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繁華大唐的背后

第十章 貞觀大旱

繁華大唐的背后 淡淡的平常者 2164 2018-12-07 19:00:00

  貞觀二年正月十八,魏叔琬把主簿找來叫到后院,打算和他了解一下縣內的糧食問題,自己只知道縣內糧倉的存糧實在不多,縣內的糧食商人有多少庫存,本地大戶人家都有多少存糧,要是縣內沒多少存糧的話,一旦遇上天災人禍,就是一個重大的隱患。何況自己早就想多給縣內準備存糧了。正好上次借的錢還有不少,在開荒也會收支平衡,這些錢正好拿來購進存糧。

  不打功夫,主簿李富貴面帶笑意走了進來道:‘大人,屬下來了。不知大人有找屬下何事,是否要組織百姓繼續開荒,現在大家都等著大人一聲令下好繼續開工呢’。

  魏叔琬道;‘這個事情你自行安排變好,反正之前也都進行了很長時間,已經有個固定模式,今天找你來是想問問你,縣內糧倉具體有多少石存糧,之前賬上倒是有千余石糧食,但是我可不認識糧倉內真有一千石糧食,具體有多少你知道么’。

  李富貴一聽面色微變,不過還是回到:‘回打人話,之前賬上的糧食是假的,我也不瞞大人,糧倉內空空如也,什么也沒有,渭南縣一直就窮,糧倉內一直就是空的,只是賬面上的字,糧食早就沒了,畢竟要有存糧每年都要有些損耗,要只是賬面上有,這些損耗也就不存在了,這些事情前任縣令也是知道的,錢也用來維持縣內的開支,其實也不光是我們縣如此,京兆府內的十幾個縣都是如此,朝廷估計也知道這個情況,畢竟這都是十幾年的爛賬了?!?p>  我說:‘之前的事本縣也不問了,不過從現在開始,必須要存儲糧食,不但要達到朝廷的要求,更要成倍的儲存,畢竟糧食才是根本,不然有了天災,一定會發生混亂,之前本縣借來的錢全部用來購置糧食,等今年的秋稅下來后在開始還,估計今年本縣即使不豐收,農稅也會比去年多不少,而且現在商人也比以前多了,商稅應該更多,除了交給朝廷的,縣內應該有不少結余’。

  李富貴點頭應道;‘屬下遵命,那屬下回去就開始安排開荒,并找商人收購糧食’。

  我說:‘去辦吧,多找幾個糧商,誰的價格最低就用誰,不過要把好關,不要讓他們以次充好,本縣到時候可要親自去查驗的’。

  李富貴點頭應是后就下去辦了,我看李富貴這個人還真不錯,能做實事,也沒有那種欺上瞞下的行為,糧倉的事情我早就知道,朝廷也知道,只不過這種普遍問題還沒有來得及處理,畢竟從李淵時代就已經這樣了。

  第二天李富貴來回話說:‘大人,屬下昨天聯系了幾個糧商,以大米每石兩百六十文的價格購置了一萬石,又以一百二十文每石的價格購置了二萬石糙米,共計花了四千貫錢,現在縣內還有二千余貫錢,畢竟還要開荒,雖然有些收入,但屬下還是留下了這些錢已被萬一’。

  我一想三萬石糧食也不少了,就點頭同意了。李富貴就下去忙著開荒的事情了。等到了四月中旬,即將要開始農忙了,百姓們拿到了工錢都各自歸家。經過了三四個月的功夫,縣內一共新開田地十二萬五千畝,其中賣掉了八萬多畝地,屬于縣內的五萬多畝地都租給地少的農民,等賣完了土地后,去掉各種開支,還剩下一萬五千貫錢,還掉之前借的錢還有五千貫錢,渭南縣總算富裕了些。

  魏叔琬打算等今年的秋稅下來后,就開始組織百姓修整道路,再修兩座魏水橋,畢竟渭水上面橋梁不多,還都是木橋,往返長安都要繞路,在把去長安的官道重新規劃下,不用繞路過河的話就可以近了十五里路,這樣沖長安到渭南縣就只要二十多里了。不過修橋補路都是很費錢的,又沒有利潤,所以魏叔琬才打算等秋稅下來后在進行,再加上明年的收入應該就夠用了。魏叔琬想的倒是很好,可老天爺卻十分不給面子,一直到五月中旬都沒有下一滴雨,魏叔琬馬上感覺今年可能要發生干旱了,于是找到李富貴告訴他繼續收購糧食,除了留下縣內需要開支的外全部花光。等到了六月初,地里都已經開始干涸了,也沒下一滴雨,糧價更是應聲而漲,渭南縣還好,由于之前的打井修渠,雖然干旱,減產部分糧食是一定的,但還不至于顆粒無收,老百姓的心里還算安穩,可是去年那些不讓水渠從地里拖過的人就到了霉了,由于水渠離得遠,只能去井中達水澆地,費時費力不說,也比旁人要勞累很多。

  等到了六月中旬,各地已經開始有流民,大量流民涌向長安城,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來到渭南縣,魏叔琬及時開艙放糧,組織人手施粥,并且把流民登記在冊,僅僅來到渭南縣的流民就有七八萬,魏叔琬把一個地方的人安排在一起,在縣城外組織流氓自己動手搭窩棚居住,并召集流民之中的青壯修路修橋,開墾荒地,每天不僅供飯,還發給發給青壯少量糧食,然后上書朝廷,把自己的應對方法寫了出來,并建議朝廷減免今年的賦稅。由于有了大量流民,渭水橋倒是很快修好了,通往長安城的官道修的也很快。

  這個時候朝廷也有些慌了,李二帝下每天都收到關中請求救濟的奏折,可剛剛用錢買突厥退兵一年,李二帝下的府庫都空了,魏叔琬的奏折倒是讓李二帝下眼睛一亮,在沒有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李二帝下輕車簡從的來到渭南縣,一路上只見大量青壯在修路,有的地方在搭建窩棚、開墾荒地、修渠打井。李二帝下問了流民一些問題后,就來到渭南縣城,等到了縣城外,看到一起井然有序,有專人登記流民,登記完畢后,把同一個地方來的流民分配到一處,然后發放救濟,組織災民干活,并有醫者為生病流民診治,只有老弱的還安排人多的家庭照顧。

  李二帝下倒是看的十分欣慰,心里想,要是天下所有的的官員都這樣多好,不等不靠,自己動手為朝廷解決問題,那自己這個皇帝可就輕松多了,又進了縣城看看了,發現縣城也并臟亂,心里就更滿意了,之后再沒有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回了長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富平县| 包头市| 泸州市| 陵川县| 贵港市| 达日县| 泉州市| 武鸣县| 梧州市| 清涧县| 孝义市| 桐乡市| 龙岩市| 临朐县| 苏州市| 藁城市| 巴马| 伊通| 阳东县| 含山县| 吉林省| 崇礼县| 边坝县| 新邵县| 绥中县| 越西县| 股票| 名山县| 平度市| 突泉县| 甘孜县| 山西省| 西平县| 镶黄旗| 伊川县| 白河县| 木兰县| 互助| 凌源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