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棟唯一的二層樓房,是大隊的辦公地點。爺爺他們辦公和開會的地方在二樓。有時候沒人帶孩子,爺爺就帶著他們去那里玩。
二樓的邊上圍著一排鐵柵欄,在爺爺開會的或者忙工作的時候,他們就在外面的樓道里嬉鬧。有時候實在沒什么玩的,就從欄桿的縫隙鉆出去,繞到欄桿的外面,然后一步步地往邊上移,繞過一個個大柱子,一直到另一頭,然后再掉頭往回走,大膽的孩子會朝樓底下看,甚至一只胳膊抓著欄桿,一只手伸向空中給大家招一下手。單調的生活里,這種危險的游戲給他們帶來一種特別的體驗,應該是一種叫刺激的東西吧。
有一次,小北把頭伸出去,結果腦袋卡在了兩個鐵欄桿之間,怎么也抽不回來,又急又怕,最后大哭起來。喬若希在邊上急的手忙腳亂,最后沒辦法,直接沖進會議室去找人。喬若希到現在都在感嘆自己當時的勇氣。正在里面開會的人先是一愣,剛要發火,但是聽她一說,就都急忙從屋子里快步走出來,不過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們啼笑皆非。
大人們七手八腳地一陣忙活,最終也不知怎么就把弟弟的腦袋從欄桿外救了回來,從此以后,即便是再羨慕,看到孩子們再玩這種游戲,喬若北都會站的遠遠的,不敢靠近半步,看來是心有余悸啊!
直到很多年以后,喬若希偶爾還會在夢里回到當年玩翻欄桿的場景,不過那時候已經沒有了興奮的感覺。在夢里,她經常會站在欄桿外面往樓下看,感覺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掉下去,甚至經常會從夢中驚醒。
喬老爺子在外面雖然看著嚴肅,但是對于孩子們卻是又和藹又寬容,他們幾個都很愛爺爺。
不像大姑姑那種小女人類型,趙桂蘭屬于那種風風火火的性格,很不屑于收拾屋子,所以他們的房子經常有點亂,但是爺爺那里不同,什么時候都是干干凈凈,一塵不染。
據說奶奶在小姑姑十歲那年就去世了,但是爺爺的生活卻好像并沒有那種單身男人的窘迫和邋遢,做事情總是有條不紊的,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也總是那么的從容不迫,云淡風輕。
喬老爺子人長得很精神,衣服也永遠都是那么的整齊干凈,就算衣服再舊,穿在他的身上,都不會讓人有寒酸的感覺,那應該就是氣質吧。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如果說趙桂蘭起了引導作用,那么喬老爺子則是他們啟蒙知識的傳授者,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影響者。喬老爺子有很多至理名言,在他們幾個成年后再想起的時候,真心覺得是受益匪淺:語言簡練,內涵豐富,寓意深刻。
譬如:
“會怪了怪自己,不會怪了怪別人。”
“知性者可以同居。”
“穿衣吃飯,趁家之量。”
……
這些猶如語錄一般的教誨時時會響在喬若希他們耳邊,他們遇到困擾或者做錯了事情的時候,喬老爺子就會教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