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車禍事件
楊東明早上起床就感到有點頭暈,接連半個多月的加班已經有點身心疲憊,加上這幾天天氣轉涼,一不小心感冒了,吃飯都感覺沒有一點味道。
盡管身體不舒服,楊東明還是硬撐著走出門外,打開車門,手有氣無力地點火,等怠速穩定了一兩分鐘,楊東明開著這輛有點破舊的東風車駛向工地。
此時此刻,楊東明想自己有個兒子該多好,至少現在可以代替自己出車,可是自己生的是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十七歲了,楊東明和老婆盤算著明年在楊灣鎮建一棟新房子,等女兒二十歲了就招一個上門女婿,這是楊東明心頭大事。
車開出去不遠,楊東明感覺剎車有點不是很靈敏,有時要用力踩下去才能剎住車,楊東明想過兩天去汽車修理部看看,順便把剎車片給換了。
從工地到棄渣場不到兩公里的路程,李老三承包了渣石運輸后,給汽車司機是每車四十元,為了讓司機們多裝一點貨,李老三專門安排一個小青年指揮挖機,盡可能把車裝滿。楊東明白天可以托運十二車左右,扣除成本,每天最多能掙個300元,不過在楊灣這個山村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因此盡管司機對李老三心有怨言,但大家都沒做聲,畢竟楊灣還有一些車輛擺在家里無事可做。
到了傍晚,楊東明完成了十二車的任務,臨走時,李老三找到他要他晚上加班,楊東明雖然有點猶豫,但想到再辛苦一下,晚上還能掙個幾百元,楊東明也就沒有反對。
吃完晚飯,楊東明像往常一樣出門,出門的時候,遇見老弟楊文明,兩兄弟寒暄了一會,楊東明聽李老三說,老弟楊文明與李老二承包了部分木工,只是現在工地還沒有開始澆混凝土,楊文明每天也無所事事。
楊東明把車開到工地,前面正好沒有車,他把車停好,那個小青年就指揮鏟車裝車,像楊東明這樣的車平時一般只裝五鏟就夠了,這次卻裝了六鏟,車廂明顯比平時堆高很多,楊東明一看就下車和小青年理論,要鏟車鏟掉一些,小青年不同意,并大聲呵斥楊東明,楊東明吵不過,加上后面的車不停地叫喇叭,只好無奈上了車。
因為多裝了一鏟,爬坡明顯感到吃力,上坡后是一段平路,然后經過一段一百多米的下坡后便到了棄渣場,為了省油,楊東明下坡時一般是掛空檔,踩著剎車往下開,但這一次楊東明一腳踩下去,感覺空蕩蕩的,楊東明大吃一驚,剎車失靈了。楊東明心里發慌,豆大的冷汗不停往下冒,他連續踩了幾次都沒有效果,車速越來越快,楊東明突然感到一陣恐懼。
在棄渣場,有幾個民工正在場地做事,突然看到一臺車快速飛馳,都嚇得大喊,隨即他們就看到汽車突然向前翻滾,最后滾落到陡崖下。
得到楊東明的車出事,文衛和監理彭延禮來到現場,從岸上往下看,一臺運輸車已經不成車型,他馬上電話通知方林火速趕回楊村。在路上方林就就安排吊車先把汽車從陡崖下吊上來,半個小時后,方林到現場一看,汽車已經蜷縮成一團,駕駛室里有很多血塊,一塊白布已經把楊東明蓋好,旁邊哭聲一片。文衛看到還有兩個老人在錘首頓足,那聲嘶力竭的呼喊非常凄慘,雖然文衛對楊東明印象不是很好,但此刻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就這么沒了,文衛不禁也感到惋惜。
看到方林過來,不知是誰叫了一句:
“老板來了?!?p> 很多人就一下圍了過來,向方林討要說法,無論別人怎么拉扯,方林始終一言不發,文衛在人群中發現了村支書楊文明的身影,他聲音激昂,似乎在唆使村民鬧事。
看到這個情況,文衛給施工方打了一個電話,通知施工方來人,首先要保證方林的人身安全,不一會兒施工方的同事來了十幾個,他們看到這個情形,也不敢上前,文衛安排他們圍在方林的周圍,并向顧正貴求援。
楊東明的家屬說的最多得是賠償問題,尤其是楊文明,他把方林拉在一邊,要方林表態,文衛在人群中尋找李老三,找了半天也不見他的身影,何星已經回家休假,整個局面文衛感覺有點失控。
“李老三,這狗日的,出事了都看不到人影?!?p> 文衛忍不住在心里罵道。
顧正貴得到消息后,連夜從楊河縣城趕過來,與他同來的還有一部警車,文衛緊張的心終于放下來了,看到有警車過來,一直圍著方林的人群慢慢散開。
交警一到現場,喧鬧的人群一下平靜了許多,在警察的調停下,雙方都同意坐下來協商,地點就在楊灣鄉政府。
隨著交警的離去,喧鬧的人群也跟著散去,唯恐落在后面,寂靜的山谷一下恢復了平靜,只有月亮照耀那慘白的尸布上。這個時候,沒有人再去關注楊東明的遺體,包括他的父母和親友,都跟著去了楊灣鄉政府,都想找方林爭取更多的賠償。
在商討會上,李老三始終沒有出面,他的手機一直是關機狀態,李鄉長主持會議,會議的分歧主要是事故的界定,方林和文衛認為是交通事故,但楊東明的親友不同意,要劃定為責任事故,文衛估計這背后有人在出謀劃策,交通事故賠償費用要少很多。
交警經過取證,贊同方林的意見,在查看楊東明的證件時,交警發現了一個問題,無論是駕照還是行駛證,都是假證。
交警出具事故鑒定書后就走了,事故的責任全部由死者楊東明承擔,至于賠付問題不是交警負責的范疇,交警建議出于人道主義由施工方與楊東明親屬協商解決,交警前腳一走,楊東明的親屬就不干了,他們的意見是至少賠付五十萬,如果不賠就阻工,而且還會把楊東明的尸體抬到項目部的門口。
一晚上的協商,也沒有結果,方林覺得這個賠償應該由李老三和他一起分擔,但讓他氣憤的是,出事后李老三一直找不到人影,李鄉長也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五十萬對一個公司來說,并不是一個大數字,但方林擔心這個口子一開,后面會后患無窮,因而無論楊東明的親屬怎么吵鬧,他始終沒有松口,他想等找到李老三后再來解決。
第二天文衛早上起來一看,楊東明的尸體就停放在門口,工地也已經停工,楊東明七十多歲的父母背了一個凳子坐在進場道路上,任何車輛都無法出入。文衛想了很久,給集團公司彭明河打了一個電話,詳細匯報了工地的情況,彭明河要求文衛先做好安撫工作,過兩天他自己會親自來楊河。
楊東明車禍的事情竟然驚動了楊河縣委,楊河縣委華知遠書記親自給李鄉長打電話,指示他務必把楊東明的尸體入殮,如果一天之內沒有完成,就對李鄉長就地免職。李鄉長聽到華書記嚴厲的措辭后,驚出一身冷汗,他當即把李老三從楊河縣叫回來,并要李老三先準備兩萬元,并親自到找楊文明做工作,李鄉長明白,所有這些事情都楊文明在幕后操縱,包括把尸體抬到項目部這個歪主意。
“文明,這個事情鬧大了,你把尸體抬到項目部,影響極大,縣委華知遠書記非常震怒?!?p> 李鄉長回到楊村,要李老三把楊文明叫過來后,開門見山對楊文明說。
“李鄉長,你也明白,我老兄出了車禍,沒人來承擔責任,即使我去勸他們,也勸不了啊?!?p> 楊文明這句話倒也是實情,聽到交警隊的責任判罰,楊東明是交通事故,責任是在楊東明本人,但楊東明死了,項目部沒一個交代,楊東明的親屬怎么也想不通。包括楊文明自己,他也想盡力幫老兄多爭點賠償。
“老三,你先把兩萬元錢交給文明。文明,這個事情最后肯定會得到解決,你是他親兄弟,你說話管用,先把尸體先入殮吧。”
對于李老三遞過來的兩萬元錢,楊文明并沒有接,他擔心楊東明尸體一旦入殮,就沒人管了。
“李鄉長,東明這個事情,不說賠五十萬,四十萬還是要吧,畢竟是一條人命?!?p> 李鄉長看到楊文明主動把賠償款降到了四十萬,他心中一松,對楊文明說:
“這樣吧,一共35萬,由老三出15萬,方林出20萬,你這里,我盡量找方林,以后為你和老二多承包一點事情?!?p> 楊文明沉思了一會兒,他想只要李鄉長肯出面幫忙,以后不怕在項目上掙不到錢,如果李鄉長為這個事情被免職,他和李老二承包木工的事情也懸了,因此他接過李老三的兩萬元錢,點頭說道:
“好吧,我去做工作,今天之內把尸體抬走。”
李鄉長一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望著楊文明的背影對李老三說:
“不見兔子不撒鷹,老三,你以后和楊文明打交道要注意點,他是一個只認金錢不認人?!?p> 說完,李鄉長還是有些不放心,縣委華書記對這個事情這么重視,他摸不準華知遠的真實意圖。他突然想起盧浩觀,盧浩觀是縣公安局長,他老丈人是縣委常委、人大主任,他應該會知道一些情況,李鄉長想了一下,就撥通了盧浩觀的手機。
事情遠沒有結束,集團公司彭明河一天后會來楊河,楊河縣委華書記也要求公安局介入調查,盧浩觀接到這個任務覺得有點棘手。他知道是李鄉長兄弟承包了這個項目的運輸,如果深究下去,李鄉長肯定脫不了干系,之前盧浩觀要求交警到工地檢查運輸車的手續。但后來李鄉長找到盧浩觀說情,查證之事也就不了了之,沒想到這次出了車禍。正在他猶豫中,他接到了李鄉長的電話,盧浩觀看了一眼,心想這個時候李鄉長給他打電話,肯定沒好事,因此他沒有去接。
在沙城休假的何星和總監申安提前趕回了工地,回來后何星、申安和文衛三個人開了一個碰頭會,談到假證問題,何星不無擔心,倒是申安比較冷靜,他說:“無證上崗我們才有責任,證件的真假不是我們能辨別的,那是交警的事情?!?p> 文衛也認同申安的觀點,但他擔心的是工程的進度會不會因此受影響,估計以后楊東明的父母會時不時來找麻煩。
申安回到監理部,要求資料員小卜檢查了一下司機提交的證件資料,他提醒小卜,沒經他同意,任何人不得拿走這些證件資料,申安在交待這個事情表情很嚴肅,他沒注意到資料員小卜幾乎是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李鄉長見盧浩觀沒有接電話,他想這個時候盧浩觀估計不想惹這個麻煩,他反復告誡李老三,關于假證之事盡量往司機身上推,而且盡早與方林達成一致,早點完成賠付,畢竟與司機的運輸合同是李老三與司機簽訂的。
想到這里,李鄉長不禁埋怨自己沒考慮周全,如果晚上與方林早點協商,出點錢與楊東明家屬達成一致,事情也不會那么糟糕,以致后來尸體抬到項目部的門口,事情越鬧越大,驚動了縣委華書記,李鄉長自己也摸不準這一關能不能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