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所說的話,有一半是真的,有一半是假的。沈愴然長得好看,卻又卑鄙,這話沒錯。不過對于張文勇的描述,是很言過其實的。張文勇算不上極其英俊,但也是看得過去的。
但是蘇塵不得不這么做,就像知乎上那些講故事的人一樣,想要取信于人,首先就要讓對方相信你說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最好的辦法往往不是這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而是發(fā)生在自己的朋友身上。
景平公主聽了蘇塵的話,又看到蘇塵那誠懇的眼神。其實蘇塵的眼神里并沒什么誠懇,事實上從眼神里面,旁人永遠也看不出過多的情緒。然而只要你認(rèn)真看著對方的眼睛的時候,對方就會有一種你很真誠的感覺。
景平公主道:“說來說去,你還不是在說我長得不好看?”
蘇塵道:“公主殿下誤會了,我并非說您長得不好看,而是說在這位蘇采薇姐姐面前,您是沒她好看的。然而如果沒有蘇采薇姐姐,只看公主殿下一人,誰又敢說公主殿下不好看呢?”這話倒是真的。
蘇采薇拉住景平公主的手,道:“玉苓,我覺得這個蘇塵說的話,很有幾分道理。人的長相也許是天注定的,但是人的心靈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心地善良,誰又會說你長得不好看呢?”
蘇塵趁機補了一句:“公主殿下的氣質(zhì)是很好的。”這句話是萬金油的話,如果你不想違背良心夸贊別人長得好看,那便說一句你氣質(zhì)很好,絕對沒有任何差錯。
景平公主想了想,笑道:“蘇塵,倒是一個有趣的人。好吧,這一次就算你們過關(guān)了。本宮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也不想平端冤枉你們,你們可以回去了。”
其實景平公主平日里做過許多任性的事,公主的權(quán)力擺在那里,她看某個宮女長得太好看,就會把那個宮女毒打一頓。這種任性而肆無忌憚,皇宮中的太監(jiān)宮女早已習(xí)慣,否則今天景平公主將蘇塵和趙守義叫出來,侍衛(wèi)也不會那么習(xí)以為常。
景平公主想要收拾一個人,那可真是易如反掌。
不過此時公主殿下放了話,侍衛(wèi)便將蘇塵和趙守義帶回了緝熙殿。回去的路上,蘇塵和趙守義對視一眼,兩人經(jīng)過這一次死里逃生之后,感情上倒是有了些同病相憐。
御花園內(nèi),待蘇塵等人離開后,景平公主長嘆了一口氣。
蘇采薇攬住景平,道:“玉苓,有什么不開心的?”
景平看著蘇采薇,略有些羨慕的說道:“采薇姐,你說為什么你就生得這么好看?”
蘇采薇道:“那有什么用?就像蘇塵說的,心中美麗才是真的美麗啊。我的小景平一定是全天下最好看的人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總覺得那個小子是在騙我。”景平有些遲疑的說。
蘇采薇篤定道:“當(dāng)然是真的,就算你不相信蘇塵,總也應(yīng)該相信我。”
“嗯。”景平點點頭,心想,我要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
“好險啊,幸好讓咱倆給糊弄了過來。”蘇塵和趙守義重新被帶回了緝熙殿,趙守義待侍衛(wèi)大哥走后,長長的喘了口氣,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蘇塵笑道:“趙兄的應(yīng)變能力很厲害啊。”
“你也不差。”趙守義贊道,“你說的那番話,我都相信了。”
蘇塵道:“我可不是瞎說的,在我看來,心靈美才是真的美。外表有什么用?如果徒有虛表,那也是浪費。”
趙守義道:“真的?”
蘇塵道:“真的。”
真的就有鬼了。無論是什么時代,長相永遠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而有一個好長相,絕對能夠讓人在人際交往中得到不一樣的關(guān)注。在現(xiàn)代,形象好的人,工作就會非常順利,如果說話再好聽一點,那么升職加薪絕對不成問題。在古代,同樣如此。當(dāng)年黃巢為何會掀起起義大軍?只因為黃巢高中,卻因為自己長得難看,被皇上當(dāng)場革了功名。黃巢心中不忿,故此揭竿而起,讓偌大大唐,陷入了長久的動蕩之中。
除了黃巢,還有一個鼎鼎大名的長相丑陋之人,同樣被當(dāng)時皇上革除功名。那個人便是鐘馗。鐘馗因此撞死金殿之上,后來便傳成了一個捉鬼小能手。
所以說相貌這種東西,還是很重要的。不過這只是特例而已,畢竟長得好看很難,長得難看也很難。景平公主屬于那種能看得過去的女孩,稍稍捯飭一下,也算一個小美女。如果她能夠做到心地善良,倒也確實給她的相貌加分。
“你當(dāng)時說公主殿下不好看的時候,我真是快要嚇?biāo)懒恕=o你多少個膽子,你才敢這么說啊。”趙守義道。
蘇塵無奈的道:“公主不是說不能和你一樣答案嗎?那我豈不就只能說不好看了。”
趙守義遲疑一下,道:“其實后來我琢磨了一下,可能當(dāng)時公主殿下的意思是,你可以說她好看,但需要換一個理由。”
“是……這樣嗎?”蘇塵聽聞此話,仔細(xì)回想一下,也許公主確實是這個意思也不一定。
那豈不是說,自己真真正正在鬼門關(guān)前面走了一遭?
想到這里,蘇塵不知不覺,也有些膽怵了。
這輩子最好再也別進宮了。蘇塵不由得想道。
在這皇宮之中,處處都要小心,實在讓蘇塵別扭得不行。還是在陳府呆著好,沒有那么繁瑣的禮制,更不需要隨便見到一個人,就客客氣氣的。
蘇塵來到大陳已經(jīng)半年了,仍然覺得,安安穩(wěn)穩(wěn)過完這一輩子,是最好的事。
兩個人討論了一會兒,忽然門外有太監(jiān)高聲宣呼,這一聲宣呼,代表著皇帝文宗,終于來了。
蘇塵和趙守義隨著百官起身,向從門外款款走進來的文宗行禮。文宗走在最中間,旁邊則是皇后娘娘,在兩人左右,各有一個年輕的男子,大概都是二十五六歲的模樣,那是文宗的兩個兒子。左邊那位,乃是當(dāng)今太子,陳云豐;右邊那位,則是二皇子殿下,陳云牧。
文宗共有四個兒子,太子陳云豐和二皇子陳云牧均是皇后所生,而三皇子陳云禮比兩人稍小一些,是麗妃所生;四皇子最小,年僅十三歲,是文宗最后一個兒子,名為陳云旭,乃宜妃所生。
今日廷宴,文宗只讓太子與二皇子出席,三皇子與四皇子并未批準(zhǔn),還有唯一的公主景平,也未批準(zhǔn)。由這,就能看出,文宗對大兒子二兒子的偏心,畢竟這兩個兒子,乃是自己的原配皇后所生。
受了百官的禮,文宗施施然走到了殿前主位上,皇后坐在文宗身邊,太子和二皇子坐在左手位,右手位乃是王爺落座,不過此次回京的王爺,只有康王和福王。
除了康王,此時大陳還有三個王爺,分別是祁王陳軒,福王陳信,蜀王陳德。祁王陳軒封在潭州,福王陳信封在福州,蜀王陳德封在成都府。潭州與成都府路途遙遠,故此兩位王爺并非年年都會回來,福王倒是比較近,于是每年都會回來看望。今年是康王十年來第一次回京,也是個非常有紀(jì)念意義的日子。
待文宗落座之后,文宗簡單說了兩句,便正式上菜。
這上元之廷宴,也就正式開始了。
好戲,也便在此時正式開始。

淺淡憂傷
只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