼而開口道:
“好!大理寺少卿蕭洛,收受賄賂,草菅人命,藐視王法,理應嚴懲!今念你父輩之功,特從輕發落,革除官職,取消政績,終身不得為官!”
許晟的嘴角隨著新帝的話語漸漸咧到了耳根,也咧進了新帝眸中,新帝不著痕跡地將目光從許晟臉上掃過,倒背在身后的修長手指漸漸握緊拳頭。
蕭洛毫不在意眾人向他投來的目光,有鄙夷,有同情,有不可置信,也有幸災樂禍。他只是從容的向新帝行了三跪九叩大禮,一聲謝主隆恩,就此去官帽,除朝服,從此朝堂之事再與他無關。
十年寒窗探花及第,一場風云大夢方醒。
蕭洛一身素衣踏出太極殿大門,轉過身,太極殿三個金燦燦的大字在日光的照射下熠熠閃光,那是無數寒門學子神往的地方,如今,卻成了蕭洛心頭一處難以言說的傷。當年,他就是在太極殿上被太上皇點為探花郎的,如今也是在這里被新帝降罪革職的。
太極殿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斷送他最后癡念的地方。仿佛這些年兜兜轉轉繞了一個圈,終又回到起點。
走出這個圈子,也許會有云淡風輕。
下朝后的譚光舒叫住了蕭洛,事情突然發展成這樣,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賢婿,是為父對不住你,出了這么大的事,蕭丞相不在京城,為父也沒能幫上你?!?p> 蕭洛笑著搖了搖頭,向譚光舒說明其中原委以及新帝的計謀,譚光舒很是替蕭洛感到惋惜:
“辦法是個好辦法,就是太委屈你了,蕭家的權勢的確是大了些,你啊就是生不逢時,正趕上蕭家盛極之時,縱你才兼文武,也只得身退求全,白白做了這陪襯。”
時勢造英雄,過于鼎盛之時,難免有人被埋沒。
蕭洛只是苦笑,歉意道:
“我怎樣都無所謂了,倒是連累了譚靈,嘗盡悲歡離合人間苦,卻連一天福都沒享就受了我的牽連?!?p> 譚光舒卻不以為然擺手道:
“賢婿此言差矣,不妨聽為父一言,山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山長水闊之處自有安身立命之所,靈兒是我的女兒,我自然了解她,你二人皆是淡泊之人,不妨仗劍江湖,做一對神仙眷侶豈不也羨煞旁人!”
蕭洛有些詫異地看著眼前一派逍遙自在的譚光舒,良久才開口道:
“父親這些年變了許多,與我記憶中的樣子大不同了?!?p> 譚光舒灑脫地朗笑道:
“不瞞賢婿,這些年在嶺南的蟄伏讓我想明白不少,什么功名利祿,什么名門世族,千百年之后誰又能記得誰?賢婿不妨也瀟灑些,日后帶著靈兒游歷山川,踏遍萬里山河,也算不枉此生!”
不枉此生,是啊,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后評。靈兒愿意追隨他一生,岳父也活的灑脫恣意,他實在沒必要過分自責,反倒傷了夫妻情分。
江山深處,自有一番風華。
蕭立言于兩日后回京,家中巨變他已在新帝寫給他的密函中知曉。他不相信新帝僅僅是為了讓許晟放松警惕才要將蕭洛外放,新帝是他一手輔佐上位的,那是個怎樣的治國之才,蕭立言再清楚不過,他既想要蕭立言幫他穩固皇權治理天下,又不想讓蕭家權勢滔天危及帝位,所以才用這一箭雙雕的方法拿蕭洛下手,一來為日后收拾許晟做準備,二來削弱蕭家權勢。蕭洛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會執意棄官而去一了百了,永絕后患。
蕭立言默默攥緊新帝的密函,暗道如果他不是因思念小兒子蕭淵而執意去督辦重修清蓮觀,也不會讓許晟鉆了空子,他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人就是長子蕭洛了。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么羨煞旁人的地位與榮耀,可榮耀的背后,卻是連嫡長子都保不住,多么可笑,多么可悲。
蕭洛和譚靈是在撫遠長公主秦蕙心和親回紇時離京的,蕭洛雖被革職,可心兒執意要蕭洛做送親使護送她去回紇,一路上有蕭洛陪著,就仿佛蕭淵還在她身邊一樣。也許是覺得愧對妹妹太多,新帝終于還是準了心兒最后的任性。大周有女子出嫁由兄長背著上轎的習俗,新帝貴為一國之君,無法遠送妹妹出嫁,便只能由蕭洛代勞了。
心兒出嫁前已因憂思過度身體不適,她一直瞞著自己的皇兄,不想讓他擔心,遠去回紇那日,新帝和許皇后站在城樓上目送送親隊伍的遠去,號角聲聲,禮炮轟鳴。蕭洛扶心兒上轎時,心兒一陣眩暈險些跌倒,蕭洛連忙從身后伸手扶住她,關切道:
“殿下要不要休息一下,屬下可以去回稟皇上延遲出發的時間。”
心兒抬起頭,遠遠地望著城樓上盛裝的皇帝與皇后,搖了搖頭,悲傷道:
“遲早是要走的,本宮不能讓皇兄有任何后顧之憂,不要告訴他本宮病了,我們即刻出發。”
這些年她任性的夠了,如今能為皇兄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蕭洛與女扮男裝的譚靈翻身上馬,一聲號令,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駛出皇城,長安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避讓,下跪叩首恭送公主和親,他們太平的日子,是用這位大周嫡公主一生的幸福換來的。
邊聲連角起,燕然歸無計,大漠盡頭,再無西京之繁華,只有盤旋于長空中的雄鷹,還可以遙寄和親公主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古往今來,多少公主將自己的名字刻入史冊,卻在臨終前也沒能再多看故國一眼。
后來,蕭洛和譚靈便沒再返回長安,蕭立言唯恐再生變數,提前讓蕭喚月嫁給了段墨寒,蕭洛和譚靈沒能從回紇趕回來送妹妹出嫁,也便覺得沒有再回這是非之地的必要了。
就這樣,日復一日,冬去春來,不覺已是夏深,一年后,榮國公許晟一家被高宗揪了數十處錯處削爵降職,沒收兵權,許皇后親自出宮去宣讀的降罪圣旨。許晟本還有異議,許皇后卻道若不是她在皇帝面前力保許家,只怕如今送來的就是滿門抄斬的圣旨了?;实廴缃癯岚蛴擦?,報復起來狠毒著呢,當年和許晟一起彈劾蕭家的其他幾位大臣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死的死散的散,許皇后見形勢不妙,在太極殿門口跪了一夜險些跪斷腿,皇帝實在于心不忍了,這才將許晟從輕發落,但許知君的哥哥被發配戍邊,去了西南,無召不得進京。許皇后不能把話說明,在許晟面前里外暗示一通,許晟這才明白從蕭洛被革職之時他就已經陷入了皇帝的圈套,甚至連許皇后都不知情,許家衰敗這一日是遲早的事。如今想想蕭洛那樣狡猾的一只小狐貍在面對莫須有的罪名時如此坦然的就認了罪,他那時便該想到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可惜當時過于得意,竟一失足成千古恨。
后來,皇帝以許國丈的不作為和違法亂紀為由重整朝中勛爵權貴,不為官者不得襲爵的政令得以推行,許晟被整個西京的勛爵罵的狗血噴頭,連上朝都不敢去了,稱病數日,整日在家里提籠架鳥,養貓遛狗。當然他也有不死心的時候,居然又大著膽子把許皇后的庶妹送進了宮,說是給皇上賠不是。高宗也曾笑問許皇后該不該接受,許皇后卻道先把人收下吧。于是許家庶妹進宮第一天就給了許皇后好大的臉色,說她忘本,自己當了皇后就毫不顧忌家人,害的許家淪落至此不復往日。許皇后也只是笑了笑,當晚便以一桌好菜把這不知好歹的庶妹送去了閻王殿。劉淑妃當年留下的食物相克的菜譜,許皇后用的得心應手。從那以后,許晟徹底老實了。
當年鄒嬪和錢嬪相繼生下了皇長子和皇次子,二人卻因爭太子之位互相殘害對方的兒子,皇長子更是險些喪命,高宗大怒,將鄒氏和錢氏雙雙打入冷宮,于是兩個皇子順理成章地養在了許皇后膝下,許晟默默躲在自家院子里暗自感慨:早知道皇后的兒子來的那么容易,當初何必掀起這一番風云,害的整個家族都在西京抬不起頭來。
蟬鳴漸弱,陽光微涼,枯葉紛飛,雪落皇城,不知又過了幾年,大周在高宗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高宗裁撤冗官,精簡機構,整頓吏治,并把洛陽那假充茶樓的妓院連同其背后一幫貪官污吏一鍋端,整個大周一派清明,萬邦來朝的盛況年年有。
許皇后知道,高宗獨自憑欄遠望時也時常會想念遠在回紇的心兒和與他失之交臂的蕭喚月,許皇后便常常邀請段墨寒和蕭喚月夫婦二人進宮敘舊,以此讓高宗見上一面,圖個心安。蕭喚月的確是與段墨寒做了兩年假夫妻的,偶爾情動之時也只是摟摟抱抱,再無過分之舉,段墨寒有一次是情不自禁想解開蕭喚月的衣裙的,可手都放到她腰帶上了,卻見她興趣不大,也便沒強求,兀自去屋外用涼水洗了把臉,壓制了一下心頭的那團干柴烈火。直到有一年,繼承了蘇州譚家武館的譚靈抱著她和蕭洛的兒子蕭景明回西京看望譚光舒和蕭立言時,蕭喚月看著譚靈懷里那白白嫩嫩的包子一樣的小娃娃,母性大發,突然就想為人母了。其實韓昭儀也就是當年的雨煙生下女兒寧國公主時,她就有想過自己是不是也該有個孩子,可那時并沒有想太多。如今看到蕭洛的兒子,這個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小小的胖包子,自己的親侄兒,蕭喚月再也控制不住想要孩子的想法了,一壺烈酒灌下肚,反手就把段墨寒撲倒在床上,段墨寒被突如其來的溫香軟玉嚇得不知所措,但扭捏了兩下也就從了她。于是,一年后,蕭喚月產下一女,取名段冰清。
那時蕭洛的名聲已在江湖中鵲起,他當年回吳興重新打理了一下老家的幾處莊子和鋪子,從前有官職在身自然不愁吃穿,如今做了閑云野鶴,便全指望吳興的這些田產了。后來,譚靈懷上了蕭景明,他便隨譚靈去了蘇州譚家武館養胎,期間也有被丹青客叫去當賬房先生,丹青客的賬從來沒理清過,有一次蕭洛看賬本看累了便在丹青客的院子里彈了一曲廣陵散,被一位在丹青客府上做客的琴師聽到,大為稱贊。相傳嵇康死后廣陵散失傳已久,蕭洛憑借自己在琴技上的天賦和搜集的各類有關廣陵散的曲譜將廣陵散重新譜曲番奏一新,一時間廣為流傳,而蕭洛自己也因番奏廣陵散而得了廣陵居士的封號。江湖中有不少人說他長得像當年死于非命的畫中仙,他也不做解釋,后來大戶人家辦家宴皆以請廣陵居士演奏助興為榮,漸漸地便有了“一曲值千金”的傳言,雖說這種說法夸張了些,可若是沒個百兩銀子做報酬,蕭洛才不舍臉賣藝呢。后來,蕭洛收了個小徒弟,是個小姑娘,一直帶在身邊,很是寵愛。高宗也偶爾給蕭洛寫信,請他幫忙去回紇探望心兒,每次的報酬都很豐厚,蕭洛雖不愿再為皇帝辦事,但站在朋友的立場上關照一下對方的妹妹還是可以的,于是,蕭喚月也總能收到蕭洛寄給她的回紇特產,每次都喜不自勝。蕭洛這些年也回過西京一兩次,但每次都不會停留太久,蕭喚月也就和他見了一次面,還不如見譚靈的次數多。她知道,蕭洛對這個家到底還是有一些怨念的,爹娘對蕭淵的偏愛,是他心里始終過不去的坎兒,正如蕭立言自己所言,若不是當初他為了蕭淵執意去督辦重修清蓮觀,蕭洛也不會被許晟鉆了空子害的那么慘。
到底,意難平。
歲月一點點流逝,一晃又是一年,故人天各一方,相思斷人腸,縱是太平盛世,家書依舊抵萬金。這一生,還有多少風云,沒有人可以預算,下一次在西京掀起風云的又是誰,更沒有人知曉,人們都想過上穩定安寧的生活,可是沒有誰的一生可以波瀾不驚。
風云無休止,直到這一世走到盡頭,直到許多回憶里的往事載入史冊,直到生平是非功過被刻進石碑,直到遠方不再傳來故人的消息。
大漠遠,角聲寒
風起云涌卷長安
誰道故人心易變
流年亂,空嘆惋
江湖險,易水寒
風聚云散過千帆
諸般往事付笑談
無風雨,不悲歡
門庭深,夢清寒
風輕云淡誰家院
個中兒女各癡頑
大夢醒,誰如愿
(正文完結)

江船夜雨
啊啊啊啊我完結了!終于完結了!記得等番外呀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