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走的這天下午,就有從京里傳來的消息,三皇子被封為太子。三皇子身體并不強健,才思也不是眾皇子中最出眾的,
德行也非眾皇子中最賢德的,因此當今圣上此舉殺了個眾大臣一個措手不及,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唐氏歡喜的提前出了月子,帶著蘭嬤嬤去庵里燒香。唐氏的父親是三皇子的老師,現在三皇子封為太子,唐氏的父親前途一片光明。
唐氏的生母早逝,父親續了弦,繼母總歸是繼母,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唐氏也是淡淡的,只將表面情做的好看。還好
唐氏有父親和嫡兄庇護,不然在閨閣里的日子只怕不好過。
“老爺終于熬出頭了,”蘭嬤嬤感嘆道,“大少爺也有錦繡前程了,要是老夫人還在該多好。”
“等我們回去了為娘親辦一場法事,告慰娘親在天之靈。”唐氏虔誠的朝著佛像磕了三個頭。
蘭嬤嬤扶著唐氏起來,兩人在庵里與尼姑說了會話才回去,還捐了五十兩的香火錢。
唐氏回到別院,便吩咐蘭嬤嬤慢慢的可以開始收拾行李了。
“夫人打算回去了嗎?”蘭嬤嬤問。
“不是我想不想回去,不出三日,孫衍必來請我回去。”唐氏冷笑,母家得勢,連帶著她的分量也重了。她深知母家的勢力和母家男丁的支持是有多重要,就算是為了玉錦,她也要重新抓住孫衍的心。
在外三年,孫衍早就想回京了,奈何永安侯府早就敗落,他這一輩沒有封號了,跟普通勛貴之家無異。
如今唐家已不是昨日的唐家了,唐氏的父親是教導太子的恩師,孫衍便想從此著手,爭取早日回京。
到了晚上,孫衍便帶了一堆的綢緞、補品前來,這次沒有吃閉門羹。
孫衍一進門便看到一桌美味佳肴,顯然是早就備下的,唐氏正笑吟吟的看著他。好像被戳破了心事,孫衍反倒不好意思了。
“我先去瞧瞧女兒。”
“她正睡得香,你別去吵她。”唐氏叫住孫衍。
孫衍立刻坐下,“夫人說的是,對了,我帶了一些綢緞過來,你去挑選一些給你和女兒做幾件衣裳罷。岳父高升,前來道賀的人肯定不少,到時候還要勞煩夫人了。”
唐氏拿了公筷親自給孫衍布菜,“這些事用完晚膳后再說也無妨。”
孫衍見唐氏生完孩子后更加溫柔體貼了,心里愈發歡喜,忙起身接過唐氏的筷子,賠笑道:“夫人為我生下女兒,是大功臣,今日便讓為夫伺候夫人。”
唐氏順勢坐下來,心安理得的接受孫衍示好。
蘭嬤嬤瞅著這一幕,遣散了屋里服侍的丫鬟,自己也出去了,只叫雙巧在門外候著。屋里唐氏和孫衍甜甜蜜蜜,但蘭嬤嬤心知肚明,兩人都是在逢場作戲,各有各的心腸,一個只為鞏固自己主母身份,一個只為早日回京。
孫衍在別院度過了一晚,第二天便要唐氏和他回去。
“夫人不知,府里沒個當家主母還真是不方便。”
唐氏在心里冷笑,她出來半年了才覺得不方便嗎?她故作為難的說道:“只是我的行禮還未收拾,收拾起來恐怕還有兩三天。”
“你的東西我讓他們原封不動的保存著,錦兒吃的用的穿的等回去買現成的就好了,其他的留幾個人慢慢收拾。”今日孫衍是鐵了心要帶唐氏回去。
又如此幾回合唐氏才松口和孫衍回去。
孫衍是騎馬來的,特意讓人去趕了輛寬大舒適的馬車過來。
唐氏只收拾了些值錢的物件,就抱著玉錦坐在馬車里,孫衍在前面領頭。
這一路走的又慢又平穩,終于在快到晌午的時候,回到了縣里。
衙門里有人尋孫衍,孫衍很是為難,還是唐氏開口讓孫衍先去處理衙門里的事。
唐氏抱著玉錦剛走到自個兒的院子,就聽到“咣當”一聲,像是摔碎碗的聲音,接著是花姨娘的聲音“你們這些奴才竟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嗎?就用這種東西敷衍我?我好歹生下了三少爺和五小姐,對孫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花姨娘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聽到三少爺和五小姐這幾個字,唐氏抱緊了玉錦,不屑的說:“由著她折騰吧,再怎么折騰也翻不了天。”
唐氏剛剛安頓好玉錦,府里由頭有臉的管事和嬤嬤便來請安,說的話無非就是道賀唐氏產下嫡女,和唐氏父親高升。
張姨娘和殷姨娘也來請安。張姨娘是孫衍從京里帶來的,她也生下了孫衍的第一個孩子,年僅五歲的孫嬈,現在和花姨娘的兒子一起在老夫人的膝下。
殷姨娘是這土生土長的,行事帶著邊城人的爽利。
“恭喜夫人生下六小姐,早些日子妾身就想去別院探望,但是妾身只是妾室,不好出門,所以沒有前去,還請夫人贖罪。”張姨娘弱弱的說道,說著說著眼里還泛了淚光,好似犯下了滔天大罪。
“你有這個心便好,何來怪罪不怪罪的。”唐氏笑著安慰張姨娘。
殷姨娘瞧唐氏面露倦色,便對張姨娘說:“妾身早就與姐姐說了,夫人從別院回來,路途奔波,此時肯定乏了,姐姐偏不聽。”
“是妾身不好,”張姨娘怯怯的說道,還用帕子擦著眼角的淚水,“夫人不要怪罪。”
瞧著張姨娘這幅樣子,唐氏有點頭疼,便敷衍的打發她們走了。
殷姨娘也瞧不慣張姨娘,出了院子重重的哼了一聲“矯揉造作。”她穿上丫鬟遞過來的披風就先走了,不肯與張姨娘一道。
張姨娘的貼身丫鬟香琴給她系好披風的帶子,勸道:“姨娘別放在心上。”
屋外寒風陣陣,張姨娘臉上尚有淚水,被風一吹臉像是要裂開一般,“我沒事的。”
張姨娘低著頭走出去,不慎撞到了迎面走來的花姨娘身上。
“走路不長眼啊!”花姨娘怒斥,看見撞上她的人是張姨娘又冷聲說,“好狗還不擋道呢。”
花姨娘說話難聽,張姨娘主仆倆敢怒不敢言,香琴扶著張姨娘給她讓路,如今府里最不能惹的就是花姨娘了。
花姨娘大搖大擺的朝主屋走去,全然不將她們兩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