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撤兵之后,騎兵們帶著戰死的士卒的尸身,趕回洛陽。
兩日后,趙信引兵出現城下,再看洛陽,哪兒還有前日輝煌!此前大火灼燒之時,隱約間還可見洛陽繁華的影子,現在,只剩滿地廢墟,不禁讓人唏噓不止。可嘆漢高祖劉邦、文景之治、漢武帝劉徹,這等牛叉人物苦心經營的帝都,最終也不過落得如此下場。
領兵進城,卻是聞小校來報:“啟稟主公,據說烏程侯孫堅發現傳國玉璽,帶著玉璽已經撤出洛陽。”
“什么?這個孫文臺腦子有毛病?拿著玉璽跑什么!”趙信裝作無比憤怒和疑惑的道。
身側朱童瞇眼道:“孫堅得玉璽,必心生奸計矣,日后定是大漢后患!”
趙信聽得這話,心里一突,暗道:乖乖,我滴子丹不會像是荀彧一樣,死忠大漢吧?
不過也無妨,且看日后事態發展再說不遲。
趙信吩咐朱童尋一空地安營,自統十幾武士奔赴袁紹大帳。
入了帳,除了曹操、孫堅,其余眾人盡皆在此,一番見禮落座,自是不提。
“子麟,我已得到密報,孫堅搶了玉璽,已經撤兵。”袁紹嘆口氣,甚是悲哀的道。
趙信連問仔細。
袁紹解釋道:“孫堅滅火之時,聽麾下軍士講殿南有無色豪光出于枯井,孫堅命士卒點火把照之,下井打撈,卻是見一婦人尸首。其脖子下掛一錦囊,拆開看時,內有中紅色小匣,用緊鎖鎖著。孫堅用刀劈之,去出玉璽,上撰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那孫堅得玉璽,以上天讓其登龍五之意,故而藏匿,秘令士卒不得泄露。卻是不想其軍中有一人是我老鄉,報我知曉。”
“哼!孫堅當真膽大妄為,傳國玉璽豈是他可染指耶?”趙信一番暴怒。
袁紹又道:“那孫堅與我稱病,引兵歸長沙。我自不讓其走,然其指天發誓,若私自藏匿,早日不得善終,死于刀箭之下!眾人見文臺發如此毒誓,便信了孫堅,任由其離去。”
趙信環視鮑信、王匡眾人,心想這些個麻瓜皮,自己也懶得耗時間和他們瞎BB,曹操、孫堅都走了,自己還留在這兒干什么,也趕緊回去吧。
“哎,文臺發如此之毒誓,蒼天有眼,自有報應。”趙信卻是模棱兩可,嘆息道。
袁紹聽之,呵呵一笑,道:“子麟休嘆,吾已寫了迷信交于荊州劉表,令其統兵攔之,截下玉璽。”
聽得這話,趙信心頭一涼,看來自己穿越而來,還是沒有改變孫堅的命運啊,可惜了一員猛將啊。
接下來眾人又是閑聊許久,卻是聽聞帳外小校來稟,曹操追孟德遭伏而歸。
趙信甚是驚訝,為何曹操比自己回來的早,卻比自己慢呢?不過隨后一想也明白了,自己麾下盡皆起兵,行軍速度何其之快也,曹操能夠晚自己一刻趕到,速度也算夠快了。
眾諸侯在袁紹帶領下出門迎接之,將曹操接入大帳,只見曹操手臂用白布纏著,掛在脖子上,一副衰樣。
袁紹急忙關心道:“孟德傷情重否?”
曹操擺手嘆氣,眾諸侯急忙詢問相信情況。曹操面色不太好看的把事情述說一遍。
原來那日曹操引兵追擊董卓,剛至滎陽關外十里處,便遇呂布率領騎兵前來沖殺,曹操自然不慌,令兵擺好陣勢迎敵。兩相廝殺之間,左側李傕、右側郭汜引兵殺出,三路兵馬齊出,勢不可擋。
夏侯惇攔呂布不住,只得飛馬回陣,呂布趁勢而起,率領鐵騎沖鋒,曹軍大敗,只得回逃。
行至一山腳之下,天色已黑,曹操收攏敗兵于山腳下暫且休息,屁股剛坐上石墩,山體兩側又是傳來震天喊殺聲,卻是滎陽關守將徐榮引兵殺出,曹操慌忙上馬,落荒而逃。徐榮見曹操走脫,追之不及,抽弓搭箭,咻的一聲正中曹操肩膀!
曹操驚呼一聲,落下馬來,卻是不想前方有兩軍士埋伏草叢,也沒有想到曹操會落馬,從草叢中跳起,兩只長戟便是插入曹操戰馬腹部!
戰馬嘶鳴一聲倒地,二軍士側頭見曹操躺在地上,舍了長戟,抽出腰間大刀沖來,危急關頭曹操一手抓著肩膀上的弓箭,一手抽出腰間君子劍,憤怒之下,將兩員甲士砍殺在地!
剛要轉頭,后背卻是被狠狠的踹了一腳,噗通一聲倒地,尚未看清楚來人,曹操便被束縛在地!
“休傷我主!”
就在曹操絕望之時,聽得無比熟悉的一聲斷喝,瞇眼瞧之,卻是族弟曹洪!
只見曹洪手持長柄大刀,飛馬而來,揮刀斬殺兩名甲士,翻身下馬救起曹操,為其解開繩索!
曹操嘆氣道:“吾死于此地,賢弟可速去,不必管我。”
曹洪卻是悶哼一聲,扶著曹操,道:“公趕緊上馬,洪愿步行!”
曹操卻是推脫道:“賊兵趕來,汝之奈何?”
曹洪哈哈仰天一笑,道:“天下可無我曹洪,但不可無公!”
曹操不免喟嘆道:“若吾能得再生,皆汝之力也!”說完,不再拖沓,翻身上馬,策馬而去。
曹洪扯開胸前甲胄,赤身單手拖刀,緊追曹操之后。
奔走間,又有七八曹兵跟來,一起奔逃,約莫奔逃兩個時辰,東方都已出現魚肚白,前方卻有一條大河,攔住去路,身后密林中喊殺聲漸進,曹操勒馬而停,仰天長嘆:“吾命休矣。”
曹洪卻是不管,扶著曹操下馬,丟了長柄大刀,不顧曹操反對將其背在身后,“公休慮!”就這樣,大冬天的曹洪赤身裸體,背著曹操渡河,其余七八個曹兵見狀也效仿之,只是行到一般,便有士卒撐不住,手腳被冰水的凍的發硬,活生生被凍死在河心。
曹洪背著曹操淌水,約莫過了三分之二河面,敵軍士卒已然趕到,沖著曹操、曹洪二人放箭,曹洪只得加快速度,終于上了岸,輔助曹操,一路帶水而走。
走了約莫五里路,身后殺生又至,轉頭看去,果見幾只黑色旗帆,那是董卓兵馬的旗幟,曹操氣喘吁吁,面色慘白道:“子廉(曹洪字),汝可速去,某命不久存。”
曹洪卻是不管,抽出曹操腰間君子劍,對曹操道:“主公且去,有洪在此,無人可過此路!”
“曹校尉休要驚慌,朱童來也!”
正在曹操、曹洪二人走投無路之時,奉趙信之命的朱童,終于率領騎兵趕到,曹操大喜,哈哈大笑道:“吾命活矣!”
只見朱童引著騎兵沖上,攔著追兵,曹洪護著曹操一路奔逃,行至三炷香的時間,前方人聲鼎沸,戰馬嘶鳴,遙見旗幟,卻是曹操自己的蟠旗,細眼看去,卻是夏侯惇、夏侯淵引近百騎來迎!
曹操急令夏侯惇、夏侯淵引兵前去支援朱童,二將領命,留了十多人保護曹操后撤,前來支援朱童。
待其趕到時,朱童正與敵將徐榮交戰,你來我往交戰不下百回合,卻是難分勝負!夏侯惇見之,冷喝一聲拍馬沖來,猶如奔雷閃電,眨眼間便至徐榮身前,手中長槍帶著咻的刺耳聲,直奔徐榮而去!
徐榮大驚,急忙舍開朱童,側身躲開,舉刀來戰夏侯惇!
夏侯惇冷哼一聲,道:“汝可速去,遲則死也!”
西涼鐵騎出身的徐榮,豈會是個貪生怕死之人,因和朱童交戰百回合,氣力消失殆盡,見敵來了援軍就要撤,卻是被夏侯惇這句話騷的腦門子疼!嗷叫一聲就來交戰,卻是被夏侯惇隨手一槍,挑翻在地,再看時,其喉嚨一處半指深的傷口,絕難有命可活。
敵軍沒了徐榮,當即作鳥獸散,夏侯惇也不追擊,而是回頭對朱童行了一禮,謝趙信及朱童救主之恩。朱童自然拱手稱道客氣,隨后便和曹操一同整兵回洛陽。