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罪,今天嘗試了一下,日更萬字真特么難啊。明天起,還是恢復一日兩更或者三更的節奏,周末再爆發,對不住各位讀者了)
李麗的兒子已經滿月之后,一直吃著張勇找人代購回國的奶粉,長得白白胖胖的,就像是一個大饅頭似的,非常的健康。根據李麗跟她老公鄧凱的解釋,因為在張勇的幫助下,讓他們的孩子沒有吃到問題奶粉,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所以為了表達他們對張勇的感謝,他們把孩子取名叫做“鄧愛勇”。名字倒是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就是鄧凱在念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怎么總覺得自己的頭上似乎綠油油的。
國產奶粉事件已經讓本來就危機四伏的食品安全問題,一下子徹底爆發了出來,雖然現在人人商城在非常努力的推廣著那些安全可靠的國產奶粉,但是國產奶粉仍然難有起色。各大品牌的國內奶粉,即使經過推薦,銷量與國外奶粉相比,仍然是毫無可比性。
三鹿奶粉公司因為在這次事件中受到的打擊太大,需要賠付受害家庭大量的醫療費用和精神損失,而且公司高層紛紛因違法犯罪被捕,所以公司直接就已經宣告了資不抵債,破產了事。但是公司雖然破產了,公司的員工,公司的上游占絕大多數的善良的奶農,都是收到了嚴重的傷害的,當地部門作出了把三鹿集團公司的商標、公司資產、公司負債、公司的員工、公司的上下游人員的安置全部打包出售的方式,希望能夠解決掉三鹿集團的遺留問題。
“三鹿”商標?他們敢賣,你敢用?隨便什么商標,都比“三鹿”商標要好吧。公司資產?確實挺多的,一個大型生產工廠,一棟辦公樓,以及辦公樓、工廠下面的工業用地,都是三鹿公司的,可惜這些資產全部抵押在銀行,相當于沒有什么凈資產。生產設備比較值錢,但是也已經用了十多年了。公司最大財富,應該就是公司的那些辛勤工作的基層員工了,很多以公司為家的員工,即使知道了公司難免破產的命運,也還在那里努力的為公司做著最后的貢獻。雖然有這么多的有利條件,但是,公司的負債,那可是還有整整二十個億,這么大的負債,也將和公司的這些微不足道的資產打包出售,那可是非常可怕的。
曾經,經全國品牌資產評價中心評定,三鹿品牌價值達149.07億元。但是這一次三鹿的品牌競拍,幾乎毫無競爭,張勇就以730萬元的價格競得三鹿品牌。張勇看中的,當然不是三鹿公司那可怕的負債數額,他看中的,是三鹿的完整的上下游銷售渠道。已經被張勇攪得一團亂的國內奶業行業,還是需要張勇自己去重建的。
另外,在三鹿奶業事件中,張勇和何北的地方當局的關系,也出現了一些間隙,張勇也想通過這種行為示好,重新修復當時出現了破裂的關系。在繼承了三鹿奶粉公司之后,新成立的“勇長乳業公司”,與“忽必烈影視城”一道,已經成為了何北當地知名的,在不同行業各有發揮的兩個龍頭公司,這讓張勇一舉成為了何北最大的納稅大戶,最知名的良心商人。
“勇長乳業公司”已經成立,因為忽必烈影視城目前已經基本上步入正軌,也不在需要勇長公司的管理層過多的投入,所以新成立的勇長乳業公司,就直接以忽必烈影視城的總經理唐明明兼任了這家勇長乳業公司的總經理。畢竟唐明明和冉俊材二人,在何北已經工作數年,處理起何北這邊的各種事情,還是非常的得心應手的。
在唐明明的努力下,而且畢竟張勇的勇長集團公司的現金流是非常的充裕,所以原三鹿集團的那些債主們,雖然他們的債務已經被勇長乳業公司繼承了,但是他們也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找張勇要回他們的借款,而是把他們的借款,當做投資,繼續在張勇的勇長乳業公司運營著。少部分一定要求要回借款的債主,張勇直接用自己在國外拍電影賺的錢就支付了,甚至沒有動用到勇長集團公司賬面上的一分錢。
因為有三鹿奶業的完整的產業鏈,所以“勇長奶粉”很快就已經生產下線了,然后很快,就被放到了人人商城里面去進行銷售。但是雖然有張勇這個大善人的活招牌擺在那里,但是勇長奶粉的銷量,也還是非常的不好,甚至比其他品牌的國產奶粉,還要略低一些,這樣的結果,讓唐明明也是一籌莫展。
奶粉不好賣?實在不好賣的話,那也不一定要在這個地方破局,張勇想著,既然奶粉不好賣,那張勇可以制造酸奶,制造純牛奶來賣。另外,張勇一直在維持自己的公益任務形象,既然這樣,他可以繼續做好他為環保為綠色做貢獻的形象。這個年代,酸奶和純牛奶賣的企業雖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用塑料瓶裝的,比如著名的娃哈哈酸奶,但是張勇,想起了可以制造可降解的小紙盒包裝的酸奶,可降解的小紙盒包裝的純牛奶,這樣,不僅僅是賣出了酸奶,而且包裝還不會污染環境。
張勇將這個創意向唐明明提出了出來,唐明明思考了一下,也是覺得可行,就開始著手落實。雖然可降解的小紙盒成本比塑料瓶包裝要高的多,但是只要他們將這個賣點好好宣傳,讓更多的人買他們的產品的話,以量取勝,勇長乳業的競爭力還是可以的。
雖然這段時間,張勇的勇長乳業公司的發展不是非常的順利,但是畢竟,這也是一個開始,這樣一個新涉足的行業,特別是在這種危急時刻涉足一個行業,還是非常的需要勇氣的。勇長乳業銷量不佳,其他的奶業公司,銷量也普遍不佳,甚至很多奶業公司都已經在籌備轉型了。不過,挺過了這段低谷期,行業的春天,總是會來臨的,張勇想著。
當然,也正是因為張勇以及其他一些奶業公司的堅守,奶農們受到的損失,雖然仍然很大,但是卻也還生存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