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凌回到浮生谷的時候,正好遇到水清靈。
水清靈看起來似乎有些焦急,封凌很詫異,看到封凌回來,水清靈似乎松了口氣,連忙招呼封凌。
封凌調笑道:“怎么了,臉sè這么難看,難道是在關心我?”
水清靈頓時嗔道:“你倒想得美。師兄受傷了,我從他那里得知你當時也在場,但是他回來你卻沒有來。”
“所以你擔心我。”封凌插口道。
“我是擔心我爹爹交給我的事情辦不好,你不知道,師兄傷得多嚴重。”水清靈解釋道。
“所以你還是在擔心我。”封凌再次道。
“不跟你糾纏了。爹爹叫你回來就過去,他在天水樓等你。”水清靈似乎很不想和封凌繼續調侃下去,轉身走了。
封凌看著水清靈的背影,若有所思。
想著想著,封凌突然笑了。感受到別人擔心自己的感覺,似乎很甜蜜。
想到關心自己的人,封凌不由得再次想到了母親,也許,是該回去看下了,不知道她的情況現在如何了。上次在封越離面前硬是撐著沒有去,現在反倒更加思念起來。
來到天水樓,水千漣已經在房間等候了。
“怎么,終于肯見你自己的女兒了。你都一直不擔心她么?”封凌一進門就開口道,渾然不知道剛才問出的話并不是平時自己的語氣,也不是自己會問的,卻偏偏問了出來。
“我沒辦法,最近浮生谷事情太多,我忙不過來,對我來說,能不見就不見,靈兒已經是壬水的人了,有什么事情自有壬水替她做主,更何況,她以后是你的人了,多了你照顧她,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水千漣眼神一亮,似乎發覺了什么似地。
封凌話一出口便感覺到不妥,可惜已經被水千漣趁虛而入了,只好快速轉移話題道:“你的寶貝徒弟傷得怎樣?”
水千漣頓時一臉的沉重:“身中碧落霓裳常劍一擊,加上受了鬼泣的蠱惑,他已經身受重傷,至少半個月不能動武了。”
“你確定?”封凌疑問道。
“我雖然醫術不高明,但這點眼光還是有的。”聽到封凌的疑問,水千漣不由失笑道。
封凌也笑了:“那么,這幾天的事情,你又什么打算?”
“你似乎對這件事情很感興趣?”水千漣笑著看著封凌。
封凌點頭:“我承認。水清靈知不知道楚文軒的身份?”封凌問出了一直想問的問題。
“或許吧,靈兒不長期在浮生谷,一般什么事情都有楚文軒擔待的,至于靈兒回來,才會管理一些事情。”水千漣道。
“這么說來,楚文軒對于浮生谷的一切布置都了如指掌了?”封凌脫口而出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知道又如何呢,浮生谷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你知道浮生谷為什么這么小嗎?而且我為什么沒有擴大浮生谷的影響和他的規模呢?”水千漣又拋出了問題。
碰了個軟釘子,不過并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封凌頓時道:“我最不喜歡思考這樣的問題,你還是不要在我面前賣弄了,我甘拜下風。”
“不然,你若知道思考,或許你的修為就更上一個臺階了,要知道,后期的修為已經不是靠苦修就有成果的,那是對自然的領悟。尤其是你休息的戰劫刀,參悟參悟,其實,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對自然產生領悟,你若能做到這點,或許有一天的成就能超越你的父親也說不定。”
水千漣雖然侃侃而談,但每一個字,都如同千斤重一樣壓在封凌的心頭,原來,高手就是這樣來的,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對周身的一切產生感悟。
封凌最近最為煩心的就是修煉的問題,當初在戰劫門遇到瓶頸,梵迦摩愛理不理的態度,也是封凌離開戰劫門的原因之一。現在有個人教自己,封凌當然不會輕易放棄,頓時來了興趣。
“請指教!”封凌收起了嘻哈的表情,嚴肅道。
“小國寡民,使有什怕,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水千漣輕吟道。
封凌道:“你說這些干什么?”在聽到這些之后,封凌頓時毫無頭緒。
“你明白了,就明白了。道不可言,字和語言只是為了最為貼近傳達道而創造的東西,萬物皆是道,你仔細體會,便會有所得。”水千漣道。
封凌點點頭,表示受教。接著凝神參悟起來。
“關于浮生谷,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安心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記住三天后的事情。”水千漣道。
“你還沒有告訴我,關于浮生谷為什么不擴展的原因?”封凌見到封越離突然不說,不由催問道。
“哈哈……你終于感興趣了?還是你又所發現呢?”水千漣饒有興趣問道。
“都有點吧。”
“你先說說看。”
封凌老實交代:“我在想,你的浮生三道,會不會就是你對浮生谷的領悟呢?”
水千漣一臉贊賞的表情:“不錯,我越來越看中你了。不過要解說浮生三道,現在還不是時間,我只能稍微說一點。等你有空了,我再跟你細說浮生三道。”
封凌等待著。
“關于浮生谷的一切,想必你已經了解很多了,不過我說這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也是有原因的。”
“小國寡民,地僻人稀,yù成豐大之邦,敦上禮之俗,似乎很難。但是卻能省其虛費,裁其繁文,使有伯人之器而不用,則糜費少而器物多,國之富可致也。”
“有了這一點,就可以保證,浮生谷上下,只會遵從我一個人,因為,我才是他們的一切,所以我說,一切還在我的掌控之中。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以為掌控了權利,就可以忽視掉一切。”
“可是他們不會聽從你們的調遣的。”封凌插話道。
“會的。”水千漣道,“相對而言,他們更需要一個jīng神領袖。”
“不縱yù而輕生,營私而罹死,遠游它鄉,貿居人國,而惟父子相依,兄弟是戀,重死而不遠徙,則康樂和親之世可臻也。所以“媚我君王,念茲土宇”,雖有舟輿,卻不肯遠適異國,以離父母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