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元堂先生高聲宣布黑隊勝利的時候,神采飛揚的姜羲,笑了。
她額頭上、鼻尖上盡是汗珠兒,后背也被汗水打濕,累得喘氣不止。
但是!她從來沒覺得這么暢快過!
剛開始上場,是她答應了盛明陽要贏,到后來,便純粹是因為開心!
這種與風為伴的速度與刺激,挑動她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叫囂著酣暢淋漓!快意無比!
姜羲只覺得套在身上的那個枷鎖被打破了,從前不敢做的不能做的都在恣意冒頭,連靈魂深處都在為這份輕松自由而愉悅歡呼!
直到她從馬上跳下,這份愉悅的心情也始終揮之不散。
盛明陽張開手臂大步跑過來,高呼:“今天十里樓包場!我做東!”
“哇哦!”少年們歡躍興奮!
“不醉不歸!”
少年們高興地叫嚷著,揮舞著手臂齊齊涌向了……姜羲。
周圍瞬間冷落下來的盛明陽笑容一滯,就看見平時都圍在他身邊的少年們,這會兒全簇在姜羲身邊,一口一個姜九郎,七嘴八舌地述說著興奮之情,姜羲就含笑點頭,也不說話,靜靜聽著。
這眾星拱月的場面,以前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還有十里樓!也是我請客!
盛明陽有點委屈,有點酸澀。
可想到姜羲幫他贏了穆昭,一切又不算什么了。
郁色化為歡喜,盛明陽也擠過一堆少年,湊到離姜羲最近的位置。
馬球場另一邊,緋衣少年們神色郁郁地望著另一端的熱鬧景象。
有少年忍不住酸酸說了一句:“不過就是耍了點小招數,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是就是。”其他少年跟著附和,皆是心有不平。
大概是對這場馬球太過十拿九穩,所以輸了心里難受吧。
神情沒什么變化的穆昭卻忽的笑了起來。
“十三郎,你笑什么?”少年好奇問。
穆昭搖搖頭,一邊笑一邊低嘆:“各贏一局,算是扯平了。”
少年疑惑沒懂:“什么?”
穆昭沒再解釋,只是睨著身后一群人:“輸了就輸了,沒什么借口。嗯,既然盛明陽做東十里樓,那我們也去,沾沾喜氣。”
“我們去做什么。”少年垂頭喪氣道。
穆昭揚起下巴,眼中流光回轉:“我們可都是玉山學子,真正的對手是江南書院。端午馬球,我們還沒輸呢。”
穆昭意味深長的話讓少年們意識到了什么。
看穆昭主動朝著姜羲等人的方向走過去,也跟著追上。
……
中間看臺上的長輩們,也欣慰地看著這群少年們歡鬧跳躍,難免生出不再年少的唏噓。
站在元堂先生身邊的顏唐先生無奈搖頭:“這群孩子,玉山明令不許吃酒,還嚷嚷著不醉不歸。”
“玉山上不準吃酒,他們去十里樓,那是玉山之外,我們可就管不著了。”
顏唐怔愣地看向元堂先生。
就見元堂先生老頑童似的沖他擠擠眼睛。
盛楠也在看著少年們,順便叫來隨從,讓他幫六郎提前去十里樓打點。
等姜羲一群人簇擁著到了十里樓時,十里樓已經為了慶賀的少年們清了場,掌柜的笑盈盈湊上來說盛家已經叮囑過了,今天一概銀錢全從盛家賬面上支出。
第一次得到這種待遇的盛明陽頗感受寵若驚。
他親弟弟盛明煊則在旁邊小聲感嘆:“果然是九哥啊!”
盛明陽忍不住暗暗磨牙,側身一巴掌拍在盛明煊的后腦勺。
盛明煊無辜摸著頭,不解地望著六哥。
盛明陽不再理他,而是轉身向穆昭等人,出言諷刺:“你們幾位倒是臉皮厚,輸了球也敢跟上十里樓來。”
穆昭一旁的少年當即怒色,穆昭抬手攔住了他。
“盛六,我們不是不請自來,姜九郎邀請我們來的時候,你可親耳聽見的。”
盛明陽一時氣悶,開口辯駁:“那是她大度!”
“姜九郎的確大度,這一點盛六你可要跟著九郎好好學學。”
穆昭丟完這句話,撥開擋路的盛明陽,跟著姜羲一群人踏入十里樓。
盛明陽被氣得跳腳,也追了上去。
三樓開闊的大廳早已被布置好,少年們一到,就將姜羲擁上上座。
做東的盛明陽也拽著姜羲坐了上座,自己則坐了下首,還驕傲地揚首掃了四下一圈兒。
其他人也均落座。
舞姬們魚貫而入,樂師們奏起絲竹。
美酒佳肴也如流水般端上了桌。
盛明陽還在跟姜羲憤憤咬耳朵,不解為何要叫上穆昭。
姜羲眨眨眼,一句“因為我們都是六道學子啊”,將他打發了。
盛明陽苦思半天,終于恍然:“難道你是想……!”
姜羲伸手在他肩膀拍拍,也把后半句話給拍了回去。
盛明陽頓時不惱了,還眉開眼笑像是打了大勝仗。
“對了,我想問問你。”姜羲捏著酒杯,突然問道,“我聽說馬球,不是興起于大云,而是自北越傳來的?”
“是啊,怎么突然問起這個。”
“就是好奇。”
“北越王庭的那群蠻夷貴族是最喜歡打馬球的了,聽說連他們的北越王都十分的熱愛馬球,加官進爵就看會不會打馬球!”
盛明陽充滿鄙夷地哈了一聲,頗為瞧不上北越的蠻夷作風。
姜羲瞥著他:“你不也喜歡打馬球?”
盛明陽尷尬道:“兩回事嘛。”
姜羲挑挑眉,沒說什么:“我看這馬球,有點練兵的意味在內。”
“你該不會是說……北越盛行打馬球,目的是為了練兵吧?”盛明陽愕然地張大嘴巴。
“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盛明陽茫然搖搖頭:“沒,就是覺得不可思議。我大云開國百余年,從未打過仗,你這話說出去,怕是會有很多人指責你是無稽之談。”
姜羲撇嘴:“我也就跟你說說。”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也覺得你說得……有點道理。”盛明陽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見沒人注意,才對姜羲小聲道,“你知道前朝大周嗎?”
姜羲點頭。
“那你知道大周為何而亡嗎?”
“這個在史書上看過,似乎是大周末年,各地百姓不堪帝王暴虐民怨四起,北越與南盛兩國聯合攻周,大周顧暇不及,最后亡于戰亂。不過這一段歷史,似乎語焉不詳,應該是有什么東西被抹去了。”
盛明陽低聲道:“你說得沒錯。周幽帝雖然昏庸不堪,暴虐苛政,卻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兒子,昭圣太子!”
“昭圣?后人謚號?”這評價可就高了。
“嗯,圣聞周達、威儀恭明曰昭,揚善賦簡、敬賓厚禮曰圣。是為昭圣太子。這位昭圣太子,被視為大周希望,興盛之主。而他也不負所望,自十二打理朝政,遠比他昏庸無能的父親優秀百倍。只是可惜,上天給了他優秀的才能,卻沒給他足夠的時間。”
盛明陽唏噓道,
“當時狼子野心又兵強馬壯的北越看出大周危難,聯合了南盛,意圖吞并大周,瓜分中原。當時的大周社稷飄搖,兵馬不堪。昭圣太子硬是在這樣的局面下,靠著一己之力扭轉了戰局,還親自上陣鼓舞士氣,不僅打退了兩國軍隊,更是把北越鐵騎打得落花流水,十存一二。南盛那群山民也龜縮進了他們的十萬大山,此后百年沒敢再冒頭。”
“只是可惜,昭圣太子卻在這場艱難戰役中負傷深重,最后不治身亡。他的兩個弟弟,則為了太子之位爭得頭破血流,毫無昭圣太子的仁慈,把周朝推向了更深的懸崖。之后的事情你大概就知道了,我們大云的太祖,也就是周幽帝皇后的弟弟,昭圣太子的舅舅,是他站出來穩定了大周的混亂局面,開辟新朝,便是如今的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