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木散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除了日常會忍不住經常性思念葉瑜舟,導致經常性發呆以及走神之外,還有來自一些陌生人的困擾。
初到帝都的第一天,叔叔裘勵就帶他去了裘氏企業進行參觀。張木散還是第一次看到不輸他父親企業公司的規模和設計。在他讀過得很多書里,有一本書專門就講和具體分析什么樣的人,會選什么樣的建筑風格。
整棟裘企大樓的風格主打透明玻璃進行各種切割裝飾,拒絕各種無用的裝飾設計,整體以灰色,黑調為主的人,有著極強的商業野心。
這類人會最大程度的調動周圍的一切來為自己創造最大的利益,也就是一種情感簡化。每一個員工的辦公桌上,除了自己的工作必須用品:筆、紙、文件、電腦等物品之外;根本不允許有任何私人物品出現。
曾經有一名員工在工作桌上,放上了自己跟男朋友的合照,第二天就被通知:要么撤掉私人物品,要么給予離職處理。
員工自然是選擇了前者,理由很明顯,任何人都會選擇。裘氏企業除了這項規定和嚴令禁止工作時帶有私人情緒之外,其他的條件都近乎完美。
普通節假日雙休,特殊法定節假日如果加班,加班獎勵一定是在同行企業中的翹楚。在每一周,每一個月,都會組織各種大大小小活動,來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也可以帶家人參加。在裘企,很容易看到的一些畫面就是:
一個員工在工作時格外的認真、投入,就算有時被嚴苛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態度嚇退,甚至嚇哭時,會進入員工專屬的一間小屋子里,大哭一場或是深省一番;接著走出來,繼續工作。整個企業的工作效率異常的高,并且每年還有很多人爭破頭地想進入裘企。
張木散的的確確是對這種管理體制感到敬佩。這個體制雖好,確立之初肯定實行起來不容易。每一個員工都是人,是人就會對自己的物品帶有自己的情緒,自然有不少反抗過這個制度的人。
但是怎么讓反抗的人進行思想轉換,以及對自身企業將來的員工有哪些心理建設要去做,這些的處理,才是讓張木散覺得裘企老總,也就是他叔叔絕對不簡單的地方。
裘叔本來只是張父的一個生意合作伙伴,近幾年的合作多了,才和張企開始合作起來,接觸也就多了。但是裘叔對他的熱情,好像有些超出了正常的沒血緣關系的叔叔,對一個小輩的關心。
這一點張木散心下疑惑,但裘勵在他的面前也沒有表現出什么不對,也沒有向張木散打聽過關于自家企業的隱私之類的,張木散也就漸漸放心了。
讓張木散沒有想到的是,惡意并不是來自裘叔,而是來自裘叔公司里實習的每一個人。這些人都是憑著自己的努力,畢業考證書,走進了公司。張木散的出現就無疑是在告訴他們,其實有的人不努力,還真的就是年紀輕就能比他們輕松,他們過得好。
對這個15歲的小男孩雖然心有敵意,但是卻沒有人敢表現出來,畢竟現在都在講改革開放,誰不想多工作,多賺一點點的錢,用在將來進行投資,翻身一變自己當上老板呢?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于是張少爺不意外的發現:
自己的桌上原本裘叔吩咐要處理的3份文件,吃了一頓午飯回來就變成了30份的一座小山。原本可以好好工作的電腦,在關機之后,一個上午的分析數據全部丟失,只能重做。吃飯的時候,沒有人一起邀請他去吃飯就算了,可是為什么公司餐館下面的老板打他的菜,分量都比別人的偏少了足足一半!
“幼稚。”張木散在公司實習一個月之后,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明明整他的時間都能多看1、2本書,偏偏就是要搞一些小動作。但是張木散并沒有被這些表面現象在所迷惑。這些普通員工對待張木散的所作所為,其實一些主管和高層是肯定知道的。
一般的員工,張木散可以猜測只是一般的嫉妒心作祟,來針對他。但是高層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才是真正隱藏在背后的真相。
裘叔知道著這一切,并且很有可能自己的父親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