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一首詩
白山帶領中尉軍離開咸陽的消息傳到劉邦軍中。
劉邦召集諸將商議對策。子嬰并沒有如眾人所想,放棄咸陽,依舊留守有一萬宮廷禁衛。
周勃道:“子嬰即位,殺死趙高,百姓多有親。我們攻打咸陽,咸陽百姓也會助他守城。”
曹參、曹無傷等人都十分贊同。
張良卻道:“不然。”
劉邦喜道:“子房有何對策?”
張良道:“即便咸陽出兵三萬,也不一定能在六國聯軍抵達函谷關外時,占據函谷關。咸陽城的一萬宮廷禁衛是不能動了,他們只能征兵。”
張良看向眾人道:“征兵則威望損,威望損,則咸陽上下離心,此碭郡長可乘之擊也,急擊勿失。”
劉邦聽了張良的分析,如撥開云霧見天明,道:“諸將聽令,全軍即可開往咸陽!”
函谷關。
劉辟非站在關墻之上,俯視秦軍,卻也不得不為秦軍陣型的規矩齊整贊嘆。這是秦軍精銳中的精銳。而帶領這只精銳的,是劉辟非放走的白山。
白山沒有派人勸說劉辟非投降,因為與劉辟非相處越久,他就越清楚知道劉辟非滅秦的決心。他,白山,則要守護大秦的社稷。
劉辟非此時兵力三萬人,但被劉辟非苦心裝備的隊伍,面對白山麾下的咸陽衛戍軍團,卻如穿戴著破銅爛鐵一般,寒磣的很。
劉辟非指著城下的秦軍道:“秦軍一個個穿戴齊整,這都是為我們送裝備來的。”
眾將大笑。
劉辟非乃令呂青山守左邊墻段,吳芮守右邊墻段,自領中軍,與粟力一起,守中間墻段。秦仲自領一軍,隨時派遣隊伍支援關墻上的戰斗。
此時,洛陽秦軍已經被劉辟非打散,擴充到自己的隊伍中,這樣做,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強自己的力量,但同時也有隱患,劉辟非卻顧不得許多了。
自函谷關進入白山視線后,白山便讓大軍就地筑營,花費了三天時間,打造攻城器械。
咸陽衛戍軍團齊聚了帝國最優秀的攻城技師。三天時間內,白山軍打造云梯二十架,攻城巨塔四座,每座攻城巨塔之上可裝載百名弩兵,對城墻之上的守軍進行攢射。
函谷關,似乎也在這四座攻城巨塔面前,變的矮小了。
攻城器械打造完畢后,白山軍便部署所部對函谷關展開猛攻,自領中路,親自帶軍沖鋒。白山將帝國復興的希望寄托在這猛烈一擊上,若能快速拿下函谷關,則帝國仍有希望,若不能,他寧愿戰死在攻城戰中。
二十多架云梯在秦軍五百主的帶領下,率先抵達城下,隨即函谷關的墻面之上猶如一塊沾滿了螞蟻的飴糖,從遠處看去,不斷有人掉落,有秦軍也有楚軍。
秦軍攻擊之猛烈,劉辟非第一次有支撐不住的感覺。短兵交戈之下,劉辟非幾次差點被傷到,都是粟力在旁拼死護衛,劉辟非才得以保全,沒有受傷。
秦仲站在城墻之下,見到城墻守軍岌岌可危,從后備隊撥出六千人,分三路支援城墻各段落的戰斗。
楚軍暫時穩住了陣腳。但很快,四座攻城巨大靠近函谷關。攻城巨塔之上弩手張開弩機,弩箭齊發,無差別射擊之下,劉辟非軍死傷大片,便是那些與劉辟非軍戰斗的秦軍,也都直接被射死。一時間,四個小段落堆滿被弩箭射死的尸體。
慘叫聲,呼喊聲,廝殺聲,不絕于耳。耀眼的暖和春日陽光照耀在血跡斑斑之上,讓鮮血的味道更加濃郁。
白山看到了劉辟非,他知道劉辟非才是這支部隊的靈魂,就像是劉辟非偷襲王恢所部一樣,白山決定對劉辟非也采取斬首行動。他從一名弩手手里接過弩機,站在攻城塔上對準劉辟非射出。
攻城巨塔一震晃蕩,白山這一箭射偏了,射在劉辟非的前胸,雖然有防具保護,巨大的沖力還是讓劉辟非向后退了數步。眾士兵看到這一幕,有不少朝劉辟非看來。
的確如白山所料,劉辟非是這只軍隊的軍魂所在,劉辟非受傷,對守軍士氣打擊甚大。
劉辟非笑著砍斷弩箭的箭枝大聲道:“我六千錢在陳留做的盔甲,連秦軍的弩箭也射不破!”劉辟非說著,繼續投入戰斗。
這舉措只是轉瞬間的事情,劉辟非部士兵見到主將無恙,又都與秦軍拼殺起來。此時秦仲也帶領剩下四千人,投入到城墻中段來。
秦仲看出白山是將主力集中在了中路,其目標不言而喻,正是劉辟非!
白山明明看到劉辟非被箭射中,可劉辟非看上去跳的更歡實了,白山當下再次射出弩箭,可劉辟非麾下衛兵早已經張盾保護住劉辟非,弩箭射在了盾牌之上。
忽然,左段墻落唱起了軍歌,秦軍的《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一句接著一句,原本被劉辟非編入隊伍的洛陽秦軍,大部分是關中子弟。此時聽到《無衣》之歌,一個個,一位位,不知道改劍指何人了。
形勢頓時變得微妙起來,城墻的戰斗也陷入了短暫的停止。他們都在等待已經投降劉辟非的洛陽秦軍的態度。
劉辟非心思電轉,他很清楚,等待只會讓自己迎來滅亡。
這是他忽然想到了李白的一首詩來,乃開口朗誦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眾將雖然不明白劉辟非為何要歌頌秦始皇,但此時也只得跟著吟唱起來。
劉辟非繼續念道:“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這首詩稱贊了始皇帝的功績,卻也表明了始皇帝濫用民力,關中子弟,為了帝國偉業,受盡了磨難。激發出普通關中子弟對始皇帝的憤恨。
詩罷,洛陽秦軍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再次向白山軍展開了進攻。白山軍士氣低迷,原本猛烈進攻的白山軍竟是因為劉辟非的一首詩被迫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