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九華感覺自己跟做夢似的,使勁掐了一下胳膊,能感覺到痛,這太離奇了吧!在一個好好的和平年代不享受,來這個多災多難的年代,難不成是找刺激嗎?
這時,孫浩遠走了過來,他現在只能通過眼前的這位多年的隨從,了解袁九華的過去,他走到一面銅鏡前,看著那個反光效果很差的銅鏡,仔細看了一下那張臉,還好不是很丑,不然穿越到兩百年前丑的嚇死古代人,哪還了得。
“孫浩遠,過來,咱聊聊天。不對,應該是說說話。”
時光回到五年前。
那時的袁九華不過是他爹——袁紹左身邊的一位副將,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在戰場上,毫不畏懼,更是有的一身好本領。
這一切也歸結于他師出名門,袁九華年少多病,一日,家中來一位道人朋友,年紀頗大,頭發胡須皆白,可是臉上卻容光煥發,精神抖擻,隨后他拜在他的門下,身體好轉不說,還學得一身好本領。
可是這樣的事情,他老爹本來是不樂意,袁家只剩袁九華一子,更是母親的心尖肉,哪能讓他帶兵打仗沖鋒陷陣呢!可是袁九華各種耍橫較勁,在他看來,生為男兒身,更應上戰場,沖鋒陷陣保家鄉。
經過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老爹被兒子身上的智勇雙全折服,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朝中一位大臣推薦,為朝廷名正言順的效力。
袁紹左慢慢老了,在兩次剿滅地方勢力中,損兵折將,皇上給降為副職。
袁九華幾次戰役凱旋而歸,老爹對兒子漸漸也放心,皇上更是對他加官進爵。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雖然袁紹左退下陣來,可是袁九華上去了,成為朝中某些大臣的眼中釘,幾次陷害都是化險為夷。
“九華,此次出戰,千萬不可大意,北蠻子,可是厲害,老爹當年可是領教過的,萬事千萬不可馬虎。”
袁紹左在兒子此次出征前特意吩咐,可是袁九華領導過幾次戰役,大獲全勝,他有點不可一世的膨脹。
“爹,您已經老了,看我這次去拿蠻子的首級來,再叫他們犯我朝疆土。”
“我兒千萬不可輕敵,北蠻子可是驍勇善戰。”其母親更是在一旁提醒袁九華。
“娘,孩兒知道,你們在家好生待著,待我三個月后凱旋歸來,等我的好消息。”
雙親還想多說幾句話,袁九華催著孫浩遠,一躍上馬,隨著馬蹄塵土飛揚,兩位老人看著也是干著急。
“阿彌陀佛,保佑我兒早日凱旋歸來。”其母親嘴里念叨著求佛祖保佑。
袁紹左內心總是不踏實,自古以來驕兵必敗,華兒還沒有跟對方交手,就已經輕敵,這是兵家大忌。
一個月后朝廷收到前線來報,吃了敗仗,其實這次敗仗有奸細從中作梗。
皇上著急,朝中大臣,有的是煽風點火,袁紹左一看情況不妙,跟皇上立下軍令狀,帶著一部分人馬前去支援。
人算不如天算,袁紹左前去,為邊防的戰事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由于雙方戰事進入焦灼狀態,眼看十一月份,北方的天氣馬上天寒地冷。這讓袁家父子有點著急上火,戰,又不能速戰,退,領了軍令狀出來,豈能自食其果。
袁九華經過多次派人打探軍情,打算偷襲敵方的物資儲備場所,袁九華帶著一小隊人馬前去偷襲。不料走漏消息,反被圍剿,緊急時刻,袁紹左前去營救,兩人殺出重圍,帶著一點殘兵撤離。
回到朝中,皇上身邊有小人進讒言,幸得朝中大臣力保,將他父子二人革職發配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