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競技場的格斗明星內斯比特、死在了生死斗中,與此相關的新聞幾乎瞬間占領了各個媒體的頭版頭條。
雖然在外界刮起了一陣滔天巨浪,但是在天空競技場之內,這件事所引發的余波、卻很快便平息。
其中既有高層施壓,抑止事件發酵的緣故;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里的選手都在操心著自己的未來、能不能再更上一層,對于一個格斗明星的隕落實在是提不起多大興趣。
畢竟死在天空競技場的格斗家,已經數不勝數;甚至都有些讓人麻木。
對于那些還活著的參賽者來說,這次比賽唯一的收獲就是:知道了有一名不能招惹的瘟神,以后申請戰斗時、可以提前避開。
但是,天空競技場內沒有多少人關心、并不代表著這件事情不夠轟動。
比賽結束后很短時間內,就已經有成百上千、因為參與賭博而傾家蕩產的人自殺身亡。除了這些自殺的人外,更是有數以萬計的夫妻離婚、父子反目!
許多媒體跟進報導了這場比賽所帶來的后果,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比賽結束后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有一千零七十二人因此自殺;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迫于輿論壓力,天空競技場官方也進行了緊急公關:宣布永久取消“生死斗”制度,并且添加單人單場賭資不得超過一百萬戒尼的規定。
但是明眼人卻知道:天空競技場中,即使不是“生死斗”、也經常出現選手死亡的情況;所以取消“生死斗”制度根本毫無用處。
至于限制單場賭資,更是作秀:能夠一場押注一百萬戒尼的人、本就是極少數,更何況這只是一場格斗的賭資上限,真正沉迷于賭博的人、根本不會被這一條規定限制!
做出象征性的讓步之后,無論外界如何指責、天空競技場高層都不再出聲,任由輿論繼續發酵、平息,直到最終被其他新聞替代。
而對于兩百層以上的選手來說,不論是“生死斗取消”還是“單場賭額限制”都算不上值得注意的事情。
真正能夠影響到他們的新規定,是有關于“申請戰斗制”的修改!
根據新的規定,參加過三場及三場以上比賽的老手、將被禁止與剛剛進入兩百層的新手進行對戰。
但是,當有新人進入兩百層時、競技場高層會為新人準備三到五人的“洗禮負責人”;作為洗禮負責人的老手,擁有對受洗新人發起挑戰的權力。
簡單概括就是:競技場官方加大了對“洗禮”的支持力度,只有負責洗禮的老手、才有挑戰新人的“福利”。
如此一來,原本飽受洗禮殘害、并且對其持仇視態度的選手,也不得不考慮成為執行洗禮的劊子手、以此來延長他們的競技生涯。
這樣的手筆,的確是內洛克的行事風格。而且“洗禮之誓”是那名老者的念能力產物、他也很支持內洛克所在的派別。強化老者在天空競技場中的地位,就是在擴張自己的勢力!
對那些只管埋頭苦戰的選手來說,這些規則的變化也許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其中所隱藏的派系斗爭、卻沒有多少人可以看出。
因為荀缺在生死斗中贏了內斯比特,“媒體派”已經開始被“金融派”壓制;而外界針對天空競技場、那一陣空前的輿論風暴,十有八九也是“媒體派”的反擊手段之一。
然而,這種程度的博弈、對于此時的荀缺來說還太過遙遠。現在他只需要考慮,下一場格斗、應該對那一名選手發起挑戰。
自從贏下和內斯比特的那場比賽后,原先郵箱中的上百封挑戰申請、居然轉眼間就被全部撤回!
好不容易有一封戰斗申請沒有撤回,然而荀缺點擊“接受申請”的按鈕后、界面中卻顯示出“該選手已死亡”的提示——就連這僅存的一份申請,都是因為發起者死在擂臺上、才沒有被撤回!
有些失望地關閉界面,荀缺看了一眼客廳時鐘:現在是三月二十九號、晚上七點,距離和內斯比特的那場生死斗、已經過去三天。
如今外界有關內斯比特戰死的輿論風暴,依舊處于勢頭正勁的上升期;自己也處在各類新聞的風口浪尖上,如果繼續參加競技、難免會被找到各種理由指責。
正好可以有三個月的修整期,又沒有人前來挑戰;那就先等上一兩個月,等風頭過去、再主動出擊吧。
當然,所謂的“修整”肯定不是無所事事的享樂;根據自身體質的變化情況,荀缺也在一直增加著自己的鍛煉量。
如今在“絕”的狀態下、完全不依賴氣增強,他大概可以舉起三點二噸左右的杠鈴。如果保持在“纏”的狀態,則可以輕松地舉起四噸重的杠鈴。
因為杠鈴最多只能安裝四十片鈴片,所以也沒有條件繼續測試下去;即使有“周”加強,四十片一百公斤重的鈴片、也已經是鐵制桿的極限。
想要繼續增加負重,必須定制特殊材質的杠鈴桿;而這種可以大量負重而不產生彎曲的材料、產量十分稀少,價格更是昂貴;天空競技場肯定是不會免費供給的。
荀缺自掏腰包、花費了整整五億兩千萬戒尼,才從某個部落制小國中、買來了制造超高強度杠鈴桿的原料。
再將這些原料送到最近的金屬冶煉場加工,因為材質太過特殊,光是融化、鑄造、打磨、拋光,就需要整整半個月的工期!
而整個制作過程,所用的都是最為先進的冶煉設備;打磨拋光的流程,甚至只能用硬度最高的金剛石來進行。所以,加工費又花去了他五千五百萬戒尼的存款。
但是在和內斯比特的戰斗中,荀缺下注買自己贏后、賺了整整五百億戒尼;所以就算不動用儲物戒指中的黃金,這些錢對他來說也只是小意思。
特殊材料的鍛煉器材正在制作中,他又開始打算制作“匕首”、“巨盾”、“內甲”之類的器具。
然而那種金屬的產量十分低下,還要優先供給各個大國使用;允許私人售賣的部分,每個月只有很少的固定限額。所以就算荀缺出了高價,依舊無法在短時間內搞到足夠多的的原材料。
通過網絡中介、找到一名靠譜的經理人后,荀缺便將繁瑣的購買和制作流程、完全交給了這名經理人負責。自己則是繼續開始鍛煉。
既然四噸重的杠鈴已經完全無法滿足當前需求,他干脆保持在“絕”的狀態下鍛煉、繼續壓榨著這副身體中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