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俊男劉南和張琦的加入,生意好得擋不住,一筐梨轉眼賣光了。一數收獲,總共七元五角。我見附近有冰棍攤,就讓弟弟去買最貴的奶油冰棍請客。
冰棍買回來人手一支。張琦說劉南要帶他去烈士墓走走,問我們去不去。珍熱烈響應,弟弟也說好,我自然沒意見。于是我們把筐讓劉南放到外婆家,一起朝烈士墓走去。
從老街到烈士墓大概要走四十分鐘左右。可因為結伴而行,又有我弟,珍和張琦幾個話嘮子,一路頗為熱鬧,竟不覺間已到了獅子山腳下。
烈士墓位于獅子山,從山腳下爬一個坡,就可以看到烈士陵園的大門。進了大門后向北望便看到山頂矗立的烈士紀念碑,到烈士紀念碑邊需走幾十個臺階,在這些臺階間還設置了兩三個平臺來緩沖坡度。臺階都很寬,所以從下往上看,很有氣勢。聽父親說,涼鎮的這個烈士紀念碑是紀念浙東革命根據地的烈士們的。
因為比著誰最快到頂,所以追追趕趕,一忽兒五人已到了紀念碑前。這碑有二十來米,仰頭看上面的八個紅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即便已經來過數次,我依然有被震撼的感覺。在我們那個年代,對英雄的宣傳深入人心,雖然抗日和解放戰爭離我們也很遠了,但心中對烈士的敬仰卻絕不淡薄。
轉頭我發現劉南也正望著八個字出神,不由問:“大才子,有什么感想?”劉南目光朝向我,說:“我想到八個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边@是毛澤東給劉胡蘭的題詞,想想確實也合適來形容這些烈士們。
說話間,休息長廊那邊傳來珍的呼喚:“阿云,劉南,快來這,這兒風景太好了!”一看,他們三個都已經在那。
跑過去,順著珍的手勢眺望,只見北面山下萬頃的碧綠,那碧綠的盡頭紋一彎遠山,碧綠的兩邊鑲幾行白樺,真是最美的水墨山水。張琦在一邊問:“這就是四明湖?”我說是的,是浙東明珠。我想那時候如果也有現在人手一部的手機,肯定大家都拍照拍得歡了,而沒有帶任何攝影設備的我們,就用心看,用心感受。想想這樣倒比顧著手機拍照對景色的體悟更細更深些。
因為爬臺階出了汗,到了山頂吹到涼風特別舒爽,于是大家就坐在長廊的石條凳上休息閑聊。張琦告訴我中考沒考好,只能讀姚城中學普通班。那一年姚城中學分兩批招生,一批是全市范圍內招,錄取分數高,即重點班,一批是城區招,有地域限制,取分低,即普通班。我問劉南考到哪,劉南說求實中學。求實中學?那在寧城,就是我們的地級市。那是全大市招生的,分數線很高,每個縣一般只有個位數的學生去讀。一開始聽到這有點奇怪,因為意識中覺得劉南會讀奉城中學,奉城的重點高中,不過仔細一想,以劉南的水平,讀求實中學也很自然。我由衷地向他豎豎大拇指。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后來說著說著提到張琦與劉南的聯系。原來他們一直有通信。說到通信,珍一邊說:“我們好多同學都在交筆友,要不我就在你們這找現成的,以后我們通信吧?!蔽覜]想留意可還是留意到,珍說這話時,她的眼睛是看著劉南的。劉南沒做聲,張琦則呵呵笑著說:“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