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長,這是我特意讓心蓮姐給準備的,全是我們村里自己產的,原生態無污染的有機食材,您嘗嘗。”落座后,甄有愛給王興洲把酒倒上說。
“都是好東西呀,”王興洲也不客氣夾了一塊木耳開吃了,“嗯,確實不錯,你們村的木耳已經有一定名氣了,還需加大宣傳力度。”
最后,王興洲對水洞壩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也對甄有愛個人的工作給予了肯定,還說要把水洞壩村塑造成典型,讓其他落后村前來取經學習。
真是鼓舞人心啊!
臨走前,王興洲對駱以珩說,“看來你要加油了,不然……”,說完寓意深長地一笑。
甄有愛沒弄明白什么意思,正想問駱以珩,就看到駱以珩也正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
突然一陣心慌,甄有愛避開了那讓人心跳加速的目光。
下午,王興洲走后,甄有愛和駱以珩商量著,趁著休息時間,去走訪慰問一下村里的貧困戶和孤寡老人。
帶上事先準備好的棉被和常備藥品,甄有愛和駱以珩先來到了孤寡老人五奶奶家。
五奶奶八十多歲了,無兒無女,老伴兒也在十多年前去世了,平時都是張正義,林燕妮和鄰居經常照應著,村里已經沒人知道五奶奶叫什么名字,老老少少全叫她五奶奶。
幫五奶奶打掃了一下屋子,留下慰問品,甄有愛和駱以珩又去了其他幾家,然后來到“二瘸子”家,就是上次要甄有愛扶貧幫著找媳婦的那個。
“二瘸子”本名叫張樹友,家里只有他和耳朵有點聾的老娘兩個人。很小的時候得小兒麻痹癥,一只腳有點瘸,一直被村里人叫“二瘸子”,因為殘疾很多活都不能干,家里一直很困難。
“大娘,二瘸子在家嗎?”駱以珩大聲問坐在門口曬太陽的“二瘸子”娘,沒有得到回答。
“誰在叫我,瞌睡都給我趕跑了,”從屋里傳出“二瘸子”懶洋洋的聲音。
“我是駱以珩,來慰問你們來了。”
“啥?慰問?”話音未落,“二瘸子”已經披著衣服出來了,“慰問金多少?快給我。”
“沒有慰問金,這是給你的。”甄有愛好氣又好笑地白了他一眼,駱以珩遞上棉被和常備感冒藥品。
“我要這些干什么?我缺的是錢,錢!”“二瘸子”把棉被和常備藥隨手扔在一邊,“你們什么意思?啊?送藥,這不是詛咒我們生病嗎?”一副要打人的架勢。
駱以珩本能地把甄有愛護在身后,“你要干嘛?”
“我不干嘛,你要干嘛?”看著比自己高個腦袋的駱以珩,“二瘸子”瞬間慫了,“你還敢打我不成?”
甄有愛拉著駱以珩舉起的手,“別和他一般見識,其他人看見了不好。”
“二瘸子”一聽這話,知道駱以珩不敢和他動手,又張狂起來,“要么你們給500元慰問金,要不就別怪我不客氣。”
“你,太無恥了!”駱以珩氣得又舉起了拳頭,“二瘸子”娘雖然沒聽清到底什么事,一看怕要打起來,趕緊過去拉駱以珩,誰知道還沒碰到駱以珩,自己卻一不下心摔倒了。

春曉泓言
感謝支持,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