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考公務員是一件無奈而又必然的事情。
無奈的部分相信看過前文的都懂,無非錢少、委屈。
心有不甘也好,尚存希望也罷,不管怎么說,自身天賦有限,似乎再怎么努力也改變不了現狀,按照既定計劃執行了半年了,所有的付出都收效甚微,聊勝于無。
原本就是自己給自己打雞血,維持著這一份爭強好勝的心。
隨著晉級失敗和年終獎的折扣發放,壓死駱駝的那一根稻草最終還是出現了。
要么換公司接著干,要么調走去其他項目,要么干脆辭職轉業。
調走去其他項目這個選項直接pass,經歷了這么多,想接受早接受了,不用等到現在。
為了留在心愛的揚州,只有剩余兩個選擇:
換公司接著干的意思是指換到同行業的其他三家合作單位,曲線救國,但剛去的地位不會太高,對于公司組織架構和同事關系得從頭熟悉,屬于半個新人了,比較不妥。
這曲線繞的有點大,距離負責人的崗位似乎更遠了些。
辭職轉業的可選空間也不大,無非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這類。
彼時考公還是很熱門的,年輕人多半都經歷過被父母親戚朋友建議的場景:
“考個公務員吧,鐵飯碗管一輩子,坐辦公室吹空調喝茶看報紙,多好!又穩定又輕松,家人臉上也有光”。
“你的某某同學進了教育局,權力可大了,好多校長見了他都得客客氣氣的,這以后孩子上學辦事多方便!”
……
在父輩眼中,公務員不像是去工作,更像是去領取一份終身成就獎。
在已進系統的不少同學那了解到一些情況,工作強度、福利待遇什么的,雖然沒覺得有多么的輕松,但我還是挺向往那種職業所帶來的社會地位的。
不管怎么說,大部分公務員還是受人尊敬的,社會認可度很高。
事實上,在大學即將畢業那會,我就參加過老家的省級公務員考試,雖是裸考,但也積累了一點經驗,知道該如何入手準備。
所以,考公就成了一種必然。
這一次,必須好好準備,裸考什么的,太不可取,如果是對考公完全不懂的,體驗一下也可以,但有一次也就夠了。
準備工作還是很耗費時間很辛苦的,也很無趣,中間過程略去不說了,因我有幸進入過1次面試,可以簡單聊聊考公的準備事宜和注意事項。
明確一點,有實際需求的最好是自行研究或者花錢報個班,這里僅做討論。
時代不同了,我不知道當下的公務員考試是否還是行測+申論的考試科目,反正當時看無論是國考省考都是。
國考顧名思義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的10月份發布職位,之后報名筆試,通過后面試。
省考指省級公務員考試,每個省的時間并不完全一致,可能同一省份每年的時間也不固定,要想參加,需要多留意相關公共網站的信息。
崗位需求會設置專業、學歷、是否應屆畢業生、基層工作年限、ZZ面貌等等的門檻,省考部分的崗位還會設置戶籍,總之需要挑選好適合自己的。
不得不感嘆,在專業這個層面上,每逢考公,都令我無比糾結。
我的專業是通信工程,公務員崗位很少會專要這個專業的,被退回的報名申請中,十有八九都是專業不符合。
關鍵字是不行的,一般有通信二字的,我都不符合,人家不是要計算機通信就是通信電子,最終我能選擇的就是大類別的,比如計算機類,也是勉強搭邊。
這種類別的,往往報名的人特別多,600+,當然,比起三不限來,還是要好不少。
三不限即不限專業學歷應屆,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嘗試過幾次,實力巔峰也就進過前十名,與前三的面試錄取標準線還有一段差距。
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有人說,申論是拉分的關鍵,得承認,他們說的對。
主觀題確實因為評判標準不統一存在不少的機會,你的字寫得工整好看,就能加不少分,我有一次連申論大作文都沒寫完,但依然得了不錯的分數。
文筆倒是無所謂,除非特別好,否則根本加不了什么分,要明白,崗位需求的不是要作家,而是實際的一線工作人員。
申論注重的是邏輯、條理,在給定的大篇幅的資料里面,通過提取矛盾核心、找到發生的原因、總結歸納適合的解決方式,回答前面的3-4道小題目,圍繞整體問題再將最后的大作文完成就可以。
說的很簡單,實際并不容易,看到論壇上說需要平常多積累,多看新聞聯播、ZF工作報告什么的,我也去嘗試過,但很困堅持不下去。
我采用的每天堅持手寫一篇或者半篇真題作文,然后給考友們(論壇上加的)互相點評,互相指正,共同進步。
一定要手寫,手速很重要,別問我為什么知道的。
行政能力測驗,沒有別的什么好方法,題海戰術,多做真題,最好每隔幾天就掐一次時間,按照標準考試時間去模擬考試,看看不足之處在哪方面。
這里面有一些小竅門,我習慣先做最后的圖形數學分析題,剛開始考試的時候頭腦還比較清晰,這一塊分數占比也大,保證這一塊的時間和準確率,然后回頭去做其它部分,至于純數學推理的那一部分,時間來不及可以放棄,分數占比小且耗時間。
至于報班,某圖、某公倒是也可以,但我從未嘗試過,太貴!
不過這并不妨礙下載他們的資料,我下載過很多他們的講課視頻,據說講師經常報名參加考試,實戰經驗很豐富,講的也很精彩。
最終還是靠個人不斷的練習提高,當你準備一段時間后,相信我,前三名并不是什么遙不可及的夢想。
至于面試,我沒有太多準備,會給你紙筆,根據題目現場分析回答,盡量避免磕磕巴巴,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想法和答題水平了,唯一的印象就是緊張,面對著滿屋子的面試官所交織出的強大氣場,腿都有點哆嗦。
如果準備工作沒做到位,日常練習都很少,建議還是不要參加面試了,這種失敗的體驗一點也不好。
公務員考試如果有機會還是準備一次,參加一次吧,能讓你看懂很多事情,看清很多原來關注不到的地方,很神奇的,相信我,努力了一定會有收獲!
說回當下。
就在我全心全意的準備的時候,有一些預料之外的變故也在悄然發生。
我的老伙伴,靜靜同志,已在返回揚州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