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哥,事情是這樣的,原本那景陽岡已經除了虎患,我們當地人都能正常進出景陽岡。前幾日的早上,我去景陽岡砍柴,不料,就在我背著一捆柴即將離開之際,突然便迎面遇到一只猛虎,體狀如牛,渾身雪白,還沖著我張口血盆大口,極為恐怖?!?p> “我嚇得丟了那捆柴,一口氣逃出景陽岡……”李大壯說的時候,仍然心有余悸。
辰風問道:“你想想看,那猛虎可曾在你身后緊追不舍?”
“追我?”李大壯眨巴著眼睛,“好像……追了我一通,又好像沒怎么追我……哎呀,我實在光顧得逃命,沒注意這些!”
人慌無智,當時情形危機,李大壯顯然沒想這么多。
但看他描述起來,活靈活色,料定未曾編瞎話。
由打李大壯家出來,辰風問獵戶,“既然沒有人員傷亡,你們這里的牲畜什么的可曾丟失過?”
獵戶說道:“都頭大人特地命我們進行詳細調查,有放牛羊的進景陽岡,卻也沒什么問題,李大嬸家前些日子在岡內丟了一只羊,過后兩日便讓鄰居在岡里看見,牽了回來。雞的確丟了幾只,可多半被無所事事的小混混們給偷了……”
辰風點點頭,“我們這邊好像沒多大損失吧,景陽岡對面那邊調查過了嗎?”
“大家都聽聞猛虎再現景陽岡一事,所以,造成的損失很小,對啦,還有戶人家,她家在岡上丟了東西,還曾親眼目睹過那只猛虎!”獵戶說道。
“那好,你便帶我去見他。”
獵戶又帶著辰風進入一戶宅院。沒想到見到之人竟然是個村姑,三十歲左右的樣子,身邊跟著個五六歲的小男孩。
“張嫂,這位是陽谷城來的官爺,調查景陽岡猛虎一事,你有什么便說什么?!?p> “哎呦呦,是官爺呀,小女人給官爺施禮了。”張嫂朝辰風欠了欠身子,算是行過禮了。
鄉下人不懂禮儀,特別是不識字的女人,張嫂顯然沒見過什么世面。
辰風自然不會說什么,擺擺手,問道:“張嫂,你何時見到的猛虎?”
張嫂說道:“前日,就前日我回娘家,走在景陽岡半道便遇上了!”
“詳細說一說……”
“我娘家便在那景陽鎮住,武松打虎之后,景陽岡就不用結伴而去,我這次從娘家返回來,還領著小石頭?!睆埳┲钢磉叺男∧泻?,“我們娘倆走著走著,便在迎門遇到那只猛虎!”
“迎面?”辰風驚訝道。
“對呀,距離約有三丈遠的樣子,就突然出現在路上,攔住我倆的去路?!睆埳┟枋龅?。
“那接下來呢!”
“我……我手里當時還拎著個菜籃子,是從娘家所帶的一些蔬菜,慌亂之中我便把菜籃子扔掉,抱著小石頭往回跑……”
辰風連忙問道:“那猛虎可從身后緊追于你?”
“沒,沒……好像沒有……我一口氣跑出景陽岡,都累癱在地了?!睆埳┱f道。
又一個見到猛虎,而且順利從虎口逃生的人!
居然是村姑,還帶著個小孩子!
如果這種情況下,還能放過一對母子,足以見得,這只猛虎不是腦袋有問題,就是智商有問題。
就算辰風所見過的嚴重退化的動物園的老虎,仍然有捕捉雞鴨等小動物的能力。
更何況一對手無縛雞之力的母子?
其中必有蹊蹺。
辰風輕嘆一聲,說道:“張嫂,你有沒有帶著老母雞什么的,被那猛虎吃掉?”
張嫂連連搖頭,“并沒有,并沒有。你們是不是要清點我們的損失呀,我的損失可不小呢,所帶的白蘿卜,黃瓜等等,裝了一大竹籃。對啦,我想起來啦,早先幾天,我從娘家回來,在景陽岡上還丟了一只小白兔,這個是不是也算上?”
獵戶說道:“張嫂,問丟失之物是為了尋找線索,這些東西丟了便是丟了,景陽岡又不是官家的辦公場地,怎么賠法?”
“不賠啊,算我沒說?!?p> 辰風微微一愣,“你說曾經在景陽岡丟了一只小白兔,可有些時日?”
“時間不早了,大概有十幾天?!?p> 辰風又問了丟小白兔大概的位置,和獵戶離開張嫂家。
那獵戶說道:“不瞞鄆哥,我也覺得奇怪,為什么猛虎見人之后,卻不傷人,這很不符合常理?!?p> “是的,非常不符合常理?!背斤L說道:“咱們回去吧,我基本上了解情況,跟二哥商量一下。”
……
辰風知道武松辛苦了一晚上,午飯之前并沒有叫醒他,而是讓他休息。
一起吃了午飯之后,辰風才和武松談起此事。
武松聽后微顯遲疑,因為辰風做事的角度與他有太大不同,他第一時間聽聞獵戶上報景陽岡猛虎再現一事,便急于帶人將猛虎圍殺。
可是,事實上,他的確有些莽撞了,粗略的了解一下情況,便帶人上岡。
結果自然是蹲守一夜,徒勞無功。
他們甚至連那猛虎的蹤跡都未曾尋到。
然而,辰風的思維就清晰多了,他先去調查清楚猛虎傷人的事件,通過這些事件掌握猛虎的規律。
最大的重點,也是疑點,這只猛虎迄今為止,并未真正的傷到人,恐嚇的成分更多。
這就讓人納悶了。
二人商量一番,決定帶一批差人下午便上岡,搜尋猛虎行動軌跡。
半個時辰之后,眾人全副武裝,由辰風和武松帶領,出了村子直奔景陽岡。
這次出行,遠比上次過景陽岡有準備。
上回主要因為急于回陽谷城,所以,即便喝的酩酊大醉,仍然醉醺醺的上岡。
而所帶的兵器,無非就是武松的哨棒和樸刀。
這回便有了充足準備,辰風有了一次教訓和經驗之后,就讓陳鐵匠在閑暇之時,為自己量身定制了兩件兵器。
一個是樸刀。
用武松的樸刀,頗不順手。只因為武松身材高大,一米九十多的身高,所用的樸刀自然又長又大。
他的樸刀刀柄長有一尺多,近半米,刀身也有一米多,合在一起,整個樸刀一米半有余,都快跟他身高差不多了。
使用起來,又笨重,又不合手。
所以,辰風讓陳鐵匠給他打制一把刀柄不到一尺,雙手能握住便可,刀身長不足一米。為了減輕重量,刀體呈柳葉型。
可以稱為柳葉樸刀。
同時,辰風還讓陳鐵匠為他做了一把護身的短刀,通體不足一尺,能放在靴子里,精鋼打制,雖然達不到吹發立斷的程度,但是切肉剁排骨什么的,跟切豆腐差不多。
為了增加短刀的實用性,辰風還特地設計了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