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不管是治理天下還是經商,人是最重要的。
肖家城心如明鏡,在任何時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人。當初創建美材的時候需要人,現在身處唐朝也需要人。
近日來,肖家城養精蓄銳。整日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召見。共享客棧的生意都交給吳郁等人打理,當然這一段時間,肖家城也沒有閑著。一遍照顧身懷六甲的劉嫣然,一遍整理思路,計劃著下一步的事情。
眼看劉嫣然快要臨盆了,肖家大院上上下下都緊張起來,隨時準備著迎接新成員。
肖家城早已令人,在長安街找了最好的接生婆,大魚大肉的供養在肖家大院。
這不!唐太宗李世民下令讓宮中最好的御醫任由肖家城使喚。李世民的圣旨讓肖家城的顧慮和擔心減少,這畢竟是一個醫療設備落后的時代,他的內心對之前看到文章擔憂。萬一,這篇文章講的事情都真實的,出現了意外,他會后悔一輩子的。
在那吳家大院的一方隙地,只幾塊石頭、幾叢竹,就夠人流連一番,回首望去,山頂住秋閣的一角飛檐、山腰只一步即可跨過的玉石天橋。吳家大院雖不如肖家大院氣勢飛虹,但從這假山看得出,肖家城對吳郁真是情同手足。
假山旁有一個橢圓形的魚池,池中養著五顏六色的金魚。只見傭人小跑而來,對魚池邊喂魚的人說道:‘老爺,肖先生派人來讓您去一趟肖府!’
吳郁聽完,把手中的魚糧遞給傭人說道:“備車!”
吳郁匆忙的趕到肖家大院,踏著一塵不染的青石板,路過花叢,來到肖家大院的正堂。
只見正堂一個風度翩翩的男子,坐在高堂,拿起手中的茶杯細細品味著,此人正是肖家城。
吳郁不敢怠慢,不失禮節的問道:‘大哥,這么急找我過來所為何事?’
肖家城放下手中的茶杯,示意吳郁坐下。吳郁見肖家城穩如泰山的坐在高堂,心中便輕松了些許。隨之,傭人為吳郁沏了一杯茶,放在吳郁的面前。肖家城示意吳郁先喝口茶,在說請吳郁而來的目的。
“我找你來也沒什么大事!就是想跟你聊聊下一步我們的事情?”肖家城見吳郁再次端起茶杯。
“大哥!你說具體需要我做什么事情?”吳郁聽到肖家城的話,眼前一亮。
“目前我們得為下一步做準備。”肖家城意味深長的說道。
吳郁有些坐不住了,他的個性直率,雖然跟著肖家城這么久了,性格還是無法改變的。
目前,共享客棧掌柜們的精力全部放在打理客棧。一旦開啟下一步計劃,這些掌柜們是無法勝任的。畢竟,專業對口,古話說隔行如隔山。肖家城說道:‘我們現在得提前把人培養好!到時候我們才有可用之才,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吳郁不明白肖家城下一步的計劃是什么,對于肖家城的計劃他是百分百支持的!
當初,他們兩個階下囚,能夠混到現在衣食無憂,全憑肖家城的扶持。
“大哥!我不明白,你下一步計劃是什么?我也不去打聽。我就想知道需要我做什么?”吳郁的話音剛落,肖家城聽在耳邊,暖在心里。
吳郁能夠有現在的成就,大部分是肖家城的功勞,但也逃不出他自己的努力。肖家城明白,要是能夠找到吳郁這樣的人才當然是最好的!可是他現在做的事情很多都不是屬于這個世界的。所以他必須找一些發展潛力的人,在經過自己的打磨,成立一個強大的團隊。這樣才能夠讓他在唐朝快速的發展起來,成為一代土豪。肖家城對錢這個東西,一直以來都不是很敏感,可如今他快為人父,他必須的得為他的子女著想。萬一,有一天時空錯亂,肖家城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孤苦伶仃的劉嫣然和孩子,無依無靠。
肖家城告訴了吳郁的成立的商學院的想法,在所有共享客棧的傭人里面,挑選幾個優質的人。前往長安共享客棧的總部進行學習深造。為了考慮到,傭人的積極性。肖家城特意吩咐所有來總部參加學習的傭人以帶薪培訓,并每月每人補助二十兩銀子。肖家城給牛仲秋吩咐到,全國所有共享客棧必須派送兩到三人前往總部參加學習,以防客棧掌柜為了自己的業績不愿意派人來長安參加學習。
目前,學員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但是學員來了,學習的產所、學員的吃住及學習的內容這些都需要提前想好。最終,吳郁負責解決學院的場地及學員的生活起居。對于學習的內容,肖家城起初一籌莫展。一日,肖家城在花園陪伴著劉嫣然散步,突然想起了之前美材給員工的內容。肖家城連夜用文字寫出來,經過一周的靜安硬湊,終于趕出來了。吳郁做事的效率極高,與此同時,學院場地及學員的起居都妥善解決了。
肖家城看著自己寫的資料,高興的說道:“這下萬事俱備只欠學員到位了!”
這不!傭人急匆匆的跑來稟報:‘先生!牛董事來了!’
肖家城一聽牛仲秋來了,激動的說道:‘快請進來!’
只見一個滿頭大汗的牛仲秋,氣喘吁吁的跑進來。牛仲秋吞吞吐吐的說著,肖家城起身遞給牛仲秋一杯茶:‘牛董事!不急!有時慢慢到來!先喝杯茶緩緩!
牛仲秋接過茶,一飲而盡。毛手毛腳的放下茶杯,掏出一張紙。
“這是?”肖家城疑惑不解。還沒等牛仲秋反應過來,肖家城打開一看,大贊道:‘好!這下萬事俱備,只差掛牌開課了!’
原來,牛仲秋急急忙忙趕到肖家大院,就是為了給肖家城送他整理好的學員名冊。
肖家城計劃著,要想培養這批店里的學員,必須得找一個教書先生,教會他們的文化知識。肖家城早已名人在長安城用重金聘請了有名的教書先生,原隋朝翰林院的工作人員。在教書先生教文化知識的期間,肖家城會廣散消息,全國尋求最好謀士。謀士必須要得到打仗,商場如戰場,二者互通。
全國各地的學員陸陸續續抵達長安,在長安的共享客棧里住下。他們個個神采奕奕,宛如上京趕考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