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松不甚情愿被請出客棧,任隱又在他耳邊仔細叮囑了一邊葉舒珺的話。他煩躁地扯著自己的袖口,“知道啦!你年紀輕輕,怎的如此啰嗦?”
任隱哽住,“額,我不能送你到門口,一會兒你自己過去,可以吧?”
“嗯。”賀春松無奈揮手,懶得再搭理他。
太傅府門前“哐哐”的敲門聲讓躲在角落的任隱額角跳了幾跳,神經繃得愈發緊張。這個賀前輩怎么瞅著如此不靠譜的模樣?真的是神醫?任隱深深地為沈知譽感到擔憂。
“公子自小便有不足之癥,心口常有絞痛之狀,我說的可對?”賀春松單手搭著脈,沖著站在一旁心急如焚的周氏說到。
眼前這個人,看起來頗有一些仙風道骨,周氏也是急得很,才會相信他的話,相信他是神醫賀春松。
打從七夕至今日,周氏的心就沒有真正地放下過。
太醫是來了一波又一波,補品、藥品吃了許多也不見效。后來人雖然醒了,卻是整日難過得很,面上無一點血色,還總是安慰自己,“母親,不要擔心,譽兒沒事。”周氏愁得臉上都起了皺紋,一下子老了好幾歲。
剛聽了這位自稱“賀春松”神醫講話,周氏心中寬慰不少,看來是真的,激動之余言語失了鎮定,“勞煩賀神醫為我兒好好醫治,診金和藥品不在話下。”
賀春松見過無數的病患家屬,沈夫人還算比較理性的。有些聽說家人可以醫治的時候,直接端上一盤金子,要求他必須要救活。對于沈夫人這種一看就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能讓她都心慌意亂,可見她這嫡子的病是拖了許久,精神已經開始渙散。
“幸好我來得及時,不然令公子要是再拖個十天半月,大羅金仙來也救不了。”
周氏聽了如此狂傲的話也沒有絲毫不滿,“那賀神醫,您看需要準備些什么?”
賀春松認真打量一番沈知譽,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心里也忍不住贊嘆一聲:好一個標致的后生。
沈知譽本就蒼白的膚色久未見陽光,白的透明。襯得睫毛又濃又密,扇子似的覆在臉上,唇上點點血色已經消失得快趨于臉色,這些讓他整個人看起來虛弱不堪,卻偏偏生了兩道劍眉,整個人的氣質變得完全不一樣。醫道不分家,賀春松既精通醫術,對看相也是略知一二,這沈家公子分明是個慧極必傷的面相,冥冥之中卻有貴人相助。難道......這貴人就是......?
迷迷糊糊,似夢非夢中沈知譽就感覺到有人在盯著自己看,他卻感覺眼皮十分沉重,無論如何使勁也抬不起來。
“人參、桂支、生姜、阿膠、地黃、麥冬、火麻仁、大棗,輔以補氣血。黃芪、酸棗仁、柏子仁、杜仲、降香、丹參、桃仁、紅花、紅景天、龍骨、牡蠣用以平心悸。暫時臥床,待喝藥見了效果才可自行走動。不宜過動,不宜不動,適量。不宜多食,少量多次。”賀春松嘰里呱啦念出一長串的藥名,對于太傅府來說并沒有特別名貴的藥物,而且府中藥品充足,不用擔心沒有藥。
寫完藥方,賀春松被恭敬地請到府中貴客才住的東廂。
周氏趕緊讓小廝謄抄一份藥方送去宮中找太醫瞧瞧,畢竟沈知譽的性命金貴,凡是還是小心為上。
任隱在門外一直等到傍晚,未見到賀春松被攆出門,他才放心回宣武候府。此前他擔心賀春松因為太過討厭會不會被丟出太傅府,現在想來自己的想法有些多余。畢竟,那是真的神醫,不是隨便唬唬人玩的。
隔日午后,任隱正巧在綠意閣和葉舒珺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元廷亦直接就沖了進來,“阿珺,你們在說知譽嗎?”
葉舒珺白了他一眼,“你難道不能讓人進來說一聲,這么莽撞!”
元廷亦被訓了也沒有不開心,轉頭見著任隱,方才發覺自己好像很久沒有見到他了,“哎,你去哪了?怎的好久沒見你?”
任隱輕咳一聲,“在下出去辦了點事,剛回。”
他也不問任隱干嘛去了,挨著他坐下,“阿珺,聽說知譽病得很重,我們去探望他一下吧。”任隱忍不住偏頭看了他一眼,這人什么時候跟沈知譽這么好了?
“我去不太好,畢竟……”葉舒珺推辭,元廷亦還沒等她說完就搶過話頭,“怕什么,穿個長衫,也沒人能瞧出來。”
這句話讓在場的倆人不知該如何是好,葉舒珺則是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任隱則是想元廷亦這家伙不會是個傻的吧,當作自己心儀的女孩子面講這個,看來注定要孤獨終老。就他那點小心思,誰看不出來他喜歡葉舒珺。
“去吧,阿珺,去吧……”元廷亦使盡渾身解數對著葉舒珺撒嬌,別人不知道還以為他是誰家的弟弟。葉舒珺被他煩到不行,“好好好,去!”
元廷亦這才放過她,歡歡喜喜地拉著任隱說出去練練。
其實,去不去看沈知譽,葉舒珺心里很矛盾。她心里想去看看,卻又認為不應該去看。或許說,她覺得請了賀春松去為沈知譽醫治,以后他倆就不再有任何的牽扯,但是心里總是放心不下。借著元廷亦的臺階,表面上看還是葉舒珺被迫跟他一起去探望沈知譽。
任隱被拉出去,一腦門子的疑問,卻不知道問還不問。這會兒元廷亦腦子又好使了,“你這是什么樣子?年紀不大,怎么像個老頭子?”
“你……”看元廷亦呆呆的望著自己,突然間任隱什么都不想問了,他就像現在這樣無憂無慮的,挺好。
想通了這點,任隱難得的露出丁點兒笑容,“過兩招怎么樣?一個多月沒見,你不是退步了吧?”
元廷亦就跟炮仗似的一點就著,“誰怕誰啊!來吧。”
秋日的傍晚,晚霞染紅了天空,兩個少年的身影如剪影般美好,恣意揮霍著屬于他們的燦爛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