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的最后一天,郭輝過的很充實也很忙碌。
先是和周老先生一起去房管局過戶,忙活一上午,又是簽協議,又是打款,還得交各種稅,最后還等個把月房產證才能下來。
這還沒完,下來還有電費,煤氣費的用戶資料變更等等,讓郭輝拉上周老跑遍了整個澗西區,得虧是有個車,要是公交,呵呵。
下午又是排練一下午,怒放的生命的編曲也在李詩涵的靜心準備下完成了,到時候一并上臺演唱就行了,樂隊都不用換的。
這是學校的元旦晚會,又不是春晚,熱鬧是第一位的,再說了,咱這是現場版,跟那對口型完全是兩個概念,難度都不一樣的好吧。
晚上的時候,于薇拿回來幾個信封,很奇怪的問郭輝這是啥?
郭輝首先問的一句就是,“你沒拆封吧?”
“沒啊,我直接去門房大爺那里拿的,”
郭輝嘿嘿笑,這可是寶貝,“這個啊是這幾首歌的版權!”
于薇愣了半天,“這樣也可以嗎?”
郭輝就給于薇科普,文娛文看了不少,關于版權的事情還是比較清楚的,“只要不拆封,這個就具備法律效應。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辦法,還可以到版權局去申請,畢竟有證的東西更靠譜一些!”
于薇恍然大悟。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發行唱片也可以!”
郭輝拿著信封,找李秒彤,“來來來,丫頭,這個i believe版權送你了!抓緊時間發表啊!”
“這個the beginning是薇薇的!”
“詩詩,這個A thousand miles送你了,純鋼琴編彈編唱!不過是吉他版的!鋼琴得等我鋼琴大成才行,拿個畢業證是足夠了。”
“呦呵,這是發福利嗎?”李詩涵笑著問。
“哪里啊,這不是感謝詩詩對我們樂隊的巨大貢獻嘛!咱也沒錢,拿首曲子抵債了!咦,我說你撇嘴干啥?要不拿我抵債?”郭輝故意毛躁。
眼看著李詩涵的眼睛亮了一下,又黯淡下來。
郭輝又賤不兮兮的張開嘴對個口型,“要不rouchang?”
李詩涵白了郭輝一眼,接過信封,“不枉老娘忙活幾天,行了,這就當是報酬了!”
李妙彤再旁邊看兩個人打啞謎,對了對口型,也對郭輝說,“rouchang?”
郭輝祭出搓狗頭表情向李妙彤腦袋上搓去,“小丫頭片子湊啥熱鬧。”
其樂融融。
1998年最后一天即將過去,第二天就邁入20世紀的最后一個年頭,看著窗外皚皚的白雪,仿佛是在辭舊迎新,預示著新的一年有個好兆頭。
前世的時候郭輝也是比較關心天氣情況,大家都知道這個最簡單的道理,瑞雪兆豐年,當冬麥被白雪覆蓋,來年就有一個好的收成,郭輝所在的農機行業也會有一個平穩的發展。
道理很簡單,農民伯伯掙到錢錢了,就有動力購買生產資料了。
希望1999也有一個好的收成吧,距離2004年國家開始農機補貼還有五年,這個行業也將迎來黃金十年的大發展,是時候做一些準備了。
反而工程機械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接近尾聲,在新世紀迎來寒冬,也迎來國外大公司的并購狂潮,然后又在新世紀的第三年發力,一直突飛猛進。
汽車行業作為房地產公司之后國家經濟發展的又一架馬車也將迎來飛躍式的發展。
用一句話來說,從入世后,中華騰飛之路就再也無法抵擋了,任何想阻礙中華民族的騰飛都無異于螳臂當車,包括貿易戰在內。
你說你一個連產業鏈都不全的國家怎么和我們競爭,況且,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丟掉中華市場,誰的日子都不好過。
在互聯網領域也即將迎來第一個泡沫,新技術的產生,潰滅,再到重新反思,重新應用,周而復始,直到找到一個最佳的盈利模型,從共享開始再到收費,從不理解,最后形成消費的慣性。最后誕生了兩大網絡強國,一是米國,一是中華。
糾其原因只有一個,認真起來的我黨沒有什么做不成的。
雷俊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有很多人認同,也有很多人看熱鬧。
問題是風口是怎么形成的?大多數人現在潛意識地認為“風口”就是指互聯網,這個觀念從現在來講是成立的,因為現在互聯網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看看目前的互聯網三巨頭BAT發展史也不過短短的20年左右,就已成三足鼎立之態。他們是中華最先進入互聯網行業的,他們的崛起有一定的努力成分,同樣也是順應了一個時代的需要。換個話說,要是沒有這三者,也會有同樣的類三者出現這種結果,這是社會需求潛移默化推衍出來的產物,跟隨社會的發展軌跡這就叫“風口”。
任何逆勢而為的,那不叫風口,那叫傻波一,就比如現在,郭輝最多是搶占一下在互聯網的領先地位,否則,你讓郭輝給微信搬出來?
又能怎么樣!
沒有國家在基礎建設上數以億計的投入,你怎么發展?就拿4G來說,沒有移動數百萬個基站的投入,移動互聯網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
因為總有一批人或者一部分人在國家發展的背后默默無聞的獻計獻策,雖然可能在某些方面做的不盡如人意,但總歸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所以任何時候郭輝骨子里總是以一顆紅心自居,不買腳盆貨,不買棒子產品,理性的愛國,曾經還干過和領導吃飯的時候大罵腳盆車的事情,結果出門一看,領導丫的就開一腳盆車。
郭輝始終不明白領導選擇腳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年薪二三十萬,掉價不掉價?
郭輝搖搖頭,一時間想的有些多了。
郭輝很奇怪突然自己就歇斯底里了?難道是生理周期到了?
郭輝回來的時候專門到街道上買點鞭炮,為新年喝彩,好久沒有放炮了,這個時代又沒有人對pm2.5感興趣。
熱鬧熱鬧,挺好,從骨子里郭輝是一個寂寞的人。
隨著元旦晚會的倒數聲中,終是迎來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